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2018-09-04李延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李延波

【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更短(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5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更高(P<0.05)。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情況,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65岁,平均为50.5±4.5岁,病程1~10年,平均为5.0±3.5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0~65岁,平均为50.0±3.5岁,病程1~10年,平均为5.0±4.5年。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祛痰、酸碱平衡调节等等。

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调节模式为S/T模式,呼气压开始设定0~2 cm H2O,完全适应后,把EPAP调至3~5 cm H2O,一般吸气压低于0~2 cm H2O,促使呼吸频率低于25次/min,呼气潮量高达至少8 ml/kg。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的疗效标准,分级如下: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指标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更短(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与对照组(5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更高(P<0.05)。见表3。

3 讨 论

COPD的病因主要在于肺部感染、支气管感染,表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无创正压通气(NIPPV)逐渐在危重COPD呼吸衰竭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结合有创、无创通气治疗的优点,并有效地克服二者的缺点。本研究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有效地降低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通气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献连,高兴华,梁世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0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2):260.

[2] 郑天勇,蒋龙元,陈玉成.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中的疗效[J].岭南.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NIPPV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脏负荷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