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卫城,为一座城留一家书店
2018-09-04郑瑜张北
郑瑜 张北
他们用纸做砖,以墨为瓦,“著书以卫城”,将北京历朝历代的繁华衰落,尽道其中。
地道的京味儿藏在北京城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胡同里。西城区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胡同,有着“北京胡同之根”的美誉,因胡同东口一座八角九重檐的青砖古塔而得名。民国时期这一带曾住过不少文化名人,鲁迅和张恨水就是其中代表。而砖塔名为万松老人塔,是元代名相耶律楚材之师、高僧万松行秀的葬骨塔。此后几度沧桑,荒草漫过塔顶,砖塔相继与酒馆、肉铺为邻。从1986年开始,西城区政府投巨资对其进行加固修缮,同时清除了遮挡塔身多年的违章建筑物,砖塔重现玲珑别致的身影,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2014年,西城区文委以利用文物来保护文物的理念,将砖塔小院开辟为“北京砖读空间”,由民营机构正阳书局负责运营,4月2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寸土寸金的北京,从此多了一方书香之地。
北京有3400多家实体书店,但专营老北京历史文献书籍的书店,只有正阳一家。如果你想感受老北京的风韵,来这儿准没错。
砖读诞生
初夏的一天,前往砖读拜访正阳书局的掌柜崔勇。古塔清风,书香琴韵,一对“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的老门板被放置在塔前正对院门的位置,格外引人注目。在绿荫掩映的小院里,“地主”网红猫“砖砖”正慵懒地踱着脚步,和风送来草木和泥土的清香。虽不时有读者进进出出,却无人忍心惊醒这里的宁静。此时,脑海间不由浮现出鲁迅先生的诗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小院共350平方米,院内天棚、鱼缸、石榴树等一应俱全。5个房间经过精心布置后被划分为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京味书房几个区域,院内及屋中各处还点缀着崔勇四处收罗来的老北京物件儿和兔儿爷等传统手工艺品。当初,正是因为这样的京味儿设计方案与西城区文委的设想高度契合,正陽书局有幸在多家书店中脱颖而出,入驻砖塔小院。
据崔勇介绍,砖读是全国第一家特色新型阅读空间,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政府免去房租,打破了传统实体书店和公共图书馆运营的固有模式,读者既可买书也可借书。正阳书局的年头更长,从2009年4月1日成立至今,已逾九载。其实,开书店前,崔勇可是个“打小不爱看书的主儿”。这位80后地道“老北京”,家族七代住在大栅栏,高祖父是清代翰林。自从搬离胡同后,崔勇忽然感到怅然若失,看着街巷的一砖一瓦竟如此难以割舍,他这才发现自己对于家族、对于胡同、对于老街的历史近乎空白。为了寻根,他翻看了很多文献史料,开始了一段狂热的淘书岁月,渐渐对老北京传统文化生发出一种近乎执拗的热爱。2009年正值实体书店步履艰难的时期,他瞒着家人辞掉外企工作,在大栅栏廊房二条76号创立了正阳书局,书店周围的街坊则说,“这么好的地段不搞餐饮不卖土特产,却开一破书店实在是可惜”。
殊不知,这家从不卖一本畅销书的旧书店,不但安放了崔勇的乡愁,还帮助更多的人找回了北京城的历史。正阳门乃京城九门之首,是老北京地标建筑,书局取名“正阳”,以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为动力,表达了主人传承京味儿文化的心愿。
北京记忆
“和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相比,北京最大的特色是有完整的地方志和史料记载”,据崔勇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城市记忆文献遗产非常重视,“创办书局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阅读来传播和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去过砖读的读者可能会留意到,书店柜台后面放有一块“中华兴”的老匾,表露了主人“振兴传统民族文化,存我文献,传我京韵”的心迹。
从古旧书籍、期刊到单据、文契、票证、金石拓片、老地图老照片,从老门板、老桌椅到老窗棂、门墩儿、城砖、胡同门牌等老物件,崔勇把自己比作城市猎人,寻旧巷访故家,断编陈字中寻找着一座老城。如今,砖读空间已成为京城爱书人读书、借书、淘书的大本营,目前藏书有6万多册。其中,有被誉为“北京最早的百科全书”的康熙二十七年刻板《日下旧闻》。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与北京文化相关的讲座和展览。
