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例举证

2018-09-06张媛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

摘要:朱小蔓教授在她的教育著作中提到学科教学离不开德育。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明事通理,即德育的体现。研究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结合了教育学者的观点和教学实际,从两方面思考:渗透哪些德育内容;如何渗透德育。同时,研究者将结合课堂举证阐述以上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实例举证

朱小蔓教授在谈到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时指出:首先,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的发掘,可以培养和增进师生对其中的人文道德价值的敏感和景仰;可以激发师生教和学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在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知情统一;可以对学科素材所负载的道德教育价值加深理解和形成认同。其次,学科学习奠定人的知识论及其方法基础。最后,学科学习的过程无时无处不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这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纪律约束与意志磨炼等。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理由不抓德育教育,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觉得首先应该清楚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渗透哪些德育内容;二是,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内容。下面我将结合实践,谈谈自己在这两方面的收获:

一、 英语教学中应该渗透的德育内容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即从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 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思想政治观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涉及中外文化差异和中西方人生活方式的异同。实践证明,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开阔学生眼界,这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语言是民族的文化载体。同时,在文化的比较中,培养学生立足今天、面向未来,敢于再创中华民族新辉煌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追求感和为祖国建设学好语言。

例如,教学“英语的最高级”那个单元时,课本中介绍了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最深的淡水湖里海,最大的沙漠撒哈拉。这既涵盖了中国的地理,也包括了西方国家的地理知识。在授课时,我有意识还搜集了其他的网上材料补充“中国之最”。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了解了“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时,不忘引导学生放宽眼光着眼世界,培养学生博大的情怀。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会学习。要学会学习,首先得学会预习。其次,学会听课。再次,学会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第四,学会复习。第五,学会阅读。而教师要一环紧扣一环,一步不让,严格要求,鼓励学生认真做好笔记,勇于讨论问题,勤学好问,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

创新性的人才应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动获取新知。

二、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方法

心理学指出,教育目的应该隐藏在教育内容之中,否则容易使学生反感,适得其反。这就告诉教师,学科德育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自然”,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参透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无痕迹”。

(一) 在导入中渗透

导入在教学中可谓不可少的步骤,既是为了引入新课自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唤醒已具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也可以充當德育的作用。

例如,在观摩一次英语的课堂实录中,教师用一个“沙尘暴”的视频,引入一篇关于沙尘暴自然灾害的文章学习。视频吸引学生讨论身边的自然灾害,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灾害的发生和防治的兴趣,让他们在真实的视频中认识到灾害的危害,并自我生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 在评价、鼓励中渗透

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谚语云:“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这里讲的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消除学生的失败感,树立成功感,对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有明显的收效。

评价时,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进取为出发,以原有基础上进步为准则,针对学生的实际,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写评语。基础好的学生可用“欣赏激励式”评语,如:“书写如此工整,好样的!”对问题较为突出的作业,我们可用“肯定提示式”评语,如:书写工整,如果能仔细分析题目要求,减少粗心错误就更棒啦!

(三) 在习题中渗透

在我们平日的作业和各种大小测试中都可见到很多习题阅读材料,很多时候会被我们忽略,做完就扔在一边。然而,其中不乏很多的材料是很有德育意义的。作为教师,将这些材料做到物尽其用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的体现。

总之,德育渗透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内外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但是英语老师的职责,也是英语老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催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6(5).

[2]陈刚.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J].速读旬刊,2016(2).

作者简介:

张媛,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第二十中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德育出希望之花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