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传统教育
2018-09-06陈华林刘定邦
陈华林 刘定邦
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教育的宝贵资源,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学校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
关键词:红色资源;传统教育;挖掘;创新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学的宝貴资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每个民族都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而且要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学生铭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井冈山是革命老区,是井冈山精神发源地,是红色根据地的摇篮,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家都是从这里走向胜利,是朱毛会师圣地,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们英勇战斗的足迹,在这里,留下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的动人革命故事。将红色文化渗透于德育之中,创新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有着重大意义。
一、 挖掘红色资源财富,充实红色教育内容
革命老区井冈山,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十几处,内容涵盖革命历史、文物博物、建设成就和风景名胜等各个方面。其中,八角楼、黄洋界、龙江书院、井冈山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六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党留给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发拓展红色路径,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是优秀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唤,是红色精神内化为百姓的性格品质并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当中的有力手段,对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历史时期。在价值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如何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思想道德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坚守、建设、弘扬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常态化与长效化提供制度保障。提取和整合优秀的红色文化元素,盘活红色资源,对原生性红色资源进行适时性统筹开发,形成红色文化教育成果,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让红色资源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前提。我们将井冈山的红色品牌做强做大,以此为契机,形成了传承红色文化“六个一”教育特色(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做红色景点讲解员、比红色运动),形成了一批以朱毛中队为首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在与其他地区的学校交换课程等交流活动中,积极引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等一系列课程资源,使老区的孩子与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拓宽红色资源渠道,盘活德育教育阵地,让一枝独秀催开花红柳绿,使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喜人景象。
二、 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红色教育氛围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开阔学生的心胸,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扎实开展红色教育
充分利用井冈山红色教育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引导学生现场感悟,研读历史,瞻仰先烈,学习楷模,做红色导游,亲身感受革命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伟大壮举和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要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的主阵地作用,要组织学生集体到主阵地大规模参观。我校每年都要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观井冈山会师纪念碑,井冈山根据地烈士陵园,让不同的学生感受红色教育,了解革命历史,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是要经常邀请老干部、老英雄到学校为学生做报告,聘请他们作为校外辅导员,编写校本红色教材,使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三是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举行升旗仪式,宣誓仪式。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学生到井冈山会师纪念碑聆听革命故事,到烈士陵园给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用扫墓的形式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怀念,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得到洗礼。
四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把学校德育教育做强做大。我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革命历史教育资源,将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网络远程教学相结合,不仅编撰了德育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开发了校本特色课程《小故事大精神》,还依托“视像中国”的跨校协作平台,借助于网络远程课堂,为上海、宁波、深圳、佛山等地学生开设《小故事、大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网络课程,把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表现出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井冈山的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拓宽了我校红色教育的渠道。
五是创建了以革命先辈名字命名的十三个“英雄中队”,开展缅怀先烈、祭扫烈士墓、讲革命故事、唱井冈红歌、走“挑粮小道”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红歌的魅力,理解红歌背后的故事,受到红色的教育。目前,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假期为游客免费红色讲解,成了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教书育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是与美好心灵与不良现象作斗争的过程。虽然我们深知空洞的说教和创建系列的德育活动在实际的诱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但是,我们会尽我们的一切努力,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拓展德育网络空间,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有永久生命力的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为塑造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奋斗。
作者简介:
陈华林,江西省井冈山市,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石陂小学;
刘定邦,江西省井冈山市,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