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料养殖鲤鱼效益对比实验
2018-09-05韩九皋
韩九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已不能满足人民对水产品质量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河北省深州市赤子爱胜蚓养殖试验场,进行了蚯蚓综合养殖高效利用及其与配合饲料对鲤鱼生长速度及养殖效益的对比试验。
1.材料方法
1.1 试验场地
本次试验从2015年4月10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设置了1、2号两个池塘,面积分别为1.5亩、3亩,池塘外形呈近正方形,池底淤泥厚约20cm,放鱼前1周,两个池塘分别用120kg、240kg生石灰消毒;进排水方便,水源为自备井水,注水深1.2m;2号塘放苗前施发酵牛粪800kg左右肥水一周,且设增氧机1台,中央设一饲料投喂台。
1.2 放养情况
两种试验池塘下的鱼种放养情况见表1。
1.3 饲料
1号池塘整个养殖过程一直采用牛粪养殖蚯蚓生产中洗涤流失的蚯蚓饲喂;2号池塘采用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1.4 日常管理
1.4.1 投饵 投喂量日间统计,每天投饵4次,坚持“四定”的投饵原则。
1.4.2 水质调控 5月初水温较低,池水保持在1.2m左右,以利池水升温。随着水温的升高和鱼体的长大,每隔10~15d加注新水1次,到6月中旬达到1.5~1.8m,以后视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在试验过程中,1号塘换水3次,2号塘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3。当水温升到22℃以上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晴天每天中午开机2h。1号塘由于没设增氧机,在养殖后期晚上常出现大面积浮头,但没有出现集中死亡现象。
1.5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养前清塘消毒、鱼苗用盐水浸浴消毒、饲料保证新鲜无霉的同时,在养殖过程中,1、2号塘定期用漂白粉1g/m3或三氯制剂0.3g/m3交替消毒池水,平均每15d消毒1次,6-9月份每月投喂药饵3d。
2.试验结果
2.1 养殖产量
经过近9个月的养殖,12月中旬干塘卖鱼,养殖产量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养殖方式1的亩产量1538.7kg,少于养殖方式2的1777.7kg;方式1的鲤鱼、花鲢、白鲢亩产量1402kg、68kg、68.7kg,同样少于方式2的1631 kg、74.3kg、72.3kg。
2.2 经济效益
2种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3。价格(批发)池塘1:鲤鱼12元/kg,花鲢8元/kg,白鲢12元/kg;池塘2:饲料3500元/t,鲤鱼9元/kg,花鲢6.8元/kg,白鲢9元/kg。
2.3 个体增重及存活率
个体体重变化情况见表4,可见3种鱼类在池塘1、2养殖条件下增重和增重率没有明显区别;苗种长成收获情况即成活率见表5,鲤鱼在1、2池塘存活率差别不明显,花鲢和白鲢差别较为显著,二者呈负相关。
3.讨论
表1 鱼种苗放养情况
表2 产量收获情况
表3 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元)
表4 养殖种类个体重量变化(kg)
表5 养殖种类存活情况
两个池塘基本条件相似,饲料和增氧条件不同,虽然池塘1的单产量少于池塘2,但是,由于消费者更喜爱优质水产品,池塘1的鱼产品价格明显高于池塘2,结果是池塘1的单产利润是池塘2的1.425倍,饲料系数是0.67倍,差别极为明显。另外,池塘1投资少、资源消耗少,污染少、充分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更具有明显优势。利用本地牛粪养殖蚯蚓生产中的废弃蚯蚓,如果按量计值显示池塘1饲料投入高于池塘2,不计值则池塘1的总投入只有1940元,远低于池塘2的13200元。池塘2养殖污染是其扩大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而虽然养殖池塘1的效果明显好于池塘2,但由于蚯蚓生产规模受限,喂食鱼类的洗涤废弃蚯蚓量同样限制了池塘1养殖模式的扩大。两种模式各有所长,可以科学计划,因地制宜,提高养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