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现场
2018-09-05
把诗中的灯火一点点,点燃——悼念洛夫
孙晓娅
十年前,在洛夫先生八十寿辰暨诗歌创作六十周年之际,由我组织并主持,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洛夫诗歌创作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8日下午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第六会议室召开。那次与会的台湾诗人有方明,洛夫夫人陈琼芳;大陆诗人有屠岸、灰娃、树才、潇潇、李岱松,谯达摩,邰筐等,学者有沈奇、张洁宇、霍俊明、段从学等。
这是我第一次接近洛夫夫妇,洛老当时气色极佳,精力充沛,而且特别谦虚和平易,他用一贯平缓的口吻神情略有激动地对我说:这是大陆召开的第一场洛夫诗歌创作专题研讨会!洛老为了表示对我筹备此次研讨会的感激,专程写了两幅字赠予。
完全可以用意外的惊喜来形容我接下这两幅字的感受。可能洛老并不知道,我为能在大陆举办这样一场迟来的洛夫诗歌创作研讨会,陡增了无可言说的使命感。就历史意义而言,这次研讨会连通并开启了两岸诗学深入对话碰撞的契机;就个人而言,我对现代汉语诗歌“绝对现代,绝对中国”的美学确证源于洛夫,对修正的超现实主义的创想精深于洛夫,对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超拔时空的圆汇止于洛夫。
台湾老一辈著名诗人中,我接触过叶维廉、余光中,罗门、向明、郑愁予、张默等,印象中,叶维廉是理性的学者风范,余光中是温润的白玉,罗门是燃烧着的火炬,向明是睿智的儒者……而洛夫,既是一座山,巍峨旖旎,让我们高山仰止,又是延伸的海岸,离散天涯持续创新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有魂有品,古人称杜甫的诗“穷高妙之格,极豪迈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含藻丽之态”(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一引),可以说洛夫也堪对这一评价——无体不备,无法不具,法度谨严而“纵横变化,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胡震亨《唐音癸签》)。与此同时,洛夫的诗歌书写空间博大通融,真正做到了联通古今和中西,他既是一个可以自如穿行古诗造访李杜前辈的雅士,又是一个不断拿来翻新西方现代诗艺的勇士,所以我认为洛夫为华语诗坛所做最彰显的贡献是他开启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新质新境。此外,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洛夫是极具文化自信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雍容灵活,自在自足,诗书二者融通的境界在世界诗坛上无可企及!
2001年我写过洛夫的一篇评论《洛夫长诗〈漂木〉印象点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 6期),2016年,首师大诗歌中心与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合办《新诗潮》,我担任副主编,经由主编沈家庄教授的请求,洛老欣然泼墨题字——“新诗潮”,这三个字犹如他毕生诗歌的写照,有高度有时代感。去年,应演诵艺术家胡乐民的邀请,我为他与洛老合力之作《洛夫诗歌演诵集》做点评。这部诗集在当代诗坛上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胡乐民以演诵的方式诠释了洛夫的诗作,将有声语言艺术与当代诗歌艺术更立体生动地结合,创作出有生命力的回归真实情感的作品,便于读者更丰富深层地理解和感悟诗歌文本和创作主体的个体生命,是近年来诗歌发展中欣喜而有效的延伸性成果。去年暑假我应加拿大中华诗词协会之邀去温哥华举办学术讲座,原本和乐民兄相约在温哥华一同去拜见洛老,临行前得知,他因病返回台湾疗治。我也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再悲痛,洛老已去。但是,他的精神与作品却永恒地留给我们。他就是那位手持烛火,一点点,点燃诗歌的诗魔,那个“人在天涯之外,心在六合之内”的宇宙游客。如今,我们“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洛夫《烟之外》);此时,我仿佛看见这位华语诗坛的泰斗在天涯的端口正泼墨续写着另一个世界的禅与诗,愿洛老安宁,与诗永生!
2018年3月28日于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