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文性理论的英语专业笔译教材编写与使用理念研究

2018-09-06马向辉

新丝路(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文性

摘 要:翻译教材在翻译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应对机器翻译的挑战,要切实起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作用,翻译教材编写与实用的理念必须有所创新,而互文性理论因其开放的理论张力与阐释力为翻译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互文性;笔译教材编写与使用;翻译纲要

近几年发生了两件对翻译行业,尤其是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英语教学而言意义重大的事情。

第一,机器翻译的进步让一些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对行业的未来深表忧虑。“谷歌最近推出新版‘谷歌翻译,即神经机器翻译系统,据说新系统进一步依靠人工神经网络,汉英翻译的准确率比旧版提高了60%,令人刮目相看。我们有的同学将一段中国领导人的讲话用新系统翻译了一下,觉得很沮丧,感到这么发展下去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就要失业了。”

第二,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今年二月份联合发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这个即将在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量表》对笔译能力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要求。

虽然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担忧(对机器翻译威胁翻译行业的担忧——笔者加)是毫无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机器翻译的进步对于翻译职业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如何达到《量表》对于笔译能力所提出的要求是摆在翻译教学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翻译教学重中之重的翻译教材建设。

本文认为,基于互文性理论编写的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可能会帮助我们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一、翻译教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翻译教材是教学之本、知识之源,它肩负着传递课程理念、表达课程内容的使命,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也是学生借以获得课程经验的中介和手段。因此,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培养的质量。

近年来,对翻译教材的巨大需求推进了我国翻译教材建设, 不同层次的翻译教材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翻译教材的不足也随之在教学中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这些涌现出来的教科书,尽管书目繁多,内容体例却大同小异,新意不足,重复太多,质量参差不齐。翻译教材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编写体系不合理;重句子翻译,轻语篇翻译;缺乏创新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造成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度趋同化的编写理念。如此多的翻译教材,其背后的编写理念可以大致分为三类:1.以词法、句法为纲的“词法、句法流派”;2.以专题、语言功能或翻译功能为基础的“功能”流派;3.以当代翻译理论为基础的“当代译论流派”。 这几种编写理念,各有其长处但也有与之相应的局限。要克服其局限,就需要在编写以及使用理念方面的创新。如果“不跳出固有的旧思路,只注重从形式和内容上更新课文和练习,这样编出的教材就不能体现新大纲的精神,很难满足新世纪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翻译教材建设的关键——编写、使用理念的创新

鉴于以上原因,随着时代对高校教学要求的变化,我们不应再追求传统模式的统一教材,而是设置一个能够提供翻译教学理念、策略、方法和实施建议的粗线条的教学框架。按照传统模式编写而成的教材因为其选材的时限性、内容的局限性往往使用面很窄,很容易被时代甩在后面。因此,我们需要一本具有宏观规划、制定教学原则和选材框架以及实施教学方案的,给教师以自由度的动态性的教学手册。为翻译课构建框架,为上翻译课的老师提供一些思路、策略、方法和素材,而不规定具体的翻译内容和答案,目的是使各位老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顺应时代发展的、符合教学目的动态型的新型课程。因此,它不是一本教材,而是帮助老师设计课程的参考书。它试图以宽广的视野为教师构建翻译课程的框架,不规定翻译练习材料和练习模式,而是为教师提供一系列参考理念和方法,使他们运用这些资料,自己设计有个人特色的翻译课程,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它应该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注入新思想、新观点、新设想,使翻译教学获得新的生机。

三、翻译教材编写的定位

在编写翻译教材,或者应用教材之前,都首先要确定三个问题:教材的使用者是谁;教材要达成何种培养目标;教材如何达成既定的培养目标。也就是说,要对翻译教材的编写从使用者、使用目标、使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精准的定位。

1.教材的使用者是谁

有学者提出,翻译教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对于这样的划分,有学者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了目前中國翻译教学的实况,即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翻译课、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课和翻译系学生的翻译课。”

本论文中的英语专业笔译教材针对后两个层次: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第二个层次作为起点,逐渐过渡到第三个层次,最后的终点指向准专业译员,以期实现学校课堂教育和职场职业准备的无缝对接。

2.教材要达成何种目标

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提升使用者的翻译能力。至于何为翻译能力,可以用《量表》中《笔译能力总表》对笔译能力第七级到第九级的描述作为参照。《量表》从题材、体裁、翻译质量衡量标准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其总体的指向明白无误:在真实的场景中翻译真实文本的能力,而非在闭门造车的场景中为练习翻译而练习的绝缘于社会和职场的操练。而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教材编写所要达成的目标。

