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收与放
2018-09-05王春茂
王春茂
[摘 要]转化班级中经常违纪的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班主任要从学生异常的心理出发,发挥自己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既要注意对学生行为的收,又要注意对学生心智的放。收与放的结合,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偏颇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精神;自我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76-02
随着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普通薄弱高中学校“学生违纪和厌学”的现象多发纯属常态。违纪人数较多、违纪频率较快、违纪转化较慢等现象,是班主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部分“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班主任既要放其心又要收其行。收与放的结合并用,是实现班级学生正面转变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一、行为失范源于心理不正
1.动机缺陷
常表现欠佳的学生,他们的行为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其中有些动机是明确的又是糊涂的,或出于不想学习打发时间,或出于贪图舒服不务正业,或出于意气行为结伴而行。有些动机是模糊的同时又是糊涂的。他们本人说不出“上课总是睡觉、总是讲话”的动机是什么,真正原因估计是习惯和随意。
2.性格异常
性格常常使违纪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学习态度、待人礼数等方面基本定型。班主任若苛责学生“朽木不可雕”,指其性格中朽的成分会在雕中残留而反复浮现。性格中的朽难以根除,在相应的条件下会屡屡出现,但是在不适的条件下会减少出现次数。了解违纪生性格形成的可能因素,是班主任减少“相应条件”和制造“不适条件”的必要环节。比较特殊异常的家庭环境、比较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比较低层浅薄的学习经历等客观因素造成部分学生的“可悲”性格。
3.思维单向
思维是对带有复杂性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应该是多维度、多层面、多向性的。然而,思想落后的学生由于受到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往往思考问题简单化,把一人、一地、一时的个别现象看作是多人、多地、多时的普遍现象,不懂得事情的发生与周围许多事物相联系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找不准、找不全与事物的真正联系点,往往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即做出简单错误的判断。
二、提振精神胜于威逼惩罚
违纪生受到批评惩罚后,其不良行为或许会有所收敛甚至暂时停止,但是固有的本性改变甚难,他们的内心世界仍然缺少一种必要的、支撑其向上的精神养成。积极的思想会指导其行为的正确方向,他们做了“亏心事”会感到内疚而改过自新。
1.“知耻而后勇”需要又打又拉
违纪生勇于“认错、改错、受罚”是“打”的重要目标。但是单一的“打”还不足以养“勇”,还需要“拉”。养“勇”不是一时一事之勇,而是长时积极之勇。“打”之后要树其自尊之心、自信之心、克难之心、进取之心,这就必须“拉”,它是“长勇”之需。在必要的场合班主任要对“挨打”的学生作细致的观察,捕捉其细微的积极的言行和表情,及时巧妙地对其进行表扬、肯定和鼓励,这是树其心;“相逢一笑泯恩仇”,适当的时候与“挨打”学生的开开玩笑,以化解其心中的怨气,这是树其气。
2.“集体为上”需要以生治生
学生自正精神不仅在于“勇”,还在于“谋”;不仅在于谋个人,还在于谋集体。同班的学生,无论是表现良好还是表现极差的,基本上全天处于同一个集体之中,他们的学习、思想、性格状况,相互之间应该非常了解,而且一举一动都处在班集体同学的监视之中。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是比较有限、比较固定的,虽然是集体的“领导者”,但又是集体的“少见者”。两者相比,以生治生比以师(班主任)治生效果更为直接、更为及时、更为准确、更为有用。以生治生的重点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为上”精神,班级中要经常制造出一种把“个人行为、集体风气、同学得失”三者紧密联系起来的氛围,使“服从班规就是尊重同学,就是维护集体,有利于自己;违反班规就是背负同学,就是损害集体,就是为害自己”的观念上心入脑。行动源于思想,“集体为上”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有令而行,有禁而止”的行为。
3.“不甘人后”需要分化转变
违纪生的行为转变不可能是同时的、同步的、同效的。他们失范的行为虽然有共同的特征,但是共同之下还存在差异,因为他们各自的家庭情况、教育程度、人生阅历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要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行为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施予不同的教育,逐渐实现“扩大转化面,缩小顽固面”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做准、做足、做活“个别指导”工作,这是分化转变得以成功的保证。
分化转变的带动效应不可小视,因为先转者会激发后转者不甘人后。喜欢比较是人的天性,自甘落后的思想產生和存在是因为班上有“同类人”作比较。在不同的场合,班主任经常拿“同类”的进步、转变做比较,让违纪生比学习自觉性、比觉悟快慢度、比行为好转度,这样可以产生赶超效应。树立赶超思想和不甘人后的精神,正是分化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自我调节呼唤信任放手
班主任基于违纪生的心智缺陷而做出对其的种种干预,希望通过自己“有形的手”来实现其正面转化。但是班主任也应该看到学生本身“无形的手”在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愿望和能力。班主任只是一位引路人而不是“走路人”,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教育者的根本目标。
1.动力
动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源泉。落为人后是正常的人所不愿的,或许愿意有所落后而不愿意事事落后,可能愿意有时落后而不愿意时时落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既是落后生对自己的安慰,又是他们的期许。争为人先是正常的人所希望的。总体上说,高中生自我感知、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意识增长,必然伴随着挣脱外部因素的管束而寻求思想和行动独立的自我需求。自我驱动力成为学生改过自新、追求进步的不绝源泉。
2.推力
学生本人以外的“人的因素”或明或暗地推动着学生向前发展,包括家长在内的亲人劝导,同班同学的激励感化,社会上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宣传,都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中的“物的因素”也可以成为推动学生正面转化的力量。物可以毁人,也可以兴人,学生或许会在毁与兴之间受到物的刺激而波动式地前行。
3.耐力
落后生的进步无法持久,总是游移在前进与停顿之间的状态中。耐力不但在进步的时段内体现了一定的持续性,而且在停顿的状态下经过必要的思想斗争和外部因素影响,它没有断绝,反而为将来的进步持续做准备。班主任需要容许停顿,观察停顿,而不要期望禁绝停顿,在停顿的时候努力为今后的进步做准备。
班主任既有收的责任,又有放的责任,因为给予必要的合理的放是学生的一种“权利”。高中生无论表现如何,都处在从接受基础教育走向自谋人生的过渡阶段,需要为面对充满竞争的社会做准备,为自决、自理、自立、自强做准备。班主任只收不放或该放不放,不敢放,不肯放,包办一切,都是对学生发展的失策。
根据违纪生的心理特征,班主任一方面要收其悖逆之行,养其长久自新进步之精神,另一方面要信其自正之力,放其自纠之为,收中有放,放中有收。收与放的过程必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刚柔并济的过程。班主任要有必要的、足够的、合理的、灵活的收放对策,学生“少一点任性,多一点理性;少一点自弃,多一点上进;少一点违纪,多一点守纪”,这种班情学情的正确转变趋势必将可以乐见其成。
(特约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