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底线”论析
2018-09-05岳振
岳振
【摘 要】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各方利益的关系,坚守政治底线、职业底线、利益底线三条“导向底线”,不能“以身试法”,避免破坏良好的媒体生态。
【关键词】舆论监督 ;导向 ;底线 ;良知 ;利益
舆论引导、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而守住舆论底线、把握舆论导向,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出发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则下,无论何种媒体形态,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标准做好新闻工作,传播好党的声音和主张,讲好人民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毋庸置疑,“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导向正则风气正、人心正,才能“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从营造风清气正舆论生态角度讲,舆论监督也应该有其遵循新闻规律的“导向底线”。首先是严守政治底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促进问题解决、推动社会进步;其次是守好职业底线,新闻需要深入实际生活进行观察、了解、记录,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更需要从一线获得过硬材料;最后是守住利益底线,新闻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许多利益诱惑,处理不当则可能让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落入道德与法律陷阱,特别是舆论监督与经济利益一旦交叉,便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等新闻腐败问题。
正视舆论监督的“减压阀”功能
媒体本身具备社会情绪“减压阀”功能,媒体的舆论监督就是实现真相披露、弘扬正义的重要方式。紧张的社会情绪有多种来源,不良“干群关系”往往就是其中之一。信息最大程度实现透明、及时公开,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但是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舆论监督非常反感,或者应付了事、或者闭门不答,更有甚者,通过非正常手段,限制执行正常采访任务的记者人身自由,结果往往是造成更紧张的情绪对抗和舆情事件。
一方面,善与媒体打交道、正确面对舆论监督,本应是党政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排斥媒体、抗拒舆论监督,本身就与好的舆论导向背道而驰,掩盖真相的结果,往往就是远离群众,非常不利于推动各领域改革发展。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在对有损公共利益的事件进行监督报道时,也需要从能够促进制度改进、道德提升等“建设性”方面着力,特别重要的是,舆论监督不能跨越法治界限,应在法治原则下深入了解、剖析问题。促成问题解决、修缮制度漏洞,便可形成一种“好的舆论导向”。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基本职能。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报刊的使命”时认为,报刊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公民不受官员逞凶肆虐之害”。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结合当前我国媒体监督报道实践,可以认为,“监督社会状况”“监督权力组织和公众人物的言行”,是新闻媒体树立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媒体公信力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许多新闻媒体对企业等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公权力机构进行舆论监督所表现出的勇气,令人倾佩。
舆论监督追求真相与信息透明化,很多时候能够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而在媒体形态、信息渠道都日愈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生态纷乱繁杂,一些利益群体比如“水军”故意散布的对抗性虚假信息,会给“不明真相”的受众造成认知错误,把正常舆论监督引向一种混乱状态,形成具有“破坏性”的、不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进步的“坏的舆论导向”。这需要致力于舆论监督的媒体机构对舆论态势有预先评估,对可能引发公众质疑和“水军”搅合的观点、事实,有较为充分的动态证据印证,以及时有效化解“破坏性”舆论冲突,防止舆论监督的力量被削弱。
必须注意的是,媒体的监督缺位是媒体失责。但在现实媒体生态中,舆论监督“缺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对地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舆情事件中,“自己的声音小,别人的声音大;自己的声音远,别人的声音近;自己的声音低,别人的声音高”,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副社长刘裕国认为,这“反映出媒体和媒体人担当精神方面的差距”。在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实务中的一个现象是异地监督相对频繁,在事件发生地,当地媒体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对事件进行冷处理,这也体现了“声音远近高低”背后的媒體责任担当不足,存在很大的职责强化空间。
舆论监督应秉持“导向正”原则
其实,舆论监督早已引入党的建设。2016年10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33条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作为工作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舆论监督所提供的社会意见和工作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决策、改进作风、解决问题的重要参考,应该高度重视,不能厌恶、排斥。只有党员领导干部摆正态度,媒体介入后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政府部门有责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2016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在民众高度关注的舆情事件中,如果相关政府部门一味采取“压”与“堵”等对抗性举措,就很难营造出正常的社会讨论氛围,不利于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
