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是无情也动人

2018-09-05曹明雄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锅铲炒米说明文

曹明雄

【左读名家经典】

松 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錯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所以那建筑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就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选自《布封散文》,有删改)

技法点睛

读罢本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仿佛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不得不叹服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简练的说明。那么,作者究竟是怎么写的呢?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其特点在于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换句话说,就是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借助各种修辞、表现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形象化描写,达到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生动传神,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回到选文,作者借用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来写松鼠的外貌。“清秀”一般形容青年男女,现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再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在描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美感,体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用拟人化手法表现松鼠的奇特之处。全文中像这样描写生动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描写松鼠横渡溪流时,作者用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认真观察,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某种现象,你要想把这一现象告诉别人,就必须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尤其是在写科学小品文时,首先要把事物的现象说出来,要说得简明、扼要,紧扣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写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生动勾描,画出事物的“精致美态”。讲道理的目的,是要让人接受。如果只要求把道理讲清楚,而不管别人看不看,是远远不够的。写作这类作文,同学们要在语言的表述上更活泼一些,有趣一些。在结构的设置上,增加一些悬念,相信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右写典范佳作】

家乡的米茶

周湘芸

进入五月,家乡的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米茶的香味。

米茶,顾名思义,就是由米煮出来的茶,既有米的清爽,又有茶的香醇,是家乡特有的消暑特饮。

五月的阳光虽不似盛夏般烘烤着大地,却也火辣辣的。此时,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就是炒米茶米。炒米茶的米不能选精米,而要用糙米,以家乡种植的“桂朝二号”炒米茶米最好。

炒米茶米可是个技术活,一般由心灵手巧、技艺娴熟的阿婆或大妈掌勺。炒米茶米最重要的一步是掌握火候。如果火大了,米很容易炒糊,煮出来的米茶就苦;如果火小了,炒出来的米不够酥、脆,煮出来的米茶就不香。

铁锅烧热后,不放油,直接把白米倒进锅里,拿着锅铲像炒菜那样,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米。手臂悠然地摆过来,又悠然地荡过去,真像一幅画;锅铲紧贴着锅底,均匀地划出一道道弧形,发出“哧——哧——哧”的声音。米在锅里旋转、跳跃,“哗——哗——哗”地响,与锅铲“哧——哧——哧”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像是一支悠悠的小曲。

米在锅里翻炒,舞动,跳跃,渐渐变热,冒着热气,慢慢变黄。等米变成金黄色后,要赶紧起锅。不然,米可就炒“老”了,会影响米茶的口感。米炒好后,黄澄澄、金灿灿的,非常可爱,还散发着特有的炒米香味。

米茶米准备好了,接下去就是煮米茶了。以前人们煮米茶都用铁锅,现在改用电饭锅煮茶。在电饭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等水烧开后,把淘干净的米茶米倒进锅里,盖上锅盖。等水“咕咕”地沸腾了,就赶紧将电饭锅的电源断掉,焖上10分钟左右,然后将米茶舀起倒入瓦盆里。煮米茶也有讲究:时间长了,米煮烂了,没嚼头;时间短了,米没开花,吃了“剐”心。

煮好的米茶,水呈焦糖色,每一颗米茶米都像绽开的花儿浮在水中,特别好看。闻一闻,一股特别的米茶香味钻入鼻子,让人食欲大开。

炎炎夏日里,喝上一碗自然凉透的米茶,清凉、爽口、解暑;也有人喜欢吃刚出锅的米茶,吃着热气腾腾的米茶,大颗大颗的汗珠滚落下来,不亲身体验是感受不到那种舒爽的。有些餐馆则别出心裁,大冬天也有米茶,还真别说,大快朵颐后,喝一碗米茶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湖北钟祥市石牌初中七·4班)

心湖涟漪

习作中,小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贴切的拟人手法,将妇女炒米茶米的情景娓娓道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能看到手臂“悠然摆过来,又悠然地荡过去”的美丽画面,仿佛听到了米与锅、锅铲共同谱出的“悠悠的小曲”。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让语言生动传神,读来颇有趣味。

纵观全文,小作者能将“米茶”这样普通的事物描写得真实、生动,除了得益于平时的认真观察外,也因为她深深地爱着家乡的米茶。

【课下训练】

生活中,精致的小摆设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实用的家用电器方便着我们的生活,各种各样的植物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拿起笔描绘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抒发出真挚的感情吧。

请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语言要生动,说理要明确;(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猜你喜欢

锅铲炒米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锅铲
妈妈的锅铲
最是香甜炸炒米
故乡的食物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腊月里的炒米香
厨房里的争吵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一小包炒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