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8-09-05
评奖获奖
克莱德沃伦公园荣获世界风景园林奖
近日,克莱德沃伦公园(Klyde Warren Park)获得了2018年度世界风景园林奖(WLA)中的大型建成类项目奖(Large Project Award)。该公园位于达拉斯市中心,横跨于一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之上,公园的修建打破了商业区与住宅区之间的屏障,受到了社区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成为达拉斯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自2012年开放以来,公园每年接待超过100万名游客,并获得了众多奖项。
公园四周线性排列的红橡树将场地与繁忙嘈杂的城市道路分割开来,同时一条绿树成荫的长廊串联起公园内的诸多景点与服务设施。公园内共设置了13个遮荫场地、座椅等设施完备的空间,包括儿童公园、阅览室和游戏区、可容纳5000人的大草坪、占地6000平方英尺(约557 m2)的餐厅、互动喷泉广场、狗公园、半英里(约0.8 km)长的步行景观道,以及可常年使用的表演亭等,公园的运营、维护和策划完全由达拉斯社区领导人组成的私人非盈利基金会负责。
公园的建成对社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儿童公园、狗公园、阅览室等活动场地及其内部设施吸引了多样化的活动人群。每天都有丰富的活动在此举行,如家庭亲子活动、健身课程、教育项目和音乐表演等。
(王子尧/编译)
伦敦老街“标志性门户”获奖概念公布
“标志性门户”概念设计竞赛由伊斯灵顿理事会(Islington Council)与伦敦市长、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和哈克尼委员会(Hackney Council)共同举办。竞赛要求设计师为伦敦东部的硅谷环岛(Silicon Roundabout)进行“标志性门户”概念设计,描绘在2019年环岛拆除之后街道的样子。获奖概念从包括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AHMM事务所、Es Devlin事务所在内的39个设计团队中选出。
达尔集团(Dar Group)、EPR建筑师事务所、伦敦Gpad事务所(Gpad London)和尼古拉斯·黑尔建筑事务所(Nicholas Hare Architects)最终在此次竞赛中脱颖而出。伦敦Gpad事务所建议创建一个数字花园,其中将包括一片“能发电的森林”,而尼古拉斯·黑尔建筑事务所希望创建一个能够体现该地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理想的公园。EPR建筑师事务所和达尔集团从环岛的形式中吸取灵感,他们的设想都是在公共空间上方设置一个圆形的数字显示板。据组织者介绍,获奖概念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同时还充分考虑到步行者和骑行者的感受,创造了更具有包容性的空间。
此次竞赛是伦敦老街改造计划的一部分,这4个概念方案将为未来老街环岛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参考。这座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环岛将被完全拆除,重新引入双向交通系统,形成一个新的公共空间。
(杨宇翀/编译)
规划设计
西维塔斯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的维扎塔市明尼通卡湖改造项目推进中
西维塔斯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Civitas)已获得市议会的批准,以推进其对明尼苏达州维扎塔市(Wayzata,Minnesota)的明尼通卡湖(Lake Minnetonka)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该项目旨在为居民的日常使用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区域,以提高城市的特色及与湖区的连通性。
规划区域位于明尼通卡湖北部边缘,从1902年的工头房延伸到历史悠久的车站公园。100年以来,居民第一次能够沿着过去被铁路阻断的市中心海岸线漫步。该项目将恢复和提高整个湖边的生态;重新设计滨湖大道,增加自行车道并拓宽人行道,以改善自行车和步行体验;可全年使用的广场将取代前市政停车场,广场适用于大型节日庆典、小型夏季市场,以及扫帚球、冰壶等许多冬季活动。设计包括一个开放而连续的曲折木板环道,通过一系列多样的连通空间吸引使用者,丰富通往明尼通卡湖的路径,增加自然体验感和社交互动性。在海岸线东侧的生态公园,设计师设置了一个水下珊瑚礁,以减轻波浪的破坏作用,并恢复历史悠久的海滨沼泽。工头房屋将被修复改造为社区教育中心。在海岸线西侧,车站公园及其周围扩建的梯田、花园、遮荫场地及洗手间等必要设施将成为环湖游线的景观节点。
湖滨大道及其广场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
(遆羽欣/编译)
热点事件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获国际评估专家组高度赞誉
2018年5月21日—23日,来自7个国家的9名国际知名院校院长、行业协会负责人、设计大师等组成国际评估委员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开展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国际评估工作,在为期3天的评估过程中,国际评估委员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和学生先后进行了20余次的座谈,参观了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教学成果展,对风景园林学教学环境和设施、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产教融合平台进行了考察,观摩了园林学院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习课程、研究生课程、留学生课程在内的5大类近20门经典课程教学,并参加了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学术研讨会。
本次参与评估的学科范围包含整个风景园林学学科(以风景园林学为主体,部分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旅游管理等学科),涉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授权点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两个类型。评估内容包括:办学目标、办学背景、办学思想、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经费支持。
国际评估委员会认为,当前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已达到国际高水平地位,享有国际盛誉并产生了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在中国具有强有力的领导地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景园林教学科研机构,是世界上唯一以风景园林为核心,引领建筑、城市规划、区域规划、观赏园艺、旅游规划及管理的学院。
