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士尼:英国邮票中的清末一品高官
2018-09-06陶诗秀
■陶诗秀
19世纪时大英帝国向世界各地进行明目张胆的掠夺性殖民扩张,当时所有来到中国的英国青年都有着实践大英“日不落帝国”的使命,1860年代在中国出现一位不一样的英国青年,他“跳船”踏上中国土地,没有任何国家使命,只想碰碰运气,希望能找到立足之地。来到中国后,他做过走私军火生意、太平军囚犯、大清海关关员、清军将领、清廷一品高官和专业作家,在中国生活超过一个甲子,他叫威廉·麦士尼(1842-1919),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对他的事迹没有任何记载,1992年英国泽西岛却为他发行一套六枚,诞生150周年纪念邮票,纪念他在中国的一生经历,很多人看到这套邮票以后,都会问:“他是什么人?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麦士尼。”
1860年麦士尼初抵上海外滩。(摄自泽西岛发行的麦士尼纪念邮票册内页)
1874年麦士尼在贵州领军平定苗族起事
1877年麦士尼士尼和英军间谍吉尔上尉在中国西南边区勘查地形
1882年麦士尼和张之洞在山西共同谋划张之洞承办的19项大实业工程计划
英伦海峡群岛在法国诺曼第海岸附近,其中标示红色岛屿为泽西岛
麦士尼在中国任高官后,一直身穿马挂中国官服,留长辫子和八字胡。(摄自泽西岛发行的麦士尼纪念邮票册封面)
走私发横财,两度下狱
麦士尼于1842年10月9日出生在泽西岛,原籍是泽西岛北边的奥尔德尼岛,父亲是一个鞋匠,在他出生前,全家移居到泽西岛。
麦士尼小学毕业后,就在商船上作水手,穿梭于欧洲、澳洲和亚洲各港口之间,船在香港停留时,他看到很多英国人在该地定居营商,他决定留下,希望在香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由于他生性聪明,又有语言天才,不久就学会华语,很快混入华人商业社会中,做点小生意营生,偶然间结识了当时在广州英法政务总局担任书记官的英人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赫德建议他到上海去发展。
1860年他来到上海开办了一个进出口转运公司,当时正值太平天国在南方建立反清政权,到处动乱不安,长江沿岸土匪猖獗。在1862年间,他在长江沿岸从事走私军火和食盐生意,由于他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英文和法文与各国人士沟通,使他的违法生意红火,大发横财,同时也导致他两次牢狱之祸。一次是在船上搬运军火上岸时,被法国巡逻艇发现,法军听到他能说流利的法语,认为他是法军逃兵,被抓去审讯下狱;另外一次在长江上被太平军掳获下狱,要英国领事馆付10万银元赎金,六个月以后他被驻镇江英国领事艾地肯斯(Thomas Adkins)乘砲艇救出。麦士尼得释后已经走投无路,跑到上海乞求在上海任职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老友赫德帮助,赫德安排麦士尼在汉口海关出任“幚办”职务,由于他曾经有过走私经验,所以非常胜任这份工作,但是工作不久就感觉厌倦思动。
2016年出版,敍述麦士尼传奇的一生和清末时期历史记录的书。(作者 David Leffman,Blacksmith出版)。
受朝野爱戴,声名远播
一年后麦士尼到上海参加英国人戈登(1833-1885)领导的常胜军,任职中尉,保护上海的欧美居民,曾经在上海西郊与太平军发生多次战斗。1864年配合李鸿章和刘铭传的淮军攻陷太平军占领的常州和南京。太平天国平定后,戈登调回英国,常胜军解散,麦士尼投入左宗棠部下参与督办军务,在军中从严治军,严禁士兵扰民,赏罚分明,训练士兵使用洋枪洋炮,赢得军中上下对这位洋人的尊重和爱戴,因此在清廷朝野中声名远播。
