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梦,美丽不再遥远

2018-09-06樊贤平陈展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实效小学探究

樊贤平 陈展

摘要:教研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的主流话语。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作用,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如何提高小学教研工作实效性,从而引领教师走上一条幸福的研究之路值得深究。本人结合教研实践谈谈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教研工作;实效;探究

一、 教研方式多样化

一个好的学科教研组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好的团队不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更要有求实创新的精神和道德高尚的教风,这支团队才能有凝聚力,才能有持续发展的潜能,才能有团队的魅力。笔者认为教研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 问题式教研

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教研活动。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即课堂中依然出现教师机械教,学生被动学,缺乏情趣激发,没有情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学期初教导处就会进行摸底听课,通过听课、看课、问课发现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由一名教师上这种问题探究课,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老师们精心研讨,各年级找到共性问题教研,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 专题式教研

这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在教研活动前,先抛出一个专题,例如,语文教学的灵魂又是情感教育,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提炼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突出朗读的时效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通过执教教师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中灵活调整教学设计;课后回头反思教学过程,让教师为教学的需要而主动地在教研活动中学习、成长,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转变。老师们围绕这个专题进行充分的准备,在研讨活动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达成共识,形成对策,从而指导教学。

(三) 联合式教研

同一学科不同学段的老师坐在一起进行教研。如低段和高段老师合作教研,目的是让老师们互相了解教材之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中共性问题以便站在一个大的教学观去教学。

(四) 视频式教研

主要是录像回放。一种是把名人、大师、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进行播放,学习名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另一种是把我校老师的课录制下来,进行播放,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让老师进行自我诊断或集体诊断,寻找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从而使教师发现自己的长处,改进不良的教学习惯,提高专业水平。

(五) 诊断式教研

现场做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改正,再进行教学设计,再上课,再教研。

(六) 开放式教研

进行全校家长开放日研讨活动。这种活动,我们每学期都搞一次。让家长和各界人士走进我们的课堂,请他们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评头论足,填写反馈意见表,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 反思性教研

如果在教学中虎头蛇尾,虽敏于思,却惰于笔,不善于总结和整理,就会使教研大多停留在實践层面,而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因此,教师应立足于每一节课堂、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认真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将自己的感悟撰写成活动心得、精品案例,或整理成论文,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我校的语数中心组具有良好的教研氛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我们的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个体反思,要求教师写教育案例、课后小结、教学日记、教学生活史。群体反思,要求同一个教研组或学科组可以针对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段、一次检测成绩、一次新的尝试等进行教学诊断。学科组内人人上研修课,个个参与互动交流。执教者在说课、上课、评课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从而提升自己对教学理论的认识,实现自我发展。

二、 提升教师个体教研的实效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教学质量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加强整个教学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个体智慧及研究成果,努力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内驱力,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产生了向上的力,找到了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才能有效地引导其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再辅以切实的指导和培训,教师个体教研的实效即可显现。

笔者认为,针对教师的评价,践行鼓舞式教师评价十分值得推崇。教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若始终坚持赞扬为主,批评为辅,对能力上有所欠缺但十分努力的教师更是加倍予以正面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将促使其快速提高。譬如某校一名新教师,因为经验不足,所以课堂上一直比较拘谨,每次上课都显得特别紧张,但是经过一次次的磨炼,教管人员一次次的鼓励,同事们一次次的帮助,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挥洒自如,进步很大。

由此可见,教师具有了向上的内驱力,便会积极主动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进而提高个体教研的实效。

三、 提升备课组内集体备课的实效

一提到教研,老师们立即想到这是学校的事,是校长的事,是教导主任的事。其实,在我们每次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他们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及时召开教管人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备课组内特别要注重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集体备课应有专人讲座、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从而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学习新课标,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活动前主讲教师需根据活动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并及时整理,形成备课方案。在解读单元教材,特别是单元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时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主讲教师发言后,全组成员要由此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每位教师应把自己在教学实践当中一些好的做法,如:开展数学游戏,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实践作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的好方法在组内提出来进行交流。同时,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小结,老师们的探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四、 结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教研活动的开展将会更具实效性,从而使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让工作为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心中有梦,美丽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研工作现状及改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6(02).

作者简介:

樊贤平,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统景中心校;

陈展,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大盛中心校。

猜你喜欢

实效小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