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发展 阔步跨越
——昆明高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8-09-06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调研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调研组
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宇(中)调研园区规划工作
昆明高新区是云南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担着引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使命。近年来,昆明高新区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紧紧围绕打造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首位聚集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区、“两型”社会绿色发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双创”生态活跃的示范区的目标,紧扣“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发展主题,不断探索经济增长新方式和产业发展新办法,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的跨越。
辛勤耕耘辉煌成就鼓舞人心
昆明高新区是云南发展园区经济的排头兵,是云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车头。园区成立于1992年,历经二十六年的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一园两片区,其中西区——五华黑林铺片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东区——呈贡马金铺片区,占地面积105.3平方公里。
“十三五”以来,昆明高新区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勇铸辉煌,园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发展形态逐步提升,开发建设成效逐年提高,成为云南省首个总收入过千亿元的园区,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千亿元。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昆明高新区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突出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地位,千方百计调优结构、调强产业、调快增速,园区开发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十三五”以来,园区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80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96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6.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亿美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37.15亿元。
(二)产业板块基本形成。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硬支撑。近年来,昆明高新区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化道路,园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加快。生物医药大健康、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明显,IT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累计达79户、185户。云南白药、拜耳滇虹、昆药集团、积大制药、沃森生物、龙津药业、生物谷药业、植物药业、生物所、昆明云锗、贵研铂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16个单品产值过亿元。云南舜喜“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云南新生命“干细胞研发平台”、昆明中药厂“中药现代化提产扩能”、云南中科鑫圆“高效太阳能用锗单晶及晶片生产”、昆明海典“高新新材料科技中心”等项目竣工;招商局物流集团“招商物流云南物流分发中心”一期、法国TP集团“云南呼叫中心”建成运营;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续万投资“优势生物资源深度开发产业化”等在建项目顺利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疫苗基地”二期、拓东食品“年产五万吨调味品”、宇培集团“电商物流园”、凯昆“科技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引进了“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铝空气电池生产线”“人脸识别及智能影像系统设备”等一批项目;云南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北斗高分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天衢量子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运营,航空飞行营地列入国家示范工程,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行。
(三)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8%以上。完成专利申请和授权2622项,发明专利授权228项。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万潮科技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中国发明创新创业(云南)基地”,南天电子列入国家工信部“2016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榜单。积大制药“手性小分子药物制备及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理工科技园云南园落户高新区。昆明五威科工贸等企业入选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铜业两支创新团队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创业服务中心、昆明启迪孵化器、云南新材料孵化器等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昆药集团“中药大品种三七综合开发的关键技术创建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亚太环保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云冶·交大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与中孵高科达成合作协议。昆明高新诺泰大健康产业基金正式设立。云南国辉神农茶叶获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昆明理工恒达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云南省第七批创新型企业。园区企业在第三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地区赛上获得企业成长一等奖5项。新增曹楚南、柴之芳等8个院士工作站,引进和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38名。
(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昆明高新区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区。建区以来,昆明高新区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设置精简高效的管理服务机构,实行“一幢楼办公、一个窗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直通车式服务,建立“投资审批并联服务、项目建设全面服务、项目建成投产后长期服务”的全程服务机制,倡导“五零五最”服务理念,打造投资创业的沃土。其间,探索了全面履行辖区经济社会事务全面管理职能的实体化管理模式,尝试了内设机构大部制改革等路径。“十三五”以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探索投资项目“2.5审批”及“容缺后补”改革,开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及“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全力营造“爱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环境;建立了“管委会+指挥部+平台”的项目建设和工作推进机制;推行KPI考核,完善全员聘任聘用制,开展了聘用人员考核评估、主办职级认证,以及主管及高级主管竞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迸发。
昆明高新区火炬大厦
(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把管党治党作为最大的政绩,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教育党员和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推动管党治党转向严紧实。坚持不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集中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制度防线,推动管党治党更严更紧更实。积极探索“党建+X”工作模式,推进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青年创客党委、高科技产业党支部等为园区党建探索了新模式。坚持固本强基,机关、“两新”组织、国有企业、社区、教育系统等领域基层党建稳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龙津药业
科学谋划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十三五”时期,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云南全力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昆明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建设为昆明高新区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是国家释放系列利好政策带来的机遇。新常态下,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为园区经济培育新增长领域提供了新一轮机遇。二是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昆明高新区既有创新发展的基础,更有创新发展的优势,已具备了一些政策优势、体制优势、科技优势,聚集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昆明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到昆明乃至全省的半壁江山,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孵化器等创新体系。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机遇。昆明高新区作为云南省高新产业建设的“主阵地”,全力打造以生物医药大健康、金属新材料、IT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为主导,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在放大。四是独特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昆明高新区地处“一带一路”建设覆盖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地域和国家中西部多个经济圈层交汇点上,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辐射南亚东南亚过程中,势必引发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大提质、生态环境大提升、经济发展大提速。五是新城建设的机遇。昆明高新区既是产业园区又是新城区,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创新科技产业的同时,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科技新城,将会得到上级党委、政府进一步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理想药业
