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探究
2018-09-06段晓玲
摘要: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应培养兴趣,教给方法,科学指导,从兴趣入手,让孩子们自主快乐的进行识字,在学习中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方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一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学会500个左右,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采取好的教学手段,识字对学生就是一种负担.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新颖,情景有情有趣,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 轻松愉快,情趣识字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一个难关。那么作为老师,就必须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识字才会有所成效,这个难关才能攻克。在我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的:
(一) 进入“游戏厅”
1. 开火车。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2. 摘苹果。树上苹果的背面写着汉字,读对了,奖励苹果。3. 大转盘。老师转动转盘,指针指到哪个字就指名学生读哪个字,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转动转盘,参与识字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识字任务。
(二) 猜谜语、编儿歌
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语,学生猜字谜。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如羊字没尾巴,大字在下边(美)。手脚并用是什么?(捉);左边一只手,右边一只手,“分”在中间出胜负(掰)。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等。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着编一编,如:一撇一捺要分家,两笔写成八八八。小口回家大口关(回)。
(三) 形体动作识字
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记忆字形。如,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就是“十”字;双臂伸直,再打开双腿,就是“大”字;身体直立,打开右臂,就是一个“卜”字等。
二、 主动探究,规律识字
(一) 图文结合形象识字
如在一年级刚开始教学“日”“山”“田”等字时,因为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我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这些生字,学生根据这些字象形的特点,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意音,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形近字对比识字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遇到的形近字会很多,所以我在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中找出形近字的异同,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从而区别记忆。辨别形近字的异同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如:请、情、清、蜻、晴、睛等“青”字家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字音、字义等方面进行对比识记。
(三) 形声字识记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声旁表音。正是因为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才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一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小青蛙》这一课中:就涉及形声字“情、清、请、晴、睛”的识记,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比较容易记住了。比如“清”是清水的“清”,所以偏旁是三点水,右边的“青”的读音,也是整个字的读音“qīng”。从这个角度区别、讲解,学生基本能做到过目不忘。
三、 合理训练,掌握识字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那么换言之,教也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生识字,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识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孩子们慢慢形成定势,掌握识字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识字的规律和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识字。就我个人认为,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不是真正的识字,还应该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识了字。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先认一认:读准字音。接着用一用:组词、造句。然后记一记:结构、字形。最后写一写:笔画、笔顺。刚开始我先引导学生按步操作,等学生熟练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就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即每学一篇新课,要求学生在文中标出生字及生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之后组几个词语,并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然后再把每个生字读熟練。每次预习后,老师要有安排,有检查,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好习惯,同时各种识字法,逐渐内化于学生心中,进而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四、 开展竞赛,巩固兴趣
(一) 引导学生自制生字卡
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学生在制作生字卡片的过程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念、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这样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
(二) 运用课外书籍巩固所学生字
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然后在每节课的课前读一段自己最拿手的,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通过读文,反复和所学汉字见面,使学生逐渐由生变熟,然后在班中开展识字大赛,强化刺激,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 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小孩子从小就有竞争意识,所以我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搭建生生之间的竞赛平台,让他们争当小老师,学习巩固所学生字,使孩子们更愿意自主识字。
总之,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只有坚持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去做,使学生既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又具有识字的能力;既充分利用课本,又紧密联系生活,更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才等于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学生才有能力自由徜徉在浩瀚的语文学习之中。
作者简介:
段晓玲,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文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