1868年贵州苗族人民武装反清起事,麦士尼应刑部尚书崇实(1820-1876)聘请前往贵州平乱,到贵州后他先后平定苗族叛乱和西南回民叛乱,1878年他被提升为副将 (相当于副司令长官),并获御赐“颖勇巴图鲁”(满文,意思是勇敢的战士)名号,在贵州八年一直驻扎在距贵阳以东约140公里黄平县附近的一个小镇-重安镇,搭桥筑路为当地人民解决民生问题,造福苗族贫苦农民,他在重安江上建造了一座便民的铁索桥,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对中国西南和西藏地区觊觎已久,千方百计想要寻找一条从缅甸直接侵入中国西南地区的道路,1874年曾经组织过一个武装勘测队,因为在云南边境与中国边防士兵发生冲突,造成“滇案”事件,中止勘测工作,1876年英军又派遣一位出生于印度班加罗尔的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威廉吉尔上尉(1843-1882)来华蒐集军事情报,他是一名职业军事间谍,曾在波斯从事地形测绘和军事情报工作。
麦士尼驻扎贵州期间,接到英国领事馆多次联络,请求他协助吉尔在华收集地情资料,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为祖国效力。麦士尼和吉尔于1877年7月带着60名随员出发,历时五个月,走遍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南部和缅甸北部,在旅途中吉尔完成42幅详细地形图和中国军队驻防资料。吉尔回到英国后基于他的川、滇、藏毗邻的金沙江地区考察见闻,出版《金沙江》一书,这些资料都是后来西方人侵占中国西南地区最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英国和法国国家地理学会为了表扬他的杰出贡献,分别授与他最高金质奖章,后来他又被派往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和北非等地搜集军事情报,在埃及西奈半岛遭贝都因人(Bedouin)杀害。
1880年中俄伊犂事件期间,麦士尼随左宗棠西征大军进驻哈密,任名誉提督职衔。1881年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时,因为当地官员腐败,吏事民事兵事人才极度缺乏,经李鸿章推荐,麦士尼出任张之洞的对外事务总管,参与张之洞向清廷提出的筹办军民工业等19项大实业工程计画,1884年张之洞调升湖广总督后,麦士尼负责主管广州的两座兵工厂业务,1885年麦士尼获得御赐顶戴花翎,和清廷最高级别的大清宝星勋章,晋升为一品衔总兵(相当上将军职)。
被疑叛清廷,提早退休
1891年麦士尼牵连到一个重大军火走私事件,一位在海关供职的英人查理·梅森(1868-1951)走私军火给在长江流域从事“反清复明”的哥老会民间秘密组织,被清政府查处后驱逐出境,李鸿章质疑麦士尼与梅森可能勾结图利有叛国之嫌,导致他在清廷提早退休。1895年他来到上海创办华英日报馆,主编《华英会通》杂志期刊,十年间他毎天自行写稿记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包括清廷高官的履历、中国地方建设和各地美食,他在中国收集古物、中国稀有植物品种,同时也试图申诉他被怀疑反叛清廷的不实之罪,出版四大册约4000余页。接着他又出版一本自传《一个在华英囚的生活与奇遇》,详述他被太平天国拘留期间的经过,此外他还著有《北圻》一书,详述他在越南旅途中的见闻。
麦士尼一生结婚两次,也离婚两次,第一次在贵州和清廷地方官员之女年素贞 (1852-1895)结婚,1882年他和时年仅16岁的韩凤兰(1866-1943)同居,导致年素贞与他离婚。他和韩凤兰育有一子一女,一直到1898年他俩才在上海正式结婚,七年后1905年两人离婚。他们的女儿玛丽(1894-1977)在1917年和华生在中国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抗战胜利后玛丽和女儿移居美国,在加州去世,玛丽的儿子移民澳洲。他们的儿子沪生(1885-1963)一直没有离开中国,婚后未育,生前供职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去世,沪生的一生始于鸦片战争末期,终结在文化大革命初期。
麦士尼于1919年12月11日在汉口火车站附近巴黎路(后改成黄兴路)7号住宅中去世,时年77岁,安葬于汉口,结束他在华60多年的传奇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