3.教材如何达成既定的培养目标

翻译教材培养目标的达成,与翻译教材编写的质量优劣固然有很大关系,但是与教材使用方法之间的关系也同样不容小觑,所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样的食材,同样的佐料,高明的厨师可以烹制出美味佳肴,但是拙劣的厨子只能造成浪费。与之类似,同样的课本,不同的老师来教授,教学的效果肯定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这里的关键在于,应该在翻译教材编写的构想中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考虑进去,要做到给老师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教学风格、学生的具体水平量身定制出因班(级)制宜的教学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要做到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在课外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翻译学习和实践。

培养翻译能力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自我提高;二是翻译培训。翻译课堂教学可以说是翻译培训,而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就可以说是自我提高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具体到翻译学习,“一般而言,自我提高因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特定的时间内其效果不如翻译培训,但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采用恰当的方法,自我提高可以延续终生,其意义明显强于培训”。因此,翻译教材的编写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要有利于教师传授正确的观念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和获取恰当的方法。

四、翻译能力、语言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世纪之交以来,一种被称为基于能力的培训的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支持。”那么,问题来了:何为能力?或者具体而言:何为翻译能力?翻译能力是由哪些子能力构成的呢?

虽然学者们对翻译能力或者没有做明确的界定,或者虽然作了明确的界定,但却众说纷纭,虽然他们对于构成翻译能力的子能力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在他们翻译能力构成中,语言能力却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对于翻译研究教学中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功能和实用问题而轻语言培训的趋势,有学者不以为然,“我认为,这种对于进入翻译培训项目的学生的母语和外语的能力的假设是不切实际的,并且造成了学生在翻译课程中进展缓慢。为了对这个形势做出补救,翻译项目必须为学习翻译的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量身定做的语言课程。”根据他在香港高校教授翻译的经验,李德风教授得出结论,“很多学习翻译的学生在三年学习之后翻译能力并没有快速的进步,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缺少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培训,而是他们双语能力方面的欠缺。”

虽然就笔者所知尚未有学者对大陆高校做出类似的研究,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一结论很大程度上应该也适用于大陆高校学习翻译的学生。毕竟,香港大学生的双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如果不说比大陆学生要好,至少也不会比大陆学生差。

鉴于语言能力在翻译能力中至关重要的地位,鉴于当前高校学习翻译的学生双语能力的欠缺,基于互文性理论编写的翻译教材就更具合理性——因为按照这种理念编写的教材的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双语能力。后面会对这一点进行展开。

五、编写理念

1.编什么

编什么的问题主要是翻译教材中翻译素材的选材问题。早期的翻译教材中的选材,就其题材而言以文学体裁为主。而近期的翻译教材则主要以实用文体为主,文学体裁的文本呈现淡出的趋势。这是有其原因的,因为有研究表明翻译市场上文学翻译只占很少的份额,而绝大多数的份额都是非文学翻译,或曰实用文体翻译。翻译教材的编撰当然要把握市场的脉搏,如此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的人才。但是,这并不是说文学翻译就应该被从翻译教材中整个拿掉。相反,在机器翻译取得长足进步的背景下,文学翻译不仅应该在翻译教材中有其一席之地,并且还应该得到适度的强化。这是因为:琢磨语意模糊、解读困难的文本,是一个从事语言工作的人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甚至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有文化的人应具备的能力。就像对整个人类而言,语言激发想象力的功能是首要的,而实用功能仅在其后,译者为了要做好实用文本的翻译,首先要学会如何处理基本的东西,而这些基本的翻译能力,在翻译“不接地气”的文本中更易练就。增加这类文本的训练其实是培养有后劲译者的关键一环。所以,在重点解决实用翻译问题的同时,应适当选择一些语义模糊、结构松散、解读困难的“非實用”文本,这样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增加“走心”的选择活动,以便激活译者和文本间的灵性互动。

2.怎么编

(1)互文性

互文性理论因为其具有开放性的理论张力和阐释力,在翻译研究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文学翻译。主要涉及文学翻译的语义问题,互文标志和互文指涉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以及互文性理论在诗歌翻译方面的应用。

实用文体翻译。主要集中在广告翻译,公示语翻译,旅游资料翻译等方面,互文性理论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实用视角和理论框架。

从互文性视角对翻译主体译者,原作与译本的关系和翻译本身重新定位和审视的研究。

至于互文性理论在翻译教学上的应用,也有学者做出了颇具启发性的探索。例如,林克难教授提出了“看易写”的理论,后来又把它发展为“模仿-借用-创新”。李运兴教授指出,“学翻译首先要把握好目的语的行文规范,遵循下列3R程序:Read-Remember-Repeat,即:阅读目的语有关语篇——记忆目的语的行文规范(包括词语搭配、句型、修辞手段等)——在译文写作中模仿和运用。”但就笔者所知,基于互文性理论编写的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现在还付之阙如。

