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云教室促进贫困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来自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

2018-09-04姚新霞杨晋娟

现代教育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疆南疆远程

姚新霞 张 鹏 杨晋娟



利用云教室促进贫困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来自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

姚新霞 张 鹏 杨晋娟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文章以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促进贫困地区远程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为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疆搭建起全新的云教室学习环境,并组建管理团队、教师团队、技术团队推进基于云教室的远程教学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构建起师生实时交互的云教室远程团队异地协作教学应用模式,有力地解决了南疆贫困地区师资匮乏的问题,并有效整合全疆师资力量,促进了远程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实践案例对于当前教育扶贫工作富有借鉴意义,可在职业教育领域乃至基础教育领域推广应用。

云教室;远程高等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精准扶贫

一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其中,一些深度贫困地区更是扶贫攻坚的难点。在国家层面,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指“三区”、“三州”;“三区”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面向贫困地区开展远程高等教育,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当地人才素质和待遇,帮助当地留住人才,也是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硬件资源、教育软件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其中教师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以新疆南疆四地州片区为例,该片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总人口987.33万,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南疆四地主片区总人口的88.2%。南疆四地州有26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疆贫困县的75%。全疆共有42所专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南疆四地州仅有5所,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下文简称“新疆电大”)在当地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内地师范生和在岗教师普遍不愿意到新疆任教;在疆教师调出南疆愿望迫切,造成南疆学校教师严重缺编,这一严峻形势在不断蔓延,使教育质量下滑。改善新疆的资源配置、实现师资配置均衡是新疆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地处南疆的各级电大师资资源无论是从质上还是从量上也都同样满足不了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导致基层的电大面授辅导课出现开设比率偏低、上课质量不高、学习者出勤率低、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2]。

本研究以新疆电大面向贫困地区开展的远程教育实践为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疆搭建起全新的云教室学习环境,并组建管理团队、教师团队、技术团队推进基于云教室的远程教学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构建起师生实时交互的云教室远程团队异地协作教学应用模式,缓解了南疆贫困地区师资的匮乏,并有效整合了全疆师资力量,促进了远程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 文献综述

目前,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送设备、送数字化教学资源,另一类是提供远程和面授两类教师开展双师教学。

第一类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典型项目是自2003年起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下文简称“农远工程”)。农远工程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3]。在这个项目中,来自中心城市的优秀教师与农村教师、学生的互动关系如图3所示。教育的本质之一是人与人的互动,而来自中心城市的优秀教师与农村教师、学生缺乏直接互动,使得农远工程的实施并没有有效改变农村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来自农村的教师面对新设备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应该怎么教”。因此,只有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发生改变,才能适应农远工程的新环境[4]。

图3 农远工程项目中优秀教师与农村师生的互动关系

“双师教学”是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共同发起、主办的远程教学模式,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公益性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双师教学”中的“双师”是指每个试验班有两位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工作:一位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通过网络手段讲授课程内容;一位是农村项目学校的老师,承担提前准备课程、整合优质视频资源、选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反复讲解并组织学生练习、组织讨论学习、总结教学重点难点、回答学生问题、批阅作业、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等工作。在双师教学实验开展的准备期间,来自农村项目学校的教师会受邀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集训。双师教学期间,来自人大附中的教师和来自农村项目学校的教师集体远程备课,全程交流。在这个项目中,人大附中教师与帮扶的农村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4所示。“双师教学”模式尝试用远程技术手段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优质资源缺乏等问题,探索来自城市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持农村教育的模式方法。该模式增加优秀教师与帮扶教师之间的互动,强调对帮扶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更具针对性。在“双师教学”项目中,通过人大附中教师与农村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农村教师能合理使用优质教学资源,贯彻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从而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4 “双师教学”中人大附中教师与农村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已有信息化支撑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都是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模式,这种模式放在以系统办学为特色的一个办学体系里并不是很适用。以新疆电大为例,省级电大和地级市电大均有优秀的师资,各级电大在帮扶的过程中将形成一种网状的互动关系。在借鉴“双师教学”的经验基础上,优秀教师的教学将直接面向学生,当地教师则负责维持秩序,此时形成的师生互动关系如图5所示。图5显示,地处不同地域的教师分为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主讲教师要面向各地学生开展教学并进行互动,辅导教师则负责组织学生听课并提供必要的辅导;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角色可以互换;优质教学资源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