本次国际评估委员会的组长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主席、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凯瑟琳·摩尔(Kathryn Moore)担任,成员有:美国马塞诸塞州大学杰克·埃亨教授(Jack Ahern),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斯蒂格·安德森教授(Stig L. Andersson),德国卡塞尔大学迪德里克·布伦斯教授(Diedrich Bruns),美国哈佛大学尼尔·柯克伍德教授(Niall Kirkwood),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埃卡特·兰格教授(Eckart Lange),葡萄牙里斯本大学路易斯·里贝罗教授(Luis Ribeiro),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阿兰·塔特教授(Alan Tate),日本东京大学横張真教授(Makoto Yokohari)。
北京林业大学高度重视此次国际评估,校党委书记王洪元在评估欢迎会上表示,本次国际评估在北林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史上也属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非常重视评估委员会对学科发展提出的评价和建议,并将应用在未来风景园林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彰显自身特色、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取得进步。此外,作为中国著名的生态环境教育高等学府和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领头羊,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引领和带动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人才培养、研究实践和整体行业发展,希望能够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世界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共促共荣。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在24日的发布会上阐述了本次评估的3个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的目标是把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顶尖学科,在立足中国风景园林传统优势基础上,面向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协同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等学科及湿地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等学科方向,构建和谐宜居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人居环境。通过此次评估,一是以国际标准检验学科综合实力,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学科;二是希望通过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推动风景园林行业的整体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举行业之力共建美丽中国;三是希望弘扬中国风景园林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并与国际同行充分交流互鉴,增加国际认同。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在发布会上介绍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首位;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再次以A+成绩领跑全国;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园林学院希望通过国际评估方式对学科整体实力水平进行客观的测评,并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巩固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地位,提升学科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视野,使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举行国际评估报告会
举行国际评估反馈会
举行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成果展
观摩部分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采编、摄影)
热点事件
2018清华同衡学术周成功举行:空间·空间·空间
2018年5月21日上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学术周以“空间·空间·空间”为主题,齐聚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直面十九大和机构改革提出的新问题、新需求,共同回归行业的初心和本源——对空间的研究和营造。希望通过对空间的再度认识与思考,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造更加符合人民需要的城乡空间。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主持开幕式及首日论坛。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聂风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开幕式之后的巅峰讲坛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倪峰,ofo小黄车政府事务总监王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4位城乡规划行业及跨界大咖,以“空间·空间·空间”为主线,立足新时代,畅谈对行业未来的认识和构想,对“空间”的研究和利用。
21日下午举行的自由论坛,则分别围绕“规划融合”和“空间再生产”两大话题,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和自由对话,共同探讨规划发展新趋势、辨别发展新方向。
本届学术周持续6天,5月22—26日共举行14场专题分论坛。
(王一兰/采编 武振清/摄影)
当代知名景观设计代表人物李建伟新书《情景·心境》正式发布
2018年5月25日下午,当代知名景观设计代表人物、东方园林首席设计师李建伟的新书《情景·心境——对当代风景设计的思考》正式发布。发布会暨李建伟个人手绘、摄影艺术展在东方园林大厦花房举行。
李建伟先生曾经的教书育人的经历及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使得新书发布会气氛热烈而亲切。李先生数十年的设计实践浸润了他的自然和人文关怀,如湖北襄阳月亮湾湿地公园,这个场地的形成是汉江千百万年冲刷的历史痕迹,于是产生了“流水的痕迹”的概念,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并彰显了“一切为了生活”的理念。
