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探索

2018-09-06俞萍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学科素养中职院校

摘要: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时,应该依照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为学生搭建探索平台,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技术人才。所以,在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知识教育的实用性,不能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强化知识教育的实践性,与专业技能、岗位语境相结合,以此让学生得到动手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掌握从事某一行业、某一工种所需要的行业或专业英语。就业导向为中职院校开展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依照该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所以,本文分析中职院校基于就业导向实施学科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就业导向;教学方法;学科素养

一、 前言

英语为语言学科,有着很强的实用性。英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学科教学时,不能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需要专业特征以及就业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促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为此,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能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听说以及读写等课程能力,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学科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知识教育时,应该基于目标导向进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出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二、 中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中职院校进行调查,结合学术研究发现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个体水平呈现很大差异,不能运用英语进行流畅的沟通,口语表达能力则比较弱。同时,中职学生在读写方面能力呈现一定的不足,不具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对学科知识产生较强的探索兴趣。此外,英语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是很科学,不能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实施探索,这样就降低学生整体学习的效率。

三、 中职院校基于就业导向实施学科教学的探索

(一) 合理转变教学观念

依照传统的常规模式,英语教师在对中职学生实施课堂教学时,主要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逐个单元授课,通篇翻译课文、讲解词汇语法等知识点,对学生开展灌输式的知识教育,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不能依照学生特征以及认知能力开展差异性的知识教育,降低学生参与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改变知识传输的理念,关注就业导向对学生成长起到的积极影响,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探索兴趣。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将“应试”教学观念转变为“应用”,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合理引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时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微课以及导学案等先进教学方法纳入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的灵活性。依照授课内容和学生体现的认知需求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探索,提升知识教育的科学性。这样能激发学生探索英语知识的热情,也可以对学生渗透教学观念,逐渐让学生形成专业能力,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二) 重视职业性的教学

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时,需关注教学的特殊性,应该依照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为学生搭建探索平台。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的时候,主要是以应用型为主,促使学生得到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业导向为中职院校开展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依照该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重视开展职业性的教学。首先,中职院校应该探索英语专业的特点,依照教材内容对中职学校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学生得到就业意识到的培养。其次,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专业就业的特点,就业形势以及技巧能力等方面和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的结合,以此实现职业性的提升。这样能激发中职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探索的主动性,合理改变专业教学的导向,促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让学生得到专业能力的课程培养。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将专业课程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从专业学习入手,把英语学习融入一体化的实践操作中,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三) 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基于目标导向,中职院校需要对教学模式以及内容进行革新,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探索。英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学科教学时,不能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輸,而是需要专业特征以及就业导向实施教学改革。所以,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升专业教学的层次,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探索。第一,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实施教学改革,根据专业教学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这样能增加英语教学的职业性。第二,英语教师应该教学情况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合理改变灌输式的讲解方式,重视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第三,英语教师需要在专业教学中重视演练教学的开展,如开展英语话剧演讲以及主题演讲等实践活动。这样能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口语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以此强化英语教学的职业性。第四,英语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调研,开展实习教育,促使学生实现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

(四) 渗透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导向为中职院校开展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通过实践与学术研究发现,中职院校学生的个体水平呈现很大差异,不能运用英语进行流畅的沟通,口语表达能力则比较弱,不能培养实用型的英语人才。为此,英语教师实施学科教育时,应该积极渗透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英语教师需要依照就业导向改革教学模式,不单是对学生讲解基础知识,也需要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联合实际内容扩展教学空间,这样能提升英语教学的职业性。

四、 结论

结合上文研究得知,英语教师在对中职学生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时,主要是对学生开展灌输式的知识教育,不能让学生得到学科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需要改变知识教学的模式,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科教育的有效性。本文认为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改变知识传输的理念,将“应试”教学观念转变为“应用”,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开展职业性的教学。此外,英语教师也需要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渗透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8):380.

[2]李晓霞.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探究[J].新西部,2017(18):53,52.

[3]耿颖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课程与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与探讨[J].职业,2016(02):135-136.

作者简介:

俞萍,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学科素养中职院校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