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模式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04杨谊喻德旷
杨谊 喻德旷
摘 要:为应对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学情现状和引入SPOC模式理念,重点阐述应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的几个关键问题:面向专业需求组建教学内容和资源,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协同合作。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能提高考试成绩和课外项目完成个数。SPOC混合教改经验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促进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能力培养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面向专业;分层分类;师生协同
DOI:10.11907/rjdk.17296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06-0220-04
Abstract: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discussed several key issues in detail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OC blended mode in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resources geared to major needs, manipulation of classified teaching, promo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ooperation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SPOC teaching mode.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novel teaching model took students as the center, ga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imulated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hanced learning effect, and improved scores of examinations and completion number of extracurricular projects. SPOC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experience will help to solve new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e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cap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SPOC blended teaching; major-oriented; classified teaching; cooperation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0 引言
隨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原来的基本要求上升到了综合能力的新高度,信息素质是新经济条件下技术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1]。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学生在大学里的第一门信息类课程,对于建立和培养信息思维、动手能力和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计算机应用课程教改一直是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目前计算机应用课程学情表现为如下特征:
(1)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能力有不同需求。计算机应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而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不同特色要求,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2)学生起点差异大。由于经济条件、师资力量、个人兴趣等因素,新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别。课前摸排数据显示,各专业都呈现“中间大两头小”分布:约5%~10%的学生基本达到了课程目标;中间水平的学生占70%~80%,会一定的操作,但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约占10%~25%的学生计算机能力十分欠缺。
(3)技术发展要求学习内容不断更新。受出版周期、教学大纲等因素制约,教材中部分知识技能陈旧过时,资源面较窄。
(4)大班授课缺乏针对性。在机房进行大班授课是最常见的开课形式。一名教师面对几百个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了解每名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也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1 SPOC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改良形式,是小而精的MOOC模式[2]。SPOC的特点表现为人数少,在校注册,除了在线视频和习题外,常伴有线上或线下答疑。SPOC借鉴了MOOC的网络平台的资源丰富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摒弃了MOOC的大规模属性,将服务对象界定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小规模受众中,通过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模式,既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和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3],为提升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因此,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探索并实验了“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试图改变师生所面临的学情困境,结合计算机应用教学实践,阐述SPOC混合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SPOC教学模式从整体上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课前以学生自学为主开展基础学习活动,课中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实施重点难点突破,课后以学生团队活动为主开展巩固和拓展提高[4]。
(1)课前环节:教师将本次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导学案、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料有组织地放置在SPOC网络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包括阅读电子教材、观看微视频等掌握基础知识,并记录下疑问,与同学讨论。学生完全掌握自学时间和节奏,通过自学、小测试检测自学效果[5]。
(2)课中环节:通过课前的学生自学已将课堂浅层学习前移,留下大量课堂时间供师生集中精力解决重难点问题。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分析SPOC网络平台的记录,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有清晰的把握,依此制定课堂讲授内容,有效提高课内时间效率。教师还设计合适的思考题、综合题供学生进行深层次讨论和探索[6]。学生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体,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发现解决方案,并使之触类旁通,达到解决课前问题、提升知识内化效果的目的。
(3)课后环节: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完成课外练习题和小项目,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应用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外活动过程,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提示和指导,并做好教学总结,将较好的作品通过SPOC网络平台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们在竞赛中提高[7]。
2 SPOC混合模式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2.1 在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要求
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方面,充分体现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以及能力侧重点,形成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在知识范围、重点难点、侧重领域、运用技能甚至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例方面可能会有较大差别[8]。
在教学内容方面,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与专业特色和需求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例如医学专业侧重医学文档和公式的排版、统计函数的使用,金融专业强化Excel表格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管理专业增加Access业务系统的讲解和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语言类专业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在教学方式方面,即使是同一模块,根据不同专业类别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学时比例或讲解次序,设计与专业关联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得学习资料更易理解,学习目标更有针对性。
2.2 突出面向学生的特点