《情景·心境》记录了李建伟先生近些年的设计感受与经验,通过实践总结,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的意义等多个角度解读风景的深刻内在。李建伟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些新的思想启迪与引领,在未来的实践中确立属于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让每一个设计都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有益于城市及人的户外生活需要。
李建伟指出,风景是我们的生活空间,也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他主张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做到人工结构与自然结构的平衡,以景观设计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水利、交通、建筑等各项规划设计。他的每一个作品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将生态与艺术设计完美地结合,同时兼顾社会要素、生活功能与文化内涵,并把这些因素经过艺术的奇妙构想转化为令人惊叹的生活空间,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他特有的艺术敏感度以及对本土文化与自然资源的尊重充分流露于他的作品之中,体现着对享用景观的人们生活质量的关切。
(曹娟/采编)
AECOM以拼图为喻,分享跨专业整合的城市建设思维
2018年5月26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AECOM联合举办的《拼图城市 AECOM重新定义亚洲新城新区》中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该书旨在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各相关部门、企业、专业人士和民众共同分享探讨AECOM参与亚洲多个城市新城区建设的实践案例,见证该公司对理想城市设计与规划的热情,以及应对城市根本挑战的探索创新之举。
全球最大的200个发展中城市有一半位于亚洲,持续的城市化带来诸多复杂的难题,AECOM将各种挑战比喻为相互关联的拼图。为塑造理想的生活品质与发展环境,我们必须一片片地拼对。
本书展现了AECOM在亚洲各地所创造的崭新的城市环境,从香港新城新区到东京的城市更新,再到宁波新城的城市设计和苏州、济宁等多个滨湖城市的生态景观重塑,以及关乎印度未来发展的工业走廊等,不一而足。
活动当日,还邀请了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安永等数位业界和学术界专家,以及100多名专业人士和高校学生代表,并就中国理想城市设计与规划这一议题展开了探讨。几位专家都指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是生活的质量,因此对城市未来远景建立一个准确的思考尤为关键。AECOM在参与亚洲各地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基础上编写了本书,对于城市规划者和运营者以人为本、带领业界及普通民众共同打造城市未来具有非常积极的参考意义。
(刘昱霏/采编)
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2017年“计成奖”一等奖: 新疆乌苏九莲泉公园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新疆乌苏市新区核心地块,东靠文明路、南临S115省道、西沿西湖路、北依景秀路,呈条带状分布。公园南北跨度1.6km,东西跨度80—500m,被6条规划城市道路分割,成为独立的6块绿地。建设规模38.90hm2,其中水体面积约16.43hm2,建筑占地面积约2150m2。
项目创新点
利用天山雪融水作为公园景观水资源,利用场地南北高差通过沉淀、水生植物的净化、人工曝氧等措施化解当地水源紧缺与景观大量用水之间的矛盾。
有效选择适合场地实际情况的防水、防渗技术,解决当地大面积水景湖底防渗及抗冻胀等问题。
筛选适宜当地生长的野花地被资源,解决高盐碱地植物贫乏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公园的景观色彩。
利用大面积水域,打造宽度250m的主题激光音乐喷泉及水幕电影,满足乌苏当地市民夜间游园观赏的需要。
1)变废为宝,通过弃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功化解当地景观用水矛盾。
本项目占地约38.9hm2,其中水面面积约占到50%,水面南北跨度达1.7km,充沛的水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与业主及当地专家多次踏勘现场后,有些专家提出了用自来水及地下水作为水源的想法,但在水资源匮乏的新疆这无疑会造成大量自然资源浪费而被业主驳回。经过与专家充分沟通后,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变废为宝设想,即选用一条荒废的天山雪融水作为主要水源,这条雪融水源由于含有大量泥沙及杂质,无法直接作为农业灌溉用水而成为弃水。设计通过在公园外建立沉淀池,在初步沉淀后将雪水将引入公园内,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人工喷泉的曝氧和人工控制水流速度和方向等技术,将浑浊的雪水逐步净化为洁净的景观用水。公园的水面成为一片天然净化池和蓄水池,浑浊的雪水在通过了一道道净化后除了能满足公园日常水景的需要,还能汇入下游农用灌溉渠内,为农业灌溉提供一条绿色、干净的水源。成功化解了当地灌溉水源紧缺与景观大量用水之间的矛盾。
2)通过防渗材料的谨慎选择,驳岸结构的创新做法解决水景防水保水难题。
总平面图
在景观建设相对滞后的新疆,水景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在渗水能力极强的戈壁滩上造水景更是难上加难。首先,防渗设计必须保证池底滴水不漏;其次,防渗膜和钢筋混凝土护岸要抵御当地冬季与夏季近70℃的温差;此外,防渗膜的选型及驳岸结构的做法还需要考虑总体造价有限、当地施工工艺落后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了能保证设计进度,我方带领的设计团队日以继夜的工作,将重点放在了防渗膜的选型和驳岸刚性混凝土结构与柔性防渗膜搭界的技术难题上。通过多专业的协调配合,在经历了8轮的施工图调整后,最终确定了一个既经济适用又方便施工的驳岸结构做法及搭接方式,填补了新疆在大型景观水体工程驳岸设计上的空白,得到了当地专家的认可。
3)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构建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
由于当地土壤含盐量非常高,且灌木地被的苗木资源稀缺,为了保证公园黄土不外露,丰富公园林下空间,设计团队大胆选择当地耐盐碱、花期长、花色丰富的野花地被作为林下地被大面积种植,成功保证春夏秋三季公园能处处有花、色彩斑斓的景观效果。
4)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打造主题喷泉,吸引市民游览。
考虑到新疆当地夏、秋季节百姓夜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公园在主节点处设计了近10000m2的广场铺地,以满足当地百姓广场舞和夏季夜间游园的需要。同时利用大面积水域,打造横向宽度达250m的特大主题激光音乐喷泉及水幕电影,丰富了公园夜间游赏的活动内容。公园对外开放后,乌苏市近一半的市民来到公园,观赏主题喷泉,成为该市的一大热点。
项目地址:新疆乌苏市新区
项目规模:38.90hm2
建成时间:2015年8月30日
建设规模:38.90hm2
设计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夜晚的滨水游步道天山下的水景
自然亲水的岸线层层跌落的水景
自然多彩的水岸植物绚烂的野花地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