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挥:中国影剧史上的传奇人物
2018-09-04
影壇全才,永生不灭
他是上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伟大的演员。他在短暂坎坷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世留下了18部参演作品,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他的代表作都在中国电影史上举重若轻:《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作为导演,他执导的电影《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等堪称影坛珍宝!
同时,他笔耕不缀,勤于写作,还为我们留下了140多篇文字。他的笔,写下了作为艺术家的他对戏的痴迷与研究,写下了他对于时代世事的观察与灼见,写下了他对生活的敏感与洞察,写下了他对自我的剖析与认识。
写作、演戏、编曲、执导、戏曲……他是如此的全才!然而,天妒英才,令他的人生如此短暂!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他再次登上《雾海夜航》中的那艘巨大沉船“民主三号”,告别生,也未知死,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但他璀璨耀眼的人生,以及他为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都会永不磨灭!
话剧与石挥的幸与不幸
话剧表演的幸与不幸,恰好成为了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幸福的是,话剧演员与观众,同时共有一个空间,感受他们欢笑与泪水。不幸的是,他们那让人感动的表演,无法在现如今的我们眼前重现。石挥,这个被誉为中国的话剧皇帝,让梅兰芳为其演技动容流泪:“我忘了我这是在看戏”;也让曹禺不得自谦:“石挥演的鲁贵,比我写的都好”的石挥,其话剧表演,我们是无缘也无能目睹了,但不幸中的万幸,尚且还有留存中的文字。
电影史学者李镇先生,搜遍全国多家馆藏图书数千词条,按文章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总结出的147篇,关于石挥的演出手记、论文、札记、小说、剧本、译作、甚至乐谱和图片等等,集结成一套“石挥全集”,各分为《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和《石挥谈艺录:雾海夜航》。其中以真实翔实而丰富的史料为基础,还原了我们已经看不到,也不曾看见过的石挥的多重侧面和形象。
每一次再版都是重生
本雅明说过,每一次每一种翻译都是原著死后的重生。关于石挥的著作,早在之前已有过《石挥谈艺录》,《石挥的艺术世界》等等,但为什么要还要再版,是得益于编者李镇先生的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整理收集,得以成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石挥著述辑录,也是让石挥和他的作品的重新进入我们视野的续命与重生。
对于中国话剧电影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当然很有必要必备一套。但是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故人石挥,也有什么阅读的意义呢?这样一个像高尔基一样生命经历传奇(张爱玲语),像让?谷克多一般,在话剧、电影、音乐、写作都有所建树,在创作与理论之间结合完美的多面手的魅力人物,其实早在五十年前的现在,他曾存在过。
石挥的存在意义,不是出于一种对故人的怀旧膜拜,去神话他,而是他本身就像一块晶莹透彻的琥珀,集约了牵连着那整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我们通过石挥的这一时代象征,能够看到了过往时代的痕迹。所以说,了解石挥,却又不至于了解他的个人。而作为现在的读者的我们,在对比过往的观照中与此同时,其实不也促进了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