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运动损伤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8-09-04熊伟平杨晓妮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心理干预影响

熊伟平 杨晓妮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运动损伤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SCL-90评分在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运动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昂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负性情绪,减少焦虑与抑郁。

【关键词】心理干预;运动损伤者;负性情绪;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27-0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心理干预对运动损伤者负性情绪的影响,通过调查选取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90例运动损伤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且观察组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在临床上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详情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医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因运动而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编号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3.9±9.5)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4.2±9.9)岁。全部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具体治疗如下:

第一,认知治疗:采用放松训练法,来帮助患者减少因疾病所产生的焦虑情绪;重建认知结果,积极的鼓励患者将内心的焦虑与忧郁充分表达出来。护理人员需要充当好聆听者的角色,耐心的聆听与积极的沟通,过程中纠正患者消极的情绪与不合理的观念,帮助其培养内在健康的人格,强化自我控制的重要性[1];在专门表象训练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找回对于运动技能的自信,逐步恢复患者的身心状态。

第二,社会支持:患者自受伤后,在很大一段时间内心理会始终处于低潮期,为此患者家属、朋友需要给予绝对的关心[2],借助谈话和暗示等多种方式来对其心理进行适当的辅助治疗,通过对其心理状态的调节来树立康复的信心[2]。

第三,心理平衡训练:在多种方式的引导下合理诱导患者,确保全身的肌肉与神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放松,如语言暗示法:通过音乐疗法,来帮助患者恢复内心的平静,每天下午在患者治疗之后,进行音乐放松训练,可以播放催眠曲,如《马丁的花园》,指导患者逐渐放松心情,增强潜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四,合理的情绪宣泄:通过拳击类项目的适当设置[3],来引导患者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以此有助于负性情绪的有效降低。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放松技巧,以此有助于对过度情绪反应进行有效缓解。如腹式呼吸:口闭合的同时,用鼻进行缓慢的吸气,胸腔尽量保持不动,想象气体已经到达小腹且充分小腹,吸气后稍微停顿一下,然后缓慢的呼出气体,呼吸时保持平静和放松,每分钟的呼吸频率控制在8次以下,每天下午进行,每次15分钟。

1.3 观察指标

利用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和SCL-90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_±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SCL-90评分在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和表2。

3 讨论

基于普通群体不能充分的认知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的常识也比较缺乏,因此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致使运动过程中极易出现中等程度的慢性磨损性损伤和急性运动损伤,通常多集中发生在膝部与腰部。一旦发生病程较长,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且这种损伤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致使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运动员整个运动的表现和后期运动康复产生很大影响,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极易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焦虑、自责、恐惧、失落、自卑、矛盾以及挫败等,进而直接降低感知潜在危险的能力。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伤者明确自身的损伤状况,基于运动损伤所导致的负性情绪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SCL-90评分在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运动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极大的降低负性情绪,避免焦虑与抑郁,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路燕,梁枢.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2]刘丽,石岩.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进展,2012(09).

[3]徐霞.运动损伤与康复中认知评价模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心理干预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