如今,高颜值书店越来越多,而促进城市精神向上生长的书店灵魂却日益萎缩。这让我们不禁开始重新思考书店与人、书店与城的关系。崔勇发现,这四年来小院里有两类人明显增多了。一种人是拎着菜篮子来的,这是附近的老街坊,来正阳书局是他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买书借书就像买菜一样平常;另一种人则是拎着旅行箱来的,大多是因公因学短期来京的外地人,正阳书局成为了他们的“打卡圣地”。“作为一家实体书店,我们始终思考的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书店?北京的老百姓,需要看什么样的书?现在实体书店存在很多乱象,书店越开越大,装修越来越豪华,过度商业化,过度迎合市场。独立书店,是需要有独立的精神。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引领行业的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驱动力引领城市的发展。”
砖读与读者之间的连接,或许是一家城市书店理想的样子:2018年5月12日,一位老街坊带着几位刚在电车上认识的外国朋友,到书店挨屋转了一遍;5月16日,来看《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展的井大爷和洪大爷,和崔勇在树荫下海聊两个多小时,回忆儿时的北京城;5月20日,周作人先生的孙女周美瑜专程送来家中藏书6大捆157册……据介绍,开业至今,砖读的办卡读者已经突破7000人。院里一天平均接待读者上千人,周末日均不少于1500人。
好的书店应该各有千秋,但它一定是一家能安顿人心、充满人情味的书店。
以书卫城
在老北京的记忆里,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一定会留给那些消逝的城墙和城门。
“一个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家庭、一个院落、一条条胡同街巷的历史组成的。”崔勇早已将视野从家族的历史投向了更为宏大的北京城的历史。近日,正阳书局独立策划的“正阳文库”系列丛书首批图书面世。文库出版方向设有“古籍活化、口述历史、美术作品、影像资料、史地民俗、京味儿文献”六大门类,书籍作者既有名家大师,亦有民间百姓,所有一切,皆为建立一套独属于北京的出版知识体系,为北京的地方文献再续新篇。而正阳书局及正阳文库的全新Logo,则取“著书以卫城”之意,用纸做砖,以墨为瓦,将北京历朝历代的繁华衰落,尽道其中。
瑞典汉学家喜仁龙先生访问中国时,考察过北京当时尚存的城墙和城门,于1924年著书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以精美绝伦的金属版印刷,全球限量发行800册。“正阳文库”根据此书原版完整重译,重磅推出《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序。书中不但有上百幅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珍贵照片,还有测绘图和工程勘察记录,是现在记录老北京城墙城门的最翔实可靠的文献。文津奖得主朱祖希的《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是文库的另一本力作。这位研究了一辈子北京城的老先生,积数十年研究成果,以中国历代都城演进轨迹作为背景,全面论述了北京的产生、变迁及其规划建设的特点。
据崔勇介绍,文库每年将划定5~10种选题,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资金来源,一部分是在运营书局过程中,因为政府免去了房租,节省了一部分日常开支,我们把这部分钱拿出来从事出版工作,回馈给社会。另外政府也提供了一部分资金资助。”
2015年11月19日,由于大栅栏廊房二条升级改造,正阳书局老号正式摘牌停业。“大规模连锁经营”或许不切实际,崔勇目前最大的心愿是把这件事做得更专做扎实,把诞生在大栅栏的正阳书局打造成新时期的北京老字号。“并不是说卖点咖啡,卖点畅销书,能维持很好的经济效益就行,我们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献的收集整理,投入到出版工作中。”
正阳书局成立九年之际,崔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北京有内城九门,正阳书局之名起于九门之首,若以正阳门为始,一年一城门,细细品味下来,到今天,我们也可算是完成了一次巡城。而后,九九归一,开启新一轮的征程。”为一座城留一家书店,有前辈提携、同侪策应、读者厚爱,在以书卫城的漫漫长路上,他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