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体会

2018-09-04古明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探索

古明丰

【摘 要】近年来,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生物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主要研究的是生命及其活动规律,因此,在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0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00-01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初中生物教学担负着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习惯,使学生正确的看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等重任。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1]。现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孕育生命的艰辛

生命的孕育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去感受生命孕育的不易,进而更加珍惜生命,正视生命的意义。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节时,课前运用多媒体播放“种子的萌发”全过程的动感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自然进入新课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点拨下,最后给出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自身条件——完好的种子;另一方面是环境条件——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学生通过视频对种子萌发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了解了生命的孕育过程。再如:在“生命的起源”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了解胎儿是如何从母体中摄取营养,产生的排泄物质是通过由母体排出体外的,特别是随着孕期的增加,胎儿逐渐变大,对母体其他脏器的挤压,给母体带来的诸多不便,以及各种妊娠反应,特别是分娩时的剧痛以及母亲所承受的各种危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以及孕育生命的艰辛[2]。

2 珍惜生命的可贵

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理解每种生物都和它的生存环境相适应,并在不断适应环境中得到生命的延续;通过对田野里的青蛙是绿色,而沙漠中的青蛙却是黄色的分析,使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更加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教师及时抓住时机,告诫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困难时,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决心,努力改变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寻找战胜困难的有效途径,同时要爱惜自己的生命。比如升入中学,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要学会适应,结交新的伙伴,尽快适应教师的讲课和同学的相处方式,向生物界的生物们学习,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分析,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使学生增强自信,正视自己的优势,进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3]。

3 珍爱生命的价值

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生物多样性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人类的作用。通过食物链就能看出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例如植物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蝗虫以水稻为食,而青蛙又控制着蝗虫的数量,维持着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更是举不胜举。我们吃的绝大多数食物都来源于动植物,如穿山甲、乌龟、灵芝、当归等动植物能为我们提供药材,孔雀、金丝猴、大熊猫、白鳍豚供我们观赏,狼毫是毛笔的主要原料,树木是建筑材料和造纸的原料,一些动物的毛皮可以做为服装和鞋子的原材料等等。启发学生懂得每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能肆意增多或减少,否则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进而使学生更加爱惜生物,珍爱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在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孕育生命的艰辛、珍惜生命的可贵、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几个方面对如何滲透生命教育进行了探讨,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正确的看待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自信,提高了抗挫折能力,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仕龙.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20).

[2]朱良春.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合[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8).

[3]苏华伟.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7(06).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