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2018-09-04黄春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小儿

黄春燕

【摘要】目的 探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72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6例。全部患儿均经常规检查,对参照组患儿行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行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分析7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咳喘好转时间、肺啰湿音消失时间、肺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97.22%(35/36)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75.00%(27/36)相比较,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的肺啰湿音消失时间、肺喘鸣音消失时间、咳喘好转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于参照组均较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将恢复健康时间缩短,获得显著临床疗效。

【关键词】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肺部症状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1..02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一般临床症状会表现为发热、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呼吸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完全,使患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而言,需先了解患儿的感染类型,选择适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1]。现今常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其化痰效果较优。现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作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2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6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0∶16,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3岁,平均年龄为(1.53±0.57)岁,最短病程为3天,最长病程为9天,平均病程为(7.21±1.32)天;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8∶18,最小年龄为2个月,最大年龄为4岁,平均年龄为(1.72±0.87)岁,最短病程为2天,最长病程为8天,平均病程为(6.98±1.28)天。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基本数据行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全部患儿均满足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全部患儿均不伴有其他疾病;不存在气胸、心力衰竭的情况;全部患儿和家长均对本组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伴有精神障碍的患儿;伴有严重器官疾病的患儿;对本组研究使用的药物存在禁忌的患儿。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行常规检查,主要有电解质、胸部X线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并实施痰培养。对参照组行基础治疗,主要有:①综合治疗:保证患儿病房内空气流通且清新,对患儿进行喂养,使患儿摄入较多的热量。②对患儿行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治疗,防止患儿发生感染。③需维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情况,并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如患儿呼吸较困难,需予以平喘和吸氧治疗,对液体的输入速度和输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患儿的电解质失衡情况进行纠正。对实验组患儿予以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046)治疗,治疗方式为静脉滴注,每天取0.2 mg/(kg·d)进行滴注,每天1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每天滴注2次,连续治疗7天。

1.3 判定指标

判定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咳喘好转时间、肺啰湿音消失时间、肺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分为3个标准,患儿气促、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且肺啰湿音和肺喘鸣音均消失,将其称之为治愈;患儿气促、咳嗽等症状发生变化,体温也基本恢复,且肺啰湿音和肺喘鸣音明显消失,将其称之为好转;患儿气促、咳嗽等症状、体温、肺啰湿音和肺喘鸣音均无明显改善,将其称之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计学分析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患儿的各临床指标

实验组咳喘好转时间、肺啰湿音消失时间和肺喘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患儿的住院时间

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03±1.48)天,参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9.03±2.25)天,组间数据行统计学检验(t=4.4557,P<0.05)。

2.3 分析患儿的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儿中,有1例治疗无效,临床疗效为97.22%;参照组患儿中,有9例治疗无效,临床疗效为75.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均属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微生物感染导致的。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支气管肺炎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肺啰湿音等。加之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肺泡数量明显较少,且不发生侧支通气,由于患儿纤毛运动功能较低,咳嗽反应也不是十分强烈,极易导致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使患儿脏器功能出现衰竭情况,进而对患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在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较为常见,此药物的溶解黏液作用较强,可使患儿痰液中的黏多糖纤维发生断裂,进而促进黏多糖分解,进而将患儿的痰液予以稀化,进而有效的抑制黏多糖的合成,使患儿痰液中的唾液酸含量减少,进而将痰黏度降低。且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还有助于下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进而使患儿发生恶心,达到祛痰效果,利于患儿体内痰液的排出,使患儿的呼吸道保持畅通[3]。经相关研究显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可使人体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情况予以增强,将患儿肺泡张力予以降低,进而将患儿的通气功能予以改善。经有关研究表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对炎症介质(如IL-2、IL-4、IL-13以及组织氨等)的释放起抑制作用,可使纤毛上皮再生,将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有助于修复气管受损上皮细胞,将病程缩短。盐酸溴己新其体内的代谢活性产物为奥凡克斯,其具有较佳的解痉作用,平喘效果较优,将气道中抗生素的浓度予以增加,进而提高抗生素效果[4]。

盐酸溴己新在气管和支气管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将痰黏度予以溶解,将痰液中粘多样纤维予以释放,并对糖蛋白与杯状细胞和粘液腺体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盐酸溴己新可使胃粘膜的反射性增强,进而使呼吸道腺体分泌浆液量增加,使呼吸道分泌恢复正常。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可使浆液增厚,并覆盖在受损的呼吸道黏膜上,降低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刺激,将治疗效果提高。盐酸溴己新属于一种新型粘液调节剂,有助于纤毛运动、稀释呼吸道痰液以及使抗生素的药效显著提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97.22%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7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可降低患儿体内的炎性指标,抑制炎性指标释放,有助于痰液排出,使呼吸道处于畅通。实验组患儿肺啰湿音消失时间、肺喘鸣音消失时间、咳喘好转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于参照组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可降低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的气管壁细胞,抑制患儿支气管痉挛情况发生,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其安全性较高。本组研究结果与舒航文献中显示的结果相似,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综上所述,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患儿的咳嗽、肺部症状均明显好转,未发生不良反应。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药效持久且温和,用药剂量较少,在体内存留时间较短等优点。现今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被广泛应用在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舒 航.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0):34-36.

[2] 白乐平.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75-76.

[3] 吴丽君.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7):682-683.

[4] 戴迭宗,李烈坚.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56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2):252-253.

本文編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小儿
小儿腹泻不要慌,中医贴敷来相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小儿推拿退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