大学英语文化理念教学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2018-09-06谢敏
谢敏
一定意义上来讲,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理念融入的过程,因此可以说,茶文化传播的有效程度与文化理念的融入程度密切相关。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将对提升茶文化传播质量,扩大茶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英语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性,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次跨文化领域的交流和沟通,而当前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跨文化交流视角,传播途径单一,因此,深入分析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茶文化传播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审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茶文化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于人文道德体系的追求,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基本态度,因此茶文化代表着一种具有生活性的价值体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茶文化又代表着一种时代性特征,其中蕴含着时代发展的烙印。因此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成为影响茶文化发展的障碍。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一定的跨文化性
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想提升传播的范围和领域,一定的跨文化传播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从当前的茶文化传播实践来看,缺少跨文化性是影响传播的主要问题。茶文化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语言行为交际以及物质文明发展等多重因素,优秀的茶文化较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国发展特点,因此要想实现广泛传播,茶文化应该充分考虑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特点,包括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因素,并且将其较好的融入到茶文化之中,使其最大限度的符合西方人对于文化的接受习惯,从而实现传播。但是由于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注重这种跨文化特征,因此并未考虑到这一问题。
1.2 茶文化传播的渠道比较单一,缺少多元性
从传播渠道的角度来看,当前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渠道单一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我国茶文化主要有两种对外传播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下的官方传播行为,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官方性和公共性,属于政府行为,另一种是相关企业在销售茶产品的过程中,为了提升销量而进行的宣传性行为,带有较强的商业性质,这种营销形式的茶文化传播途径一般只局限于外在表现形式之上,缺少对于茶文化的深入挖掘,很难真正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虽然当前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有关茶文化的相关课程,其宗旨也是为了培养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传播渠道的拓展方面仍然没有新的途径,缺乏多元化传播路径,这也是影响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问题。
2 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茶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
2.1 可以有效解决茶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在文化融入理念的视角下,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传播媒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和应用能力,从而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性条件。而英语语言则是英语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英语文化的内涵,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正是所欠缺的部分,所以,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解决茶文化传播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英语的跨文化特征,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茶文化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2.2 有利于均衡汉英文化之間的差异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掌握英语的基本应用方式和规则是学习的主要目标,尤其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英汉翻译还是汉英翻译,除了应该翻译基本内容之外,还应该结合句子或者短文的实际特点,进行文化的对比和参照,找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也是一个文化互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对于汉英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会有相当的了解和掌握,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应用,有利于茶文化的均衡发展。
3 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在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在茶文化的传播实践中,影响传播质量的关键问题就是缺乏对于西方国家知识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可以利用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这一特点,强化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等问题,将其转变成西方国家容易接受的文化形式,使学生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途径,提升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解决茶文化传播的内涵性问题,从而促进茶文化更好的传播和发展,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成都学院(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