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党政部门,都应该认识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为社会、民众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才能把讨论问题和舆论监督的靶向立准。辩证而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准确、客观的报道,其重要特征是信息相对完整,即在避免“偏听偏信”原则下的信息搜集与处理,更能反映事件全貌、更接近事实真相。
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多、数据分析技术进步快,让舆论监督脱离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传递,在信息丰富的同时,信息的辨识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因此,在“每个人都是记者”的信息时代,严肃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的监督信息,应该更加注重信息链条的完整性,因为舆论引领需要完整信息来“明辨是非”,挤压谣言和虚假信息滋生的空间,如此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信息完整性所内含的另一个意义是,不能为某些特殊的不正当利益所左右而进行选择性报道。这要求媒体的舆论监督必须具备正确舆论导向观,即需要以严格的新闻纪律来约束舆论监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异化,让新闻报道沦落为钱权交易、商业利益的信息工具,这样的舆论监督本身也极其脆弱,经不起时间考验,会严重腐蚀新闻媒体自身肌体和公信力。
特别是在商业领域,很多企业在遇到比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问题时,因为希望把商业信誉维持在一种良好状态,往往希望采取利益交换的方式息事宁人。在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利益交换对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很多时候是一种需要拿出坚强意志去抵抗的诱惑,因此,通过法治途径和道德培育,构筑起坚固的媒体道德和职业操守防线,确保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是媒体机构的长期重要任务。
自媒体十分活跃的今天,严肃媒体在艰难谋求转型,生存压力很大,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把新闻纪律立起来,严格采编与经营之间的界限,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经济效益。新闻业界的环境净化,需要新闻人的职业素养与良知,不能把舆论监督等同于“通过负面新闻施压牟利”。必须时常警醒:舆论监督之关键目的,是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社会生态,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而非为了一己私利。
舆论监督的“导向底线”不能破
舆论监督更要坚守政治底线。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意识,从根本上保证舆论导向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具体而言,舆论监督虽然难免尖锐,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思想上、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持立场不影响信息的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舆论监督必须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和公正原则。在媒体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与“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是内在统一的。
舆论监督更需要坚持“三贴近”“走转改”的职业底线。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征,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挖掘、记录、传播信息,在信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秉持客观、真实、及时的工作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新闻工作的巨大价值。
因此,任何形态的媒体,其所坚持的新闻路线和报道准则,都应该是“實事求是”。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的时间要求不断缩短,及时、及时、更及时的时效特征,不能掩盖新闻应该有的深度与真实,这更是要求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到基层深入了解百姓生活,把所关注领域的实际情况摸清楚,把所要报道的具体事件弄明白。
在舆论监督中,拉近与群众(报道对象)的距离,首先是可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扎稳媒体在群众中的根基;其次是近距离的采访观察能够最大限度接近事实,可以“俯下身子倾听民声”,以获得真实、鲜活、有效的信息;第三是可为媒体开拓进一步发展的生存空间,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失去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也就失去了得以存活发展的沃土。
新闻舆论监督必须严守“利益底线”,切实践行高度纯洁的新闻伦理。新闻伦理包括了在事实层面的“真假”“选择”等主观分辨与规避、在利益层面的“有偿”“敲诈”等采编动机与行动、在效果层面的“轰动”“博眼球”等成就感获取与扩散,等等。根据实践观察,新闻伦理实际上体现了新闻操守的职业底线,很多时候,它有非常明确的判断标准,比如真与假、有偿情况的闻与不闻、坚守正义与放弃良知等。当然,一般情况下,这其中有很严格的法治界限,“纸馅包子”等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坚守舆论监督“利益底线”,至少要求做到杜绝“有偿新闻”,不因经营利益而搞舆论领域的“权力寻租”,特别是要警惕以媒体影响力要挟企业、基层政府部门等敲诈勒索行为;杜绝“低俗新闻”,不因追求新闻轰动效应而对信息进行娱乐化、明星化、惊悚化、猎奇化、审丑化处理。在舆论监督中,不能放弃新闻伦理去追求发行量、收听(视)率、点击率。
总之,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各方利益的关系,不能“以身试法”,去破坏良好媒体生态。舆论导向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所谓“成风化人”,很大程度上正是需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职责,形成良好的舆论声势,维护良知、正义、法治,形成良善之风气,感化奋斗之民心,凝聚改革之伟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当代贵州杂志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