实现面向学生的SPOC教学包括两个策略:一是分层分类教学,二是基于网络平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基础和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关键问题是怎样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学习资源[9]。按照专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对各个专业班级进行学情分析,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已有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方式、兴趣爱好、使用网络平台的条件和熟练程度等;按照学生高中低水平的比例,对班级整个水平进行评估,以确定对该班级采用相应教学策略[10]。
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展示。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组织。每个知识点用标签等方式标明其难度等级(基本、提高、综合)、学习目标(了解、掌握、熟练运用)、属性标签(属于哪一模块或领域)、学习次序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培养目标和自己的基础搜索相应的学习资源[11]。
2.3 师生协同合作
课前、课中、课后3阶段的多个环节具有松散性、自主性的特点,需要有效的措施鼓勵教师全力投入,督促学生长期积极参与。只有师生双方都持续积极参与一系列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SPOC模式的优势。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双方必须密切协同合作:教师是组织者、督促者、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学生是各项学习活动的主角,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12]。
课前,教师应当精心组织和按时发布学习材料,学生应当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进度,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的误区。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学生具有较好的自觉性[13,14]。
课中,教师将原来用于讲授基本知识的时间用来对重点内容或学生反馈的难点进行剖析和解释,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基于任务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个性化答疑等[15]。这需要教师具有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把控课堂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课后同样要求教师时常关注学生的复习进度、讨论动态,及时给予反馈与评价,对仍然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组织学生完成阶段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加强督促和引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练习和测试,并积极开展讨论互帮互学[16]。
2.4 任课教师培训问题:统一性和灵活性兼顾
我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每学期开设40多个教学班,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的学习要求,既要做到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普遍实施,又要体现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在任课教师培训方面,采用本地培训、教师互助和外出学习等多种手段。每周固定时间组织任课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心得经验和技术方法。教师组成互助小组,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每年派出教师参加教学交流会议,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
3 教学效果分析
3.1 学生成绩分析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在2016级新生的技术基础课程中全面展开,将其成绩与实施传统教学的2015级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以此检验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2016级学生参加考试人数3 613,2015级参加考试人数3 579。随机抽取4个专业进行比较,2016级学生中高分数段人数比例全部高于2015级学生,不及格人数比例低于2015级学生。在成绩中位数和平均分两项指标上,2016级分别提高了7.4~9.4分和10.5~11.7分。在人均完成课外活动/项目个数上,2016级比2015级增加了30%~90%。新教学模式下学生总体成绩明显提高,说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学生课程评价分析
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旨在了解SPOC课程学习者的反应,以进一步分析其学习特征、学习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按专业人数比例,共发放问卷2 800份,回收2 755份,其中有效问卷2 717份。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上表数据显示,教学平台指标(问题1-2)满意率81%~82%,教师教学能力指标(问题3-6)满意率82%~90%,课程规划和设计指标(问题7-10)满意率80%~85%,个人收获评价指标(问题12-13)满意率82%~84%。可以看到,学生对SPOC模式实效性,包括教师能力、态度和自我收获的评价较高。
3.3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分析
(1)SPOC混合模式下课堂状态。学生普遍精神饱满,注意听课,积极参与,玩手机、打瞌睡的情况很少见。大部分学生乐于参加展示类和竞赛类的小组活动,体现了积极上进、互帮互学的良好风貌。
(2)课程考核情况及分析。2016级学生在基础题上失分率较低,说明课外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在难点题和综合题上得分率高7%~18%,说明教学效果和能力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养目标进一步达成。
3.4 存在问题
(1)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该教学模式和网络环境,但也有一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经常没有完成课外任务,需要教师加以督促和引导。
(2)在教改试点中,教师普遍感课堂组织和开展的难度较大,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翻倍,而教学激励不够。部分学生反映本课程的课外学习占用了较多时间。
4 结语
教学改革表明,建立和应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制定适应专业和个人的教学计划,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效提升计算机应用教学效果,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有效解决高校课程面临的多种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充分发挥SPOC模式的优势还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升级SPOC平台的功能,使之更符合SPOC教学模式的需要,如增加学习行为的自动跟踪和分析功能,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二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教学能力,灵活高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储常连.构建地方应用型高等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33-37.
[2] 曲大为,张鹏.慕课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9):19-122.
[3] 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4] 王静茹,王冬梅,杨雪莉.大学计算机SPOC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37-140.
[5] 黄宏,博李颖.《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17(1):56-57.
[6] 金澎,秦洪英,谢春明,等.“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136-140.
[7] 袁春萍,郭静,王希娟,等.MOOC+SPOC+CDIO混合模式教学在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5):116-118.
[8] 费雄伟,吴宏斌,陈伟宏,等.基于MOOC的地方应用型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158-159.
[9] 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32-137.
[10] 陈希亮,姜峰,赖俊,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6):143-146.
[11] 马丽丽,陈金广,薛纪文.翻转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4):152-155.
[12] 李志圣,邢振祥,唐国峰.计算机应用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标准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6):34-37.
[13] 朱凌志,张君玲.混合式学习视角下基于SPOC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8):19-20.
[14] 苟燕,赵希武.让MOOC落地的“计算机应用一”翻转课堂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6(4):110-113.
[15]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16] 陈维维.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概念辨析与应用反思[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11(6):117-120.
(责任编辑:江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