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05王倩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改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了一种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现代小学教育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将学习知识和教学情境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本文笔者就简要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一、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
“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大量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接触到创造性劳动时,他们对知识才会觉醒起来。”
(二)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采用情境教学,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燃起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气氛就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有良好的开端。
(三) 有利于预防和矫正学生的认知缺陷,强化反馈信息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是在原有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建构的,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往往是错误的、模糊的、肤浅的,并且这种经验知识十分顽固,不易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成了生硬的说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不能构建新的知识。而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新的知识放入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解决这样的矛盾问题来建构新的知识,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设计一个巧妙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进入情境激发情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这就为情境教学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情感来诱发学生心中之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入作品的艺术境界,熏陶其高尚的情操。
(二) 利用情境,分析文本
创设情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当学生进入某一情境中去,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理性思考,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教师还可以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探究、合作、思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由情感的体验而进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识与方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三) 预留情境,引发探究
一堂好的语文课,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并不意味着内容也随之结束了,也许是已习得的知识的延续,也许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继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语文。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教师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要有“境”,教师描述不仅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才能以“形”对学生的感官发生作用;“形”又激起“情”,学生也才有可能由此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 情境教学的运用原则
(一) 密切联系生活的实践性原则
情境教学,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來说,就是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去学习语言,因为生活本身是很生动具体的。而语言的实践,又促使学生智力活动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景下学习的语言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因此,情境教学在内容上要十分注意语言的实践性。
(二) 适度适用原则
随着情境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李吉林老师系列情境教学专著的出版,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情境教学的巨大作用,将情境教学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情境教学也从一开始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延伸到数学、物理、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美术、政治、历史等各个学科中,应用的学段也从一开始的小学延伸到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可以说,情境教学这一奇葩已经开遍了大江南北。
(三) 有利于迁移的启发性原则
教师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架”,为学生解决问题、建构意义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学生从现有的实际水平发展到未来的潜在水平。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围绕着“知识建构”,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环境和支撑的过程。情境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四、 结论
总之,情境教学法实际就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从兴趣出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课堂知识与生活的一种桥梁,使教学更加有据可依,有理可寻。同时,运用情境教学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心中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体验一直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林秀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与情境教学法探析[J].吉林教育,2010(20).
[2]嵇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
作者简介:
王倩,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颍上县十八里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