(2)编写翻译教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真实性。选材力争尽可能多地取自近三年出版的国内外书刊和互联网最近两年的网站资源,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语料。

实用性。除保留一定比例的经典文学材料外,大部分是当代常用语体翻译及其练习题,以反映实用翻译在翻译实务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事实。

个性化。这一编写理念为学生自主选材提供了范本,因而可以确保学生翻译素材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确保学生的选材是他们各自所感兴趣的。

共时性。与个性化相关的是,学生的选材很可能是非常鲜活的来自网络的最新资源,从而可以保证翻译素材的与时俱进。

灵活性。以教材为范本,为框架,以学生的自主选材为动态素材,如此可以保证教室有充分的选择的余地,可以进行必要的增删,从而使得教学具备灵活性。

双向性。一册之中,一个单元之内,既有英译汉,又有汉译英,且二者在题材、体裁方面构成互文,其中,英语篇章之间,汉语篇章之间,也构成互文关系。这样的编排也符合国内外各种行业、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翻译实践的现实,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英译汉与汉译英也常常同时交替进行。

六、使用理念

在使用理念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可以给我们以启迪。该派翻译理论有一个概念,bersetzungsauftrag,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Christiane Nord采用 Janet Fraser的译文translation brief(翻译纲要),因为在她看来,这一英译文恰当地表达了德语原词蕴含的意思,因为“它含蓄地把译者比作律师——而在得到基本信息和指示后,律师有权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执行指令。”这也就是说,译者有权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执行(客户的)指令,只要最终他的行动达成了客户的目的。

Jean Frase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自由译者认为翻译纲要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他们就风格,如何处理文化概念,增补以及类似的问题作出决策。而她自己认为,学习翻译的学生也可以从翻译纲要中获益匪浅,因为翻译纲要能够使学生做译前的准备工作,从典型的目标语文本中获取文本类型,典型结构和特色词汇,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对自己的译作进行评价的框架。

我国学者的研究也从反面佐证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这一概念的有效性。在其论文中,段连城把他所见到的对外宣传材料英文的“常见病”概述为“甲型症状”和“乙型症状”。其中,“乙型病例”的特征是译文无误,但读者费解,其成因是“由于存在着巨大的中外文化差异,照搬中国的说法对外,人家就感到难懂或不懂”。对此,段连城开出的“处方”是“一般对外宣传工作中的解释性翻译”。在这里,翻译纲要已初露端倪,而按照翻译纲要进行的种种“变译”也呼之欲出。

基于互文性理论编写的翻译教材在具体使用上可以有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教师可以把自己放到翻译委托人的位置上,对学生提出翻译纲要,即告诉学生以下信息: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有时还包括译文目的或出版译文的动机。因为只有知道了委托人所给的specifications(明确说明),译者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对文本进行忠实的翻译,什么时候对文本进行改写。也就是说,译者才能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信达雅”为圭臬进行全译,在什么时候进行译写、节译、编译、改写、改编、重述之类的“变译”。

第二,学生在接到翻译刚要之后,开始做译前准备工作,对目标语文本从篇章、句级、词级“自上而下”地进行分析和归纳,在篇章层面注意“开头、顺序形式、文本结构、文本单位和结尾”,以便在文本组织、文本风格上能够符合目标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在句级和词级层面,注意学习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为它们是“语言的核心部分,对生成和解释同类型的语篇具有指导意义。”

另外,作为对语言能力的提升的一部分,在该环节,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母语的“语内”翻译练习,即对文本进行改写,以适应不同的受众的需求,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因为“一个未来的译者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他自己的母语。”

第三,教师可以对已经做过的练习提出新的翻译纲要,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不同的译文预期功能,受众,传播媒介等所造成的翻译策略方面的不同。

七、结论

基于互文性理论的笔译教材编写使用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切实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旨归,有利于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教学的转变,从终端教学到过程教学的转变,以达到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在职场上的适应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Christina Schaffner and Beverly Adab(eds).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

[2]Defeng Li.Language Teaching in Translator Training[J].Babel:47

[3]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2018

[4]陸国强.英汉语概念结构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陶友兰.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汉英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6(5)

[6]叶子南.又想起了斯坦纳[J].中国翻译,2017(1)

作者简介:

马向辉,男,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翻译学博士,研究方向:典籍英译,中西方译论。

猜你喜欢

互文性
互文理论视域下的约翰 · 福尔斯作品《乌木塔》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红线》与《浮生六记》的互文性解读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互文性策略解读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电影和戏剧的互文性初步研究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名声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