图5 面向办学体系的教育均衡发展项目中师生互动及资源生成模式

三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本研究旨在促进贫困地区远程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创新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选取新疆南疆远程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为实践案例,并通过教育帮扶需求分析、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应用探索、反思与改进等环节,验证新型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教育均衡发展需求调查

从全国电大来看,优秀师资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教师较为缺乏。从新疆来看,在乌鲁木齐和各地州,师资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分布很不均衡,尤其是南疆四地州的师生比不足2%[5]。

2 云教室教学环境搭建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效果,国家开放大学自2013年开始,在总部及下属部分分校和学院开始建设云教室,并在教学中投入使用。国家开放大学从促进贫困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通过一、二期云教室项目建设,在新疆电大系统援助建成了32间云教室,其中新疆电大2间、地州电大14间、县级电大16间,地理分布和教室实景分别如图6、图7所示。

依据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架构和运行机制,云教室系统采用“两级部署、四级应用”的架构设计,总部建立统一云教室管理平台,通过总控中心和省分控中心实现对全国云教室的管理、维护、资源交换共享[6]。云教室系统包括两级控制中心和云教室两大部分:①控制中心由管理系统和录播系统两部分组成,控制权限采取分级管理方式。云教室的录播系统实现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的数据对接,提供一站式登录、预约课程、自动开课、实时直播、视频在线编辑、课程录播视频自动推送到学习平台课程页面等功能,形成了上课、录制、视频编辑、视频发布等一体化的操作流程。②云教室细分为总部云教室、分部云教室、学院云教室和学习中心云教室等四个类型,其中总部云教室和分部云教室主要发挥主讲教室功能,学院云教室和学习中心云教室则以资源和信息接收功能为主。

图6 新疆电大云教室地理分布图

图7 云教室现场图

3 应用模式构建

新疆电大构建了“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核心,实现师生实时交互的云教室远程团队异地协作教学应用模式”,即基于云教室的教学由分布在全疆电大的教师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共同完成。三个团队通过协作教学,运用云教室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分散在全疆各地的电大学生提供实时交互的课堂教学。

(1)组建管理、教学和技术团队

为了保证全疆优秀的专业教师通过云教室为全疆电大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由新疆电大远程教育学院牵头,对全疆电大系统400多名专兼职队伍的专业特长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云教室教学应用大赛等形式挑选出优秀的专业教师,作为云教室“全疆电大一堂课”的主讲教师。云教室在应用四年多来,新疆电大系统有53名教师,其中地州电大有6名教师,通过新疆电大云教室或地州电大云教室,为全疆电大学生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新疆电大系统的整体办学实力。

①在云教室的教学过程中,管理团队起着组织、协调、指挥的重要作用,是云教室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课程的选定和安排、教师的选聘、学生学习的组织管理、云教室教学考核等工作。现新疆电大系统的管理团队是由14所地州电大、68所县级电大、4所行业电大的500多名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和助教组成。

②云教室教学为教学团队协作教学提供了新途径,一堂课由不同区域的数个教师协作完成。新疆电大教学团队的组建方式为:以云教室授课课程为基础,由新疆电大远程教育学院在全疆电大专业教师中选定主讲教师,再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需求,在参与云教室教学的地州电大中选择专业辅导教师,进行云教室实时辅助教学。

③利用云教室面对全疆电大的学生上课,离不开技术人员教学全过程的跟踪服务,以及及时解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做好课前云教室技术应用模式的调试工作和课后所产生的课程资源的编辑上传工作。目前,新疆电大32间云教室建立了一支由40人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为云教室的正常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2)管理团队按需求制定教学方案

云教室课程的开设,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新疆电大现有在籍学生124095人,其中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等南疆四所电大共有学生32623人,共开设26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为了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疆电大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①通过对以往试卷的分析,找出课程的重难疑点和薄弱知识点,安排教师在云教室面对全疆选课学生进行重点讲解;②各地州电大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组织县级电大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汇总后报新疆电大远程教育学院,由新疆电大远程教育学院选定所开课程;③根据学生的入学水平测试情况,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选定所开课程。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对15个地州市电大和65所县级电大师资情况、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学习需求情况的摸底调查,制定出以“计算机基础”、“英语”、理工类专业课程、法学专业课程、行政管理等专业为主要授课内容的全疆电大云教室授课课表,开发了云教室应用预约系统。截至2018年6月,新疆电大在云教室开设了385课时的全疆电大一堂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全疆电大系统面授辅导课的教学质量。

