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金融中心T3裙楼幕墙施工质量问题的技术处理方案
2018-09-04张悦
张悦
摘 要:本文对深圳前海华润金融中心T3裙楼幕墙设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描述了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所进行的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希望对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框架式幕墙 后补埋件 结构不符
1、工程概况
前海华润金融中心T3项目地处深圳中央商务区以西,建筑标高153.9米,总建筑面积319036.76平方米,地上建筑33层,裙楼有6层。本文主要是讨论T3裙楼部分幕墙工程设计及施工情况。
2、施工质量问题的技术处理方案
2.1 框架式幕墙立柱加工错误及处理方案
首层框架系统一榀幕墙是由一根标准立柱及一根中立柱构成,由于首层幕墙分格宽度为1250,首层层间幕墙宽度分格为2500,因此导致首层幕墙比层间幕墙多出中间一根立柱。由于中立柱在层间位置与层间铝板位置冲突,中立柱设计思路是将位于层间的部分立柱前端铣掉约25mm,为层间铝板的安装让开位置。
但是施工阶段,设计部在工地巡查时发现,现场人员将该位置理解成横梁通长,而将与横梁打相碰的立柱段铣掉。导致在原本属于双跨结构的立柱上,在靠近支座B的位置出现了较大的缺口。最严重的是,在靠近支座B的第二道横梁处的立柱缺口最大,此处的钢件尺寸被铣到仅剩27mm(原立柱尺寸为160mm)。
2.1.3 原设计方案支座竖剖 2.1.4 修改方案
查询计算书可知完整立柱B支座反力为:
由于立柱上段被铣掉,钢立柱截面变小,因此实际支座B处的立柱应力增大。计算可得,实际支座B处的立柱应力:
σmax=606.97(N/mm2)>215N/mm2(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做出方案调整,由于此类型的立柱已经有半数以上已加工完成并运抵施工項目工地,出于成本的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需要对已加工的中立柱进行补救。我们选择在缺口最大处处用钢板封堵,并在前端焊接尺寸为60X60X5的热浸镀锌钢方通,方案详图2.1.4。
尽管如此,按照原双跨简支梁的力学模型,支座B仍然弯矩最大,加固后的立柱仍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在选择加固立柱的同时,我们又改变支座的力学模型,即松开第一个支座C,并将支座B处的长条孔焊死,形成简支梁的力学模型。
计算可得:
弯矩最大处立柱应力:σmax=84.285(N/mm2)<215N/mm2,强度满足要求
缺口处补救后立柱应力:σmax=34.74(N/mm2)<215N/mm2,强度满足要求,方案可行。
2.2预埋件漏埋及处理方案
在T3裙楼幕墙工程中,裙楼预埋件施工日期较早,在进行裙楼幕墙施工时项目部发现部分埋件漏埋或者偏差。由于后补埋件的安装质量受现场施工条件和人员的影响非常大,不容易控制,又经常达不到设计指标,所以在施工中尽量不采用后补式埋件。我们在进行后补埋件的处理上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情况一:预埋件偏差及处理方案
对于预埋件位置偏差的问题。某处预埋件高度方向上现场实测距离混凝土结构完成面仅有70mm,易造成混凝土劈裂破坏,但位移偏差不是很大,可以利用原来的预埋件。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方案如下:
加大埋板尺寸,将原尺寸350X150X10的钢板尺寸变更为350X200X12,钢板位置下移40mm;在原有两个T型螺栓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M16化学锚拴;将槽式埋件与主体结构的钢连接件尺寸由原来的L160X80X8变更为L150X50X8,详图2.2.2。
2.2.1 变更前埋件位置 2.2.2 变更后埋板位置
情况二:漏埋等情况及处理方案
本项目裙楼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及以上,满足后补埋件安装要求。因此对于预埋件漏埋的情况,我们选择增加后补埋件,并要求后补埋件需满足计算要求。
3、结语
T3裙楼幕墙工程实际施工中遇到的这些与技术相关的问题,是幕墙施工比较常见的问题,但每一个幕墙工程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又不完全一样,我们必须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在前期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到位,同时还要加强与建筑,与结构等各方设计人员的交流,尽量把由于其他各方出现的改动而造成幕墙变动的掌握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后期因为类似问题对工程造成更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深圳中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