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2018-09-05兰亚宾廖洪兰

党政干部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必要性中国共产党

兰亚宾 廖洪兰

[摘  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的重要任务。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指引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方向,有效解决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载体问题,同时推出共建共享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措施,以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5-0046-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理论源泉,对于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是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效方式。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的重要任务。

一、顶层设计: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新要求。在实践中,各地对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任务、责任、方向、内容、形式、基础保障的认识和做法不尽一致,成效参差不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必要进行顶层设计,以解决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总体部署问题。

(一)明确重要性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节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和组织的重要标识,是我们党长远健康發展的内在力量。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党的建设质量,关乎党员干部个人命运。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在党内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中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消极现象在党内一定范围存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消除。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动员令已经发出,需要全党同志高度重视。

(二)明确相关责任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组织文化,需要组织及其成员承载与践行。各地各级党组织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的负责人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作必须担当的职责。党员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者、影响者和受益者,要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作分内之事。各级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要切实担起责任来,坚持不懈抓下去,确保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

(三)明确框架内容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党的政治文化的概念:我们党内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指明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框架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革命、建设、发展的指导理论,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党内政治文化可能就会陷入消极、不健康甚至蜕化变质的错误深渊,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中的理论指导地位。其次,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明确并非所有的都能够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容,只有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党性要求的内容才能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机组成。再次,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需要梳理,最能体现党性要求的内容才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必备内容。最后,在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实践中,框架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穴四?雪明确基本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形式表达,首要的是必须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和大众性,以中国化的形式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提高党内政治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借助创新载体、有效形式等予以表达。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各地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明确一些新的有效载体和基本形式,将有助于各级各地党组织切实开展好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五)明确资源路径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源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明确资源如何整合、如何创作塑造、如何获取、如何开发利用,让广大党组织和党员方便获取和使用,促进党内政治文化资源得全国党组织和党员内共建共享。

(六)明确能力要求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提炼、升华、创新文化的能力,需要宣传表达的能力,需要组织活动的能力。需要明确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人才队伍问题,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指导、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综合能力。

二、倡导弘扬: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这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指明了方向。

(一)倡导为民服务的宗旨文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为国为民,没有自己的私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实施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宗旨文化,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

(二)倡导忠诚老实的诚信文化

“信则立,不信则废”,诚信是中国传统文的精华和美德,是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源泉。对于党内而言,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品质。忠诚是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坚决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允许各种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行为。

(三)倡导公道正派的组织文化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大力弘扬办事公道、为官正派的文化,坚决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

(四)倡导实事求是的知行合一文化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总结的法宝之一。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將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决不能脱离实际。

(五)倡导清正廉洁的廉政文化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员的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治理贪腐,“打虎拍蝇猎狐”成效显著,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内政治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要“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这要求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要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树立并宣传先进典型,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片惩治贪污腐败。

三、形式有效: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载体

古人说“文以载道”,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离不开一定的形式表达。当今社会可用于载道的形式很多,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从多个层面打造多种形式,以确保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以多项制度建设为载体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务必依规。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中央部署的五项重点改革之一。以党的制度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逐步赋予党内政治文化以法治精神,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必须重点坚持的要点,是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党内各项制度制定和修订中,必须注重贯穿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容。同时,建议制定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专项制度,并注意与其他党内制度配套衔接。

(二)以多种党内活动形式为载体

第一是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党的各类教育活动,需要以常态化制度化的形式予以坚持。第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每个党员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参加“三会一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三是宣讲报告会。请党员干部先进个人现身说法,讲真人真事,让广大干部群众体会并接受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第四是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各地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老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体验教学,接受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熏陶。第五是创新开展让干部参与的自我教育活动。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探索开展的参与式自我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组织编排演出情景剧,在情景变化中体会党性与人性,在剧情的发展中体会党内政治文化的力量的做法,很值得推广。

(三)以物化的党内政治文化元素为载体

第一是打造党内政治文化的外在远景形象。党的组织所在地的建筑物要有醒目党旗、党组织挂牌、党的标语等标识。第二是在党务政务办公的公共区域打造具有党性色彩的文化。宽敞的草坪可放置伟人或者英模的塑像,办公楼大厅应有体现党内政治文化的油画或者大型牌匾,过道应布置含有党内政治文化内容的书画作品。第三是在党的活动室和会议室打造党性元素的文化。党员活动室和会议室里党旗图案、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应上墙。第四是要求党员在公务时间佩带党徽。物化的党内政治文化元素会增强仪式感、荣誉感和神圣感,使党员干部在物化的党内政治文化元素的影响下强化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更好地履行党员干部的职责。

四、共建共享: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措施

党内政治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受技术限制、传统习惯的影响,海量的党内政治文化资源极其分散,且使用效率很低,有的单位甚至还将党内政治文化资源作为谋利的工具。从本质上讲,党内政治文化资源是党内公共资源,应加强合作,联合创作更多的作品,促进党内政治文化资源得全国党组织和党员内共建共享。

(一)建立党内政治文化资源的大数据库

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文化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汇聚在一起。大数据库里的资源可分为文字类、音像类、书画类等几大类。大数据库由专业人员建设、管理并为全国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免费服务。大数据库为各级各地党组织配发密钥,里面的资源供各地党组织下载。

(二)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党内政治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再创作

第一是运用新媒体主流文化传播平台和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传播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定期发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动态,并链接党内政治文化大数据库。第二是建设专门的网站或者在全国的党建网站上建设专门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专栏。第三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为村”等新平台建设,创作小视频、小文章等,宣传党内政治文化。通过资源整合和再创作,帮助各级各地党组织使用好文化资源,做好先进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利用传统形式进行党内文化文艺作品传播、创作

将反映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素材转化书籍、电影、微电影、电视剧、话剧、歌舞剧、诗歌等艺术形式,创作中要注意政治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要易于学习易于流传,借助实景演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唱等以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宣传,以使党员干部接受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熏陶。

五、交流培训: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途径

党内政治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需要持久开展下去。同时,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加强交流培训,不断增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营造和传播能力。

(一)开展培训

层层开展专项培训,向各级各地党组织讲清楚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要求、方向、内容、形式等,并提供基础的素材。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容列入党校和干部学院必修的培训课程。

(二)进行指导

上级党组织加强对下级党组织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具体的措施切实给予解决。

(三)组织开展交流

上级党组织在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发现典型,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及时进行宣传推广,供其他党组织学习参考。

参考文献:

[1]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EB/OL]http?押//theory.gmw.cn/2017-01/12/content_23456736.htm.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押//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5.html.

责任编辑  彭  坤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必要性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孙吴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