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09-05卜丽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

卜丽菊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说: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做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挖掘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和谐的美。

关键词:美育功能 审美教育 和谐美

美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德,美更能激情,使学生被它深深地吸引,被它深深地感染,使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知它。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也有人说:“情是忍之源,是欲之火,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语文学科那用词造句的语言美,艺术形象的典型美,形象意境的情感美,说写表达的情通美,朗朗上口的律韵美……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师生情感自然流出,思维活跃。因此说: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做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挖掘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和谐的美。

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美育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问题——发现美

美无处不在,在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诗歌,都蕴含着美。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去发现美,使学生对美的肤浅认识逐步提高到对课文内在的理解,抓住文章的精华之处。在语文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师提炼出精彩句让学生去读、去品、去理解的做法,而是精心设问,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例如:这篇文章中打动你的是哪一句?为什么?或这篇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是哪部分?为什么?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去发现课文精彩之笔,久而久之,不仅发展了学生审美能力,更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创造情境——感受美

一堂新课的开始,学生的思绪可能还停留在课间的游戏嬉闹中,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堂导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方法有三点:

1.彩的导入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语言不仅仅有教育性,更体现出艺术性,那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宛如叮咚的泉水,将学生在细细品味中调整好思维,进入了情境。

2.片断欣赏

选择课文中最精彩的一处,让学生去诵读,或老师范读,让学生谈谈体会,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写得太美了,太好了。学生被深深地吸引,思维逐渐活跃,渐渐进入了情境。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时,我进行了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使学生眼前再现美景,感受到这奇丽的景象,也感受到了德国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

3.整体感知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图并茂地把课文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去欣赏、去感受美,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更迫不急待地想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教师利用电脑制作课件,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再现在学生面前,配上音乐,使学生如临其境,对陌生的大草原变得亲近起来。急切地想去了解老舍笔下的草原究竟是什么样的。

因此说,创设美感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也是对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求,不仅要有语言的生动美,教态的亲切美,更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达到课堂教学的设计美。

三、加深理解——体验美

人们对美的表达是一种真情流露,也是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再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让学生在读读、演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方法有二点:

1.诵读法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检验课堂效果的关键。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连眼神、动作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把自己对景物的喜爱、赞美,对人物的赞赏,淋淋尽至地表达出来,如果再配上音乐,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品读、吟诵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使学生深深地陶醉于草原的美景,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想高歌一曲,想低吟一首小诗的心情。

2.表演法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如果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编成一个小故事来表演,让学生戴上不同的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使学生不仅仅感受到了美,更是对美的一种理解,一种体验,给自己留下永久的记忆。例如:我在教学《游子吟》一课时,让学生自编自演诗的内容,一年级学生竟然把母爱的伟大表演的惟妙惟肖,我觉得这就是对诗意深刻地理解。

四、感情升华——创造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课堂上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同时也会燃起学生创造的火花,使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方法有二点:

1.联想法

联想法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进行加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读到“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給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看到此情此景,你还能想象到什么呢?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发言而且都恰到好处。有一名学生联想更是丰富,把李白的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改为:“群羊远影蔚空尽,唯见碧草天际延。”可见美不仅仅激发学生去欣赏,更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2.描绘法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除了语言加工外,还可以运用手中的笔根据想象描绘出来,一年级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是想象力却很丰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每节课结束,我都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的观察画一幅画,当有的学生把《秋天》的图画摆在我面前时,从那稚嫩的彩画中,欣赏到另一种秋色的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将全面实施审美教育,以美促情,以美启智。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阅读教学之审美教育方略
墨香满园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