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档”管理模式内容与方法探究
2018-09-05卢伟林
卢伟林
[摘 要]在“小班化”背景下,“一生一档”管理模式能够使班级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模式化。具体做法如下:唤醒生本意识,引领学生自我完善;突出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团队协作;建立重大事件记载制度,开展心理辅导服务。
[关键词]“一生一档”;小班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83-02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班额过大,班级管理呈现出“大水漫灌式”的说教和“放羊式”的管理。虽然有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的先行先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因为教师个人魅力、性格癖好、知识修养千差万别的原因,往往造成简单模仿、无功而返的结局,甚至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现在,随着学生人数的下降,各地都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尝试,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与“小班化”背景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模式。为此,我们尝试探索“一生一档”管理模式。通过这种管理模式,使班级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模式化。
一、唤醒生本意识,引领学生自我完善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在学年伊始,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唤醒學生的自我意识,如“我爱我家”“我爱我的新班级”“我爱我的团队”“我的闪光点及不足”“新班级新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找回自我,为班级管理奠定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1.“我爱我家”活动。首先以“我爱我家”为题举行征文演讲活动,然后教师结合征文内容组织谈话,拉近师生距离,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鼓励学生努力进取。
2.“我爱我的新班级”活动。通过“大家都来做朋友”的活动,要求学生尽快熟悉同学,并且能尽可能多地发现同学们的闪光点。然后以“我爱我的新班级”为题来“夸夸我们的新同学(或新老师、新班级)”,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使每个学生尽快融入新班级。
3.“我爱我的团队”活动。在学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推选、确定班内的骨干分子5~8人,供学生挑选。然后,依据学生个人意愿组成团队,每个团队4~6人。通过讨论酝酿,给每个团队冠名,教师可以作恰当的引导,如科技成果命名法——“墨子号”“蛟龙号”“复兴号”“天宫号”,人物命名法——“袁隆平团队”等。在小组组建完成后,教师要将小组活动贯穿在教与学的整个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小组成为班级中最有活力的基本单位。
4.“我的闪光点及不足”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闪光点,也可以在班级内或团队内讨论,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对个别问题较多的学生,可由班主任综合科任教师及学生的意见,提出些前瞻性、鼓励性的评价,如:“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我很诚实,从来不做抄袭的事。”“虽然我脾气坏,但我总能在发完脾气后责备自己。”
5.“新班级新目标”活动。可在前者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制定目标,教师作恰当的引导,如: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状态面貌、会学习、会合作、能独立等等。
在以上五项活动中,边活动边完成《“一生一档”班级建设信息表》的填写。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以及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目标督促、评价诱导,促使学生愿意跳起来,去摘够得着的“金苹果”。通过建档立卡,让学生“立在档案纸上”,同时也实现了化蛹为蝶的蜕变。
二、突出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团队协作
著名教育家张白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中小学学生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完美无缺,教师可以结合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为此,我们通过《学生月成长记录表》来完成对学生的适时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1.该记录表以4~5页为宜,每四到五周完成一次评价,结合该阶段内的重大活动来进行。如开学初的“知守则守规矩”活动,期中检测前的小结,检测后的评价等。
2.组织完成“小组评价”。利用班会活动,组织各小组对组员进行评价,力求做到小组内“人人评,评人人”,再由小组成员填写“小组评价”并签名。小组评价要注意力求客观公正,不让问题学生因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情绪。
3.通过询问各科任教师,了解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由班主任完成“阶段性成长状况分析”。评语力求中肯,鼓励进步。
4.在科任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问题症结以及心理状态,实施心理辅导及干预。心理辅导以谈话、调查为主要手段。
5.完成“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经过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之后,学生对存在问题的再确认。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对存在问题的说明,二是今后的改进措施。
《学生月成长记录表》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既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内容,也是班级管理的手段,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班级良好文化生态的形成。
三、建立重大事件记载制度,开展心理辅导服务
重大事件是指班主任管理中,超出日常管理范围的事件,如:抽烟、酗酒、打架,以及早恋引发的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或违反法规的重大恶性事件。此类事件在学校一般都定性为重大事件,也是每个班主任最为头疼的事:轻则影响自己的量化分数,重则还要承受管理不善的问责处理。
其实,每个班都有问题学生,班主任应该像排爆专家一样,摸排出危险的“易爆品”,制定好预案,督导结合,防患于未然。一旦意外事件发生了,也不要紧张,应该将事件当成教育的契机。可利用《个体心理辅导记录表》开展心理辅导,达成教育的目标。
1.自我描述。事件发生后,班主任应该做到冷静耐心,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的人,让“自我描述”经得起调查。完成好这一步是教育的一大收获。
2.班主任诊断。班主任要通过询问当事人、目击证人,尽可能了解事态的全貌,以无责推定的方式,客观中肯地做出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心理辅导及干预。
3.学生反思。该环节是让学生反思事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出弥补措施,尽可能平息当事人心中的怨愤,有效防范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4.家长签字。班主任请家长到校谈话是所有学生深恶痛绝且又无可奈何的事。因此,除了一些已构成对别人严重伤害的重大事件、涉及经济赔偿的事件要请家长到校以外,一般不要请家长到校。对一些具备教育能力的家长可通过电话,讲明事由,让学生带记录表回家给家长签字。对一些偶犯的学生,情节轻微的也可以给学生留一丝脸面,让科任教师代家长签字。
5.心理辅导。主要方式是谈话。在辅导过程中,一要做好调查研究,二要有明确的目的,三要巧设环境,四要循序渐进。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还要做好关照提醒,做到周一提醒,周末小结,使心理辅导如一条绵软的丝缎,呵护着学生,使其快乐地成长。
《个体心理辅导记录表》每学期每人只准备一份,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随时复印填写建档。凡涉及隐私(如早恋)和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事件,要注意保密,以免涉嫌违法。
“小班化”教学的时机已然来临,各地在各学科教学上已有了不少的探索和尝试。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正在做一些粗浅的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推动班级管理模式化、精细化、科学化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窦桂梅.我的教育视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4]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