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倾力打造诚信郑州
2018-09-05郑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跃华
郑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跃华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信用体系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迈出坚实而稳健的步伐。
郑州市历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郑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大胆创新,信用建设不断加速。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将郑州市列为第二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7年7月,郑州市被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授予“全国城市信用工作创新奖”;2018年6月,郑州市被第二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授予“守信激励创新奖”。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抓规划 夯机制从全局和长远高度谋划信用建设
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时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多次听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并召开社会信用建设推进大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安排。
2003年,郑州市成立了以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郑州市社会信用服务中心。2016年,专门成立了郑州市创建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十余年来不断地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郑州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组织机构建立、信用法规制定、规范标准设定、信用数据库建设、信用系统研发、信用服务市场培育、政务信息公开、商务诚信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格局。
相继出台了《郑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 年)》《郑州市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络员、考核办法、信用信息共享、“红黑榜”发布、联合奖惩等机制,不仅对建设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和长远战略意义,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政策体系,标志着郑州市迈入信用法制化轨道。
建载体 搭平台着力整合共享各类信用信息
2003年,建成了郑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是河南省第一个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2010年,“郑州市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初步建成;2016年,平台完成了(二期)升级改造,主要包括“信用郑州”网站、信用信息共享、整合、查询、异议处理、市场服务机构公示和办公系统7个功能模块。该系统实现了数据处理的流程化,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畅通了市本级与县(市、区)的信息共享渠道,实现了实时向“信用河南”网站和“信用中国”网站推送信息的功能,使信息共享的便捷性得到大幅提高。同时,创新举办信用大讲堂,并开通了“信用郑州”微信公众号、“信用郑州”APP 客户端,大力宣传诚信典型,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
此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成效明显。郑州市积极组织协调政府各部门做好各类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大力支持各行业各领域主管部门做好企业和法人,以及律师类、公证类、仲裁类等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并建立了信用档案,各类信用信息分为ABCD四个等级供社会查询,对政府机关基本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截至目前,郑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与53个市直部门及12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实现互联互通,归集信息总量2.3亿条;其中,“双公示”信息35.6万条,红黑名单6万余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87万余条,均全量推送至国家和省级信用平台。
重联动 抓落实联合实施激励诚信和惩戒失信
2016年7月,郑州市信用办牵头成立了郑州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并依据国家各部委发布的合作备忘录,结合行政管理权限,创新梳理了《郑州市守信联合激励清单》和《郑州市失信联合惩戒清单》。在“信用郑州”网站设立了联合奖惩专栏,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失信惩戒及守信激励名单信息,并按照有关规定动态更新。依法向社会提供各类社会信用主体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形成了“以查询促使用、以使用促奖惩、以奖惩促建设”的新格局。推行了诚信黑红名单发布制度,坚持每年定期在郑州日报、新媒体发布“红黑榜”信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登封市在全国率先给失信被执行人定制“专属手机彩铃”,较好的督促了失信人员履行法定义务的效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推产品 强监管多措并举推进各领域诚信建设
信用产品应用范围广泛,信用市场初见规模。郑州市在2008年就出台了《郑州市政府采购中使用企业信用报告实施意见》),率先在中部地区政府采购领域使用信用产品。2016年11月,郑州市信用办研究制定了《郑州市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产品实施办法》,明确了在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等领域,率先在市交通委、市住房保障局等14个部门先行先试使用信用产品,2017年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2016年至今,共由市场信用服务机构出具并在市信用中心备案的企业信用评价报告近700份,政府行政事项中普遍使用信用核查。连续10年在政府采购领域使用企业信用报告,完成了35家信用服务机构备案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郑州特色的信用服务市场。
与此同时,郑州市信用工作领导小组抓住政务诚信这个关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领和带动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失信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失信政府实现了全部清零;狠抓信用监管机制的建立,郑州市安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环保局、市卫计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建委等单位都围绕本行业本领域,出台了相应的信用监管制度机制,开展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营商环境有效改善;狠抓社会诚信的提升,加强重点人群信用信息管理;注重加强市场领域、经济活动领域、金融领域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信用监管;全面推行“阳光执法”,狠抓司法公信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信用建设的提升。
拓应用 促创新探索构建“信易+”守信激励场景
郑州市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各类信用信息,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领域大型企业探索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场景。一是在(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探索实施了“信易批”,将信用信息纳入行政审批以及事中事后管理体系;截止2018年4月,已经对2000余家企业实施了容缺受理,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组织协调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行、巩义农商行、建设银行郑州科技支行探索实施了“信易贷”,以个人信用分和企业商户信用评级制度为基础,探索实施各种信用贷款,三是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探索实施了“信易行”,建立了开放共享的停车基础数据库,联合阿里巴巴对用户信用评级,推动实现芝麻积分高的用户优先停车、优先使用充电桩等实现停车场的智能管理。四是郑州金水科教园区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跨境园区全力推动“信易租”模式,设立入园企业法人诚信备案机制,为信用良好的公司和创业团队提供1年~3年的办公空间免费入驻,无偿的科技咨询服务和免费的公共服务平台等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和租赁服务。五是全市卫生系统、税务系统、房地产管理、城市管理和环保部门都围绕本行业本领域,出台了相应的信用监管制度机制,探索实施了“信易监督”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监督检查对象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按企业诚信等级实施分类监督管理。
守规章 重共享积极开展信用修复机制研究
郑州市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中国”网站和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文件和河南省领导的批示,依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失信企业履行处罚决定后,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信用修复证明,并提交至郑州市信息中心。郑州市信息中心接到企业信用修复申请后,在信用平台上上传信用修复证明,发起信用修复,并同步至国家和河南省信用平台进行修复。一年多来,郑州市完成企业信用修复近百例,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共努力 抓创建助力诚信郑州建设踏上新台阶
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创建工作。
一是依据国家、河南省有关政策,结合郑州实际,不断细化完善各类信用政策法规,并确保执行到位。
二是做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积极探索实施信用惠民工程,实行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失信主体通过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和改善自身信用。
三是研究探索公民个人信用积分制度,研究制定郑州市个人信用积分框架体系,以公安人口信息为数据基础,以及各行业评优评先、行政处罚和《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所规定的各项奖惩内容为加减分依据,增加守信市民应用场景。
四是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信用产品运用范围,广泛开展与商业机构、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信用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五是加强信用建设工作的创新研究,以“信易+”为抓手,推进大数据企业和信用体系建设融合发展,积极开展行业、乡镇(街道)试点创建活动,努力探索具有郑州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成果。
六是加大对信用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诚信社会氛围。
(本栏目图片由郑州市发改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