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体化课程改革下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思路探讨

2018-09-04陈利伟陈建坤周浩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机械制图项目教学法

陈利伟 陈建坤 周浩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数控加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学生状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机械制图 项目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53-01

1.学情分析

《机械制图》传统的授课方法一般以讲授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学生一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我院学生在校学习本课程通常处于19岁以下的年龄段,他们对于图形的认知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形体想象能力还不够成熟。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自控能力也较差、注意力难以保证集中,所以在课程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会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技工院校学生又具备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好奇心强,富有朝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但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及逻辑分析能力;第二,动手能力较强,头脑比较灵活,勇于表现自己,以获取教师表扬,但不够细致认真,表达能力一般;第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总是过分依赖于其他同学和教师。所以,在对技工院校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遵循其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学习情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并积极思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无味,最终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教学改革必要性

2.1学生素质适合一体化教学。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院校及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的数量急剧下降的同时,生源质量也有了急剧下降。大部分学生缺乏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思维。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学生。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体化教学。

2.2一体化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直观的实践中去,大大减少了对学生空间想象思维的要求,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重拾自信,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3一体化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如果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了学习兴趣,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到很多奇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

3.《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思路

3.1教学模式改革。重新构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将机械制图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若干个具体学习任务中去。这些学习任务的图样都源于学生在钳工、车工、铣工实训中使用图样。在每个学习任务都有重点学习的知识点,将设置的6个学习任务完成,学生就可以系统得掌握《机械制图》课程涉及的大部分知识点。在学习任务的选取过程中,学习任务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代表某一类图样的典型画法。

3.2 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辅助挂图、教案等教学工具。针对目前的学生现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体化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带着学习任务进入到学习中,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完成该学习任务。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4.1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重视知识的讲解,希望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讲授最多的知識给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往往比教会知识更加重要。比如,《机械制图》课程对图幅、标题栏、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都有相应的规范。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一一讲述规范,教师讲述会很累,学生学习也很累;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图幅、标题栏、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的学习,教师教会学生使用中国国标网(http://cx.spsp.gov.cn/)查找相应的国标。这样即使更新了国标,学生从中国国标网可以找到最新的国家标准。

4.2 引导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引导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要有一定挑战性,也要能够完成;同时,引导问题设置要由一定逻辑性。比如在“绘制錾口榔头图样”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清楚在绘制图纸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时,在工作页上会提供一张绘制不规范的图纸,请同学们找出不规范的画法,教师最初设置问题为“请同学依据国标找出图纸中不规范的画法。”结果,许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做,也有少部分同学找到了其中部分不规范的画法。于是教师做出了调整,将常见不规范的画法分类(线型错误、标题栏错误、尺寸标注错误),并在图纸上将相应的不规范画法做出标记,将引导问题修改为“在图纸上标记位置的画法是否满足GB/T 4457.4-2002的要求,请说明理由。”这样将一个引导问题分解为3个上述引导问题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回答。

引导问题对比

4.3 教师角色的反思和思考。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讲授法教学,因此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在一体化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关注的重点由知识本身变为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设计工作页,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由主角向配角转换,将学生推向了“驾驶室”。

5.小结

《机械制图》课程是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从业本行业的基本技能,但是当前的机械制图教学在技工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论文研究机械制图课程中的问题,结合学生现状提出采用项目教学法,改善《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文中的观点限于本人的工作经验,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庶.《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32):184.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机械制图项目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