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作为。“十三五”期间,昆明高新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市安排部署,紧紧抓住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深化改革强活力、创新驱动增动力、产业转型壮实力、和谐发展聚合力、锤炼队伍提能力,按照“121382”工作思路,努力把昆明高新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首位聚集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区、“两型”社会绿色发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双创”生态活跃的示范区。
(一)建设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持续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激活大众创业创新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昆明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创新的新突破,引领西部地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首位聚集区。营造最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集聚最高端的产业要素资源,积极鼓励产业原创,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重点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引擎。
(三)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区。持续不断推进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行政审批、机构和人事、招商引资、开发建设、薪酬制度、目标管理与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着力构建新型园区管理服务体系,为全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有效探索。
(四)建设“两型”社会绿色发展示范区。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高新技术产业,加紧推进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探索示范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五)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加快构建高端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坚持“ 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宜居宜业环境,推动社会事业繁荣进步,成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六)建设“双创”生态活跃的示范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推动创新、带动创业,打造活跃度较高的“双创”生态系统,将高新区建成昆明市乃至全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区。
云南能投浪潮云计算创新中心
争创一流光荣使命催人奋进
2017年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0次集中学习,省委陈豪书记提出了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作为对全省干部干事创业的总要求。昆明高新区作为全省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将在全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宏图伟业中担当新使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昆明高新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贯彻省市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产业增长主力军、科技创新排头兵的定位,以园区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方式转变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产业推动、科技带动、片区联动、产城互动,奋力开创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2018年,昆明高新区着重从8个方面发力,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主攻招商引资主战场。招商引资工作是园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昆明高新区将把招商引资摆在园区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实。坚持围绕优势产业抓招商、瞄准科技前沿抓招商、强链补链抓招商,争取引进内外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0%左右,并形成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紧紧围绕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金属新材料、IT和现代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突破大项目、好项目少难点,主攻大企业、大集团及投资10亿元以上的旗舰性重大项目;突破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难点,主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突破签约多、落地少难点,主攻开工率、投产率;突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难点,主攻产业项目进区入园。
无人机产品
(二)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围绕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和昆明市“188”重点产业的工作部署,把工作的主要精力回归到抓经济发展、产业培育这个主业上来,落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规划》《金属多功能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产业规划和方案。牢牢把握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颠覆性技术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做足“高”“新”文章,紧跟时代潮流,瞄准科技前沿,顺应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大势,深入实施“互联网+”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加大力度支持和引导基因科技、半导体芯片、量子通信、人脸识别、纳米技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昆药集团“天然植物原料药基地”、云南城投九州通“九龙城医药健康产业园”、昆明中药厂“中药现代化提产扩能(二期)”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有效投资,支撑固定资产稳步增长。
(三)统筹推进东西片区错位发展。出台《昆明高新区园区发展提升的意见》,推进西区楼宇资源“腾笼换鸟”、传统产业“腾地换业”,将资源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资源使用效率高的新兴业态,形成一批特色楼宇、规模楼宇。大力发展再生医学、大数据、软件开发等已有一定基础的新兴业态,打造科技研发核心区。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电子商务楼宇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群。出台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建设“文化+”产业园;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在东区落地建设,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按照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九大中心”的要求,推进“马金铺片区产品制造中心”相关项目,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稀贵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
高新区海源中路
(四)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握省市推进“五网”建设机遇,实施好PPP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20亿元,启动建设12条(段)道路及2.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完成东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工程、公共停车场建设、10条县乡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马金铺-呈贡信息产业园新通道建设工程。实现8条在建道路建成通车。做好通用机场前期准备工作,2018年内开工建设。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落实污染减排目标,加强环境监管,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进度,落实“河长制”及河道三包责任制,启动梁王河、南冲河景观提升工程,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继续开展梁王山植树造林活动。
(五)不断强化科技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支持,配合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报工作。积极推进“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建设工作。加快出台“1+4+3”“瞪羚人才”政策体系,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确保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户,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55%。加强与清华启迪、北理工、中孵高科等创新型孵化机构的合作共建,提升园区孵化水平。培育税收千万元以上的特色楼宇6幢。
(六)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要求,逐步移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轻装上阵,聚焦主业,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总结和推广“2.5审批”和“容缺后补”改革的成功经验,推进投资审批再提速。以“KPI”绩效管理为主线,全面推进机构和人事、薪酬制度、目标管理与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七)着力抓好民生实事。强化马金铺街道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按照加快城市化、再造一个高新区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提升东区社会管理的水平。启动东区中小学校建设。启动建设高新区展示体验中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部署,利用梁王山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区位优势,打造梁王山运动康体、休闲养生、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梁王山公园,塑造健康春城新亮点。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马金铺“三农”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云南昆明海峡健康生物科技小镇项目落地建设。
(八)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轨道。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继续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等重点工作,实施拆临拆违和旧城改造大会战。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建设法治高新、和谐高新。
“十三五”时期,是昆明高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期。当前,昆明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园区建设、产业升级、招商引资、创新驱动为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园区跨越发展。
浪尖起舞,勇者当先;阔步跨越,强者领先。站在新的起点,昆明高新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用全新的精神风貌、全新的工作业绩,推动昆明高新区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中率先跃升、领先跨越、争先排头,开启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