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禧攻略》的审美倾向

2018-09-05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延禧攻略绒花延禧

前几天,《延禧攻略》的网播播放量破了100亿,说起这部剧一切的势头都宛如这个刚刚过去的夏天的热,

但是另一面,这剧中的一切又分明透露着几分仿若初秋的凉。它在用一种近乎克制的语言,讲出了一场繁华盛世的模样。

这种克制是在富察皇后死后,乾隆脸上滑落的那唯一一滴泪,是明明一切都繁华到了鼎盛,却用最朴素的色彩渲染出了一切,是这个初秋微凉的风,这个秋风沉醉的夜晚。

#戏服#好听却陌生的中国传统色.安静而悠远。

对《延禧攻略》里的一张海报记忆尤深,宫装的女子坐在廊下刺绣,淡扫蛾眉,神情恬静,这张图里没有现代社会浮华而粗糙的合成色,—切都温婉的刚刚好。蟹青,月白,葱绿,这些名字好听却陌生的中国传统色晕染在图上,安静而悠远。

似乎《延禧攻略》一出关于色调的争论就不曾停歇,有说它是远渡重洋而来的莫兰迪色,也有说里面的颜色均是采撷自中国传统色,其实无论是哪种色彩体系,这种宁静的色调都为人们带来了一种难得的清爽的观感。

这种冷静之感不光来自于颜色的沉静而是源于历史的积淀。剧组里的服饰都是由专业的绣娘手中缝制而成,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绳绣、珠绣、圉金等多种刺绣工艺在剧中皆有展示。

无论是皇后的那件缂丝石青地八团龙棉褂还是高贵妃的石青纱缀绣八团夔凤纹女单褂在历史上都可以迅速的找到他们的踪迹,和印象中花团锦簇的服装不同,其实乾隆年间的服装特色是非常简约的,一般人认知中的一些宽边的,滚边的,还有很大的绣花,其实在那个年代是没有的。而那时,因为乾隆皇帝酷爱汉族文化,所以你可以在服装中看到汉服的元素,云肩、如意头,衣香鬓影间全是时间的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扇子和服饰都用到了缂丝工艺。从宋朝以来缂丝就是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而清宫织绣类团扇以缂丝最为精美。例如太后所握团扇.仿制了清朝纱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高贵妃所用之扇.则仿制了清朝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

除了服饰上的精致,“一耳三钳”和“绒花”以及。压襟”的运用都更让人沉浸在那个年代中。

乾隆四十年有次选秀女,要求“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戴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这里提到的“一耳戴三钳”,即是说满族妇女要在每只耳朵上扎三個孔,戴上三只耳环。如果仔细研究过去满洲贵妇画像,随处可见一耳戴三钳的样式。从《延禧攻略》剧照以及前几集的播出中可以看到,《延禧攻略》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做到了“一耳戴三钳”,且佩戴的都是当时宫中女子流行的式样:“大多为珍珠,每串两颗,用金片间隔,上端饰金钩。

妃嫔们头上的绒花也是大家瞩目的焦点,据史料记载,富察皇后“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其实,绒花在康熙、乾隆年间盛极一时。造型上,可与真花媲美,经久不衰;寓意上,绒花谐音“荣华”,具有吉祥祝福之意。因此,绒花不仅深受后宫佳丽的喜爱,民间也有规模浩大的“花市大街”,集中销售绒花。所以,用绒花做装饰的习俗由来已久。

此外《延禧攻略》在服装的压襟上下了不少功夫,压襟是清朝服饰一个重要配件,不仅可以令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行走时还会发出轻柔悦耳的声响,听之令人心生愉悦。《延禧攻略》中展现了历史上真正的压襟,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端是单条带钩的银链子,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是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则银链缀着各种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

而这些精致的服装都无不在用一种克制又深沉的语言,诉说着剧中人的命运。

#场景#深邃的色调为一切蒙上了一层厚重感

《延禧攻略》的高明之处或许就在于能于雕镂玉锲间承载着每一个居住深宫人的喜怒哀乐,除了服装,在整个置景方面,剧组也有自己独特的宫廷美学,这次的美术设计是以剧中人物性格及身份为基础,用故宫的一些老照片为参考。深邃的色调为一切蒙上了一层厚重感,剥离开了以前常见的电视剧中戏剧的一面,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生活的烟火气。

养心殿:作为皇帝居所,是皇权的象征,通过殿内陈设可以窥探到人物所留下最为醒目和直观的痕迹。所以在养心殿的置景上如何能还原出最具帝王生活气息的场景显得尤为重要。在剧中,正殿陈设以皇家的黄色为主.铺五爪青龙地毯,画饰多用梅、兰、松、竹、萄,西暖阎陈设大量御笔书法,体现了皇家威严和乾隆勤政爱民的执政理念。众所周知满清马背得天下,注重骑射,据《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发二十矢,中者十九,侍从诸臣无不悦服”,因此剧组用大量书籍环抱一椅、一弓、一剑,体现了乾隆能文菩武这一细节。

长春宫:长春宫是富察皇后的居所,为了展现富察皇后的端庄,温婉,长春宫内的场景用大量的紫檀木,镶嵌白玉,墨玉,青玉点缀来体现,酒红色万字纹墙纸,明黄色幔帐,流苏等将场景的大色调锁定。而长春宫外的场景则被设计成一个三进的院子,一进,用3个月洞门来隔开宫女住处及茶水间等功能区域,并在每个月洞门的牌子上写下了“宫女守则”,分别为“谨言”。慎行”。守礼”,宫女每天都要出入此地,一方面做到提醒,另一方面影射宫女间争斗与这几个词之间的反差。二进,融入了北京四合院的回廊,什锦窗,加入古柏等元素构成主院落。

储秀宫:储秀宫是高贵妃的居所,高贵妃性格嚣张,争强好胜,才貌双全擅昆曲,因此储秀宫的设计撞色、非常张扬,处处可见的乾清元素:鎏金珐琅瓷瓶、琉璃灯罩、暗花罗帐、万字纹雕花……大面积的通景画与实体结合,再用木质月洞隔断,墨绿酒红的撞色加上描金线的勾勒点缀;大量牡丹、香炉的应用,殿中摆深海红珊瑚,华贵不失。高贵妃在西暖阁的那场“绝唱”让人为之动容,而整个储秀宫的搭建风格,正是从这场绝唱进行设计的。美术组希望给予的不是她人生的终结,而更像是舞台谢幕的形式,从而以此推动剧情到完整戏剧表现。

猜你喜欢

延禧攻略绒花延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绒花
借力网剧“爆款”《延禧攻略》“火”上荧屏
测你会足《延禧攻略》中的哪个角色
调查
《延禧攻略》爆红背后:进击的“于正成功学”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扬州绒花”
于正新剧《延禧攻略》开机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