(3)教学团队按方案完成教学任务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云教室远程团队协作教学应用模式,即实行全疆电大系统一张课表、一堂课,由分布在全疆电大的教师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共同完成,为分散在全疆各地的电大学生提供实时交互的课堂教学。

①云教室授课内容,由管理团队负责选定。即由新疆电大远程教育学院牵头,新疆电大系统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完成。

②授课形式由主讲教师选定。主讲教师负责在整个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专业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组成授课教师团队,共同完成授课任务。

③技术支持服务由技术团队全程提供,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开放教育更好地融合。

④教学组织管理,由地州电大组织实施。各地州电大根据新疆电大网上云教室预约教学安排表,及时安排本地电大和所属县级电大各专业助教员通知学生到当地电大云教室听课,或通过多终端形式参与学习,并负责做好学生的出勤、参与课堂交互情况统计工作,学期末对学生参与云教室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反馈到新疆电大远程教育学院,纳入形成性考核,作为网上学习明星的评比依据。

(4)学生参与直播点播教学

由于全疆并未实现云教室全覆盖,不能在云教室直接上课的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观看直播,并且在教学直播结束后,所有学生可以再次登录观看点播,通过课程论坛与教师互动。

4 典型应用案例

下面介绍“基于云教室教学平台的远程模拟法庭教学实践”案例[7][8],教学内容选取了“许麟庐遗产继承纠纷”(下文简称“许案”)法庭教学实践。在该案例中,组建了由新疆电大教师、新疆律师事务所律师、和田电大教师、博州电大教师、博州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及各地州云教室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教学团队。新疆电大教师作为主讲教师,负责云教室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负责制订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选择地州专业教师作为教学辅助教师、确定远程模拟法庭角色并做好授课小结等。云教室的诉讼角色由参与云教室授课的校本部、地州电大在所属听课学生中挑选,并做好角色任务分配。所有参与云教室教学的云教室技术人员负责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为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所有参与云教室模拟法庭教学的学生都被分配了不同的角色,他们运用不同移动终端参与云教室远程模拟法庭活动,主讲教师和教学辅助教师进行及时点评。

图7 教学场景

四 小结

云教室的建设和应用是现代远程教育与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它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注入了活力。新疆电大在现有云教室教学应用模式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大基于云教室的教学应用探索,进一步发挥云教室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把云教室的建设和应用与南疆四地州扶贫攻坚工程相结合,通过发挥云教室在电大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弥补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办好远程开放教育学历教育的同时,聘请全疆乃至全国优秀师资力量运用云教室平台,在南疆四地州大力开展青年就业能力培训和职业教育,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为南疆四地州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新疆的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作贡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48.

[2]王伟,程本强,杨文明.南疆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36-41.

[3]百度百科.农远工程[OL].

[4]赵兴龙,张雯,何克抗.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3):22-25.

[5]杨晋娟,宋莹.新疆电大云教室教学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2-27.

[6]吴淑苹,蒋国珍,魏顺平.“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1):45-51.

[7]唐双玲.案例讨论教学法在云教室的运用探索——以药家鑫案在线互动课堂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40-43.

[8]唐双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网上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基于云教室教学平台的远程模拟法庭教学实践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9-12.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in Poor Areas with Cloud Classrooms ——Practice of Xinji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YAO Xin-xia ZHAND Peng YANG Jin-juan

The article takes the Xinji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s practice of promot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as an example.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cloud classrooms is built in Xinjiang, and a management team, teacher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are set up to promote distance education based on cloud classrooms. A classroom remote team with real tim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 shortage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Southern Xinjiang,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teachers in Xinjiang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This practical ca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nd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ven basic education.

cloud classroom;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G40-057

A

1009—8097(2018)08—0085—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8.08.013

本文为国家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2014-2015年度委托课题“基于云教室教学应用模式研究——以新疆电大云教室应用为例”(项目编号:G14A4305W)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姚新霞,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邮箱为1521765520@qq.com。

2018年4月3日

编辑:小西

猜你喜欢

全疆南疆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2021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国网新疆电力:年内完成全疆轧花厂电烘干改造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远程诈骗
《新疆“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
筑梦南疆
新疆旅游年卡向全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