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尿激酶佐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2018-09-06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短暂性尿激酶效用

(杞县中医医院,河南 杞县 4752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主要是由于脑组织短暂性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短暂性视网膜功能或脑局灶功能缺损[1]。该病会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方法预防该病的发生,为此,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应用于TIA,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TIA患者,均经实验室、颈动脉B超等检查确诊,符合TIA诊断标准。排除药物禁忌症者。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61~78岁,平均(69.41±6.08)岁;发作次数1~3次,平均(1.93±0.13)次。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9.39±6.11)岁;发作次数1~4次,平均(1.99±0.16)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吸氧、降糖、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次,2次/d,口服双嘧达莫(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0968),2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44020647)静脉滴注,25万U/次,120 min内滴完,1次/d,共计7 d。7 d后对比凝血功能,随访3个月对比疗效。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2]:显效:一过性眩晕、眼震、肢体无力等症状体征消失,无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复发<3次;无效:症状无改变甚至恶化。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71%(42/49);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6.67%(32/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49)。

2.2两组凝血功能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T、PT及APTT均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对比

3 讨论

TIA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综合性疾病,病因复杂,与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痉挛、应激反应等因素均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为脑卒中、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等,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

尿激酶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溶栓药物,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提取自人尿液及肾脏组织,具有较佳的消栓、溶栓效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尿激酶应用于机体后,主要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发挥作用,通过将纤溶酶原催化裂解为纤溶酶,对血液循环中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产生降解作用,进而产生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效用。乔国华等[3]采用30万U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TIA患者,显示能有效消除患者症状体征,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TIA,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微循环,提升脑组织血流量,恢复脑部血供。这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与阿司匹林相互作用下发挥增益效用,通过降低血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底物,控制血栓形成;(2)尿激酶能够通过对纤维蛋白原进行分解,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效用;(3)改善血管阻力,提升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提升血流量;(4)改变血液动力学特性,提升纤溶系统活性,促进血栓溶解[4]。

综上所述,小剂量尿激酶应用于TIA效果显著,联合常规治疗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短暂性尿激酶效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