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基站将成5G网络中重要设备形态

2018-09-04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新彭雄根

通信世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宏站馈线频段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新 彭雄根

5G网络在国内外已经开始试验网建设,预计2020年全球将会试商用。由于5G网络频段较高,目前国内试验网主要工作于3.5GHz和4.9GHz频段,其单站覆盖能力与现有的2G/3G/4G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5G网络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增强移动宽带(eMBB)对于热点区域的容量吸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超密组网(UDN)将成为5G网络重要的组网方式。

在5G室内覆盖场景中,传统的馈线分布系统(DAS)对于频段过高产生的传输损耗问题,也造成了5G网络无法采用传统的DAS系统进行室内网络建设。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小基站在产品形态、发射功率、覆盖范围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将在5G室外热点覆盖和室内覆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5G网络中重要的设备形态。

对于5G网络,2020年试商用即将到来,因此需要提前研究小基站在5G网络室内外部署中的应用,以指导未来的5G网络建设。

5G标准演进架构分析

目前来看,全球5G标准化组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具体如图所示。

在国际层面主要有ITU和3GPP,其中ITU负责研究提出5G的需求与愿景,3GPP负责5G标准的制定,ITU和3GPP重点进行5G愿景、指标需求和标准征集工作。

在行业和国家组织层面,目前多个国家和组织都在积极地进行5G方面的研究工作,欧洲有METIS、iJOIN、5GNOW等研究项目,日本的ARIB、韩国的5G forum、我国的IMT-2020都在从事5G需求、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在企业和研究机构层面有爱立信、三星、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主要发布企业白皮书和进行技术研究。

目前,5G标准中的第一个可商用的版本R15,也称为基础版本,其第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完成,符合R15标准的5G设备将在国内2018年的试验网建设中得到应用,而R16是5G第二阶段标准,也可以称为完整版本,将于2019年6月完成。

小基站现网应用分析

小基站也称为Small Cell,最早由FemtoCell延展出来的,目前是低功率控制节点的总称。Small Cell信号覆盖范围通常从十几米到几百米,专注热点区域的容量吸收和弱覆盖区的信号增强。

Small Cell融合了Femtocell、Picocell、Microcell和分布式无线技术,最早应用在3G网络中,如家庭基站就曾作为3G网络室内覆盖和业务分流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家庭基站的安全问题和干扰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3G网络中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在4G网络,由于工作频段的升高,网络覆盖能力的下降,造成4G网络在部分区域存在弱覆盖的问题,同时由于居民对于基站辐射的敏感性,造成了站址选择困难,无法通过增加宏站的方式有效解决弱覆盖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小基站具有使用灵活、安装便利的优点,作为宏站建设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在解决4G网络的弱覆盖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4G网络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5G应用场景汇总

5G典型场景涉及未来人们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特别是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场景。在ITU发布的白皮书中,将5G的各种典型应用场景归纳为三类,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互联(mMTC)、高可靠低时延连接(uRLLC),其中eMBB场景主要满足Gbit/s量级的移动互联网、3D/超高清视频、VR/AR、高清语音以及云游戏需求等;mMTC应用场景主要满足智能家居、M2M、智慧城市等业务需求;uRLLC应用场景主要满足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高可靠通信等业务需求。

从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成为5G的重要应用。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主要面向以人为主体的通信,注重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包括用户体验速率和端到端时延。尤其是在热点区域,为了保证用户0.1~1Gbit/s的体验速率,仅依靠宏站是无法完成的,特别是在多数热点业务区域,宏站无法选址和建设,因此需要建设小基站,缩小单站的覆盖范围,减少单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速率。

全球5G工作频段分析

从全球标准化组织频段分配来看,5G是一个高频、低频混用的技术体系,涉及6GHz以下低频段和6GHz以上高频段。其中低频段是5G的核心频段,尤其是3~6GHz频段是5G的主要频段,用于无缝覆盖,是解决广域覆盖问题的主要依托。高频段主要是24~100GHz,目前WRC-19已经分配了11个备选频段,由于电波传播特性的局限,主要定位于局部补充,以应对密集业务区域的超高数据传输需求。

从全球目前试验网频段使用情况来看,2 017年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工信部无[2017]276号),正式宣布规划3300~3600MHz、4800~5000MHz频段作为我国5G系统的工作频段,其中3300~3400MHz频段原则上限室内使用。美国运营商AT&T已经明确宣布,2018在美国十几个城市推出5G服务,其5G网络工作频段分别是600~700MHz,3.5GHz以及50GHz。韩国公布其5G频率分配方案,首先在3.5GHz和28GHz频段上开展5G试验。日本软银近日携手中兴通讯在东京开启了4.5GHz频段5G实验。

整体来看,不论从全球标准化组织5G频段分配还是5G试验网建设来看,未来商用的5G网络主要工作频段为3GHz以上,如此高的频段相对于现在的4G网络,必然带来5G网络覆盖能力的下降,网络弱覆盖区域增多,因此需要建设大量的站点去提升网络覆盖水平,但是移动通信经过多年的建设,站址选择已经成为制约基站建设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宏站需要良好的机房空间和天面空间,使站点选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小基站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部署灵活、支持多种上联方式等特点,决定了其对站址条件要求低,可用站址将比宏站更加丰富,因此在未来的5G网络建设中,可以大量应用小基站来提升网络覆盖质量和服务水平。

小基站将成5G超密组网主要方式

移动通信网络从最初的第一代模拟蜂窝系统发展到第四代,从大区制到小区制,小区半径不断缩减,小区密度不断增大。这种小区密集化的模式主要是解决网络容量不断增长的问题,通过小区密集化方式,通信网络的容量已经提髙了近千倍。在对未来通信系统中,小区可以进一步密集化,形成UDN。

UDN将是满足未来5G网络数据流量需求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更“密集”的无线基础设施部署,可获得更高的频率复用效率,从而在局部热点区域实现百倍量级的系统容量提升。

实现5G超密集组网相关技术中,小基站是一种主要的方式,由于小基站对于站点的安装条件要求较低,因此在未来的UDN组网时,可以大量采用路灯杆、监控杆、挂墙等多种安装方式,提升小基站部署进度,满足5G UDN组网要求。

图 5G标准化组织架构

小基站是5G室内覆盖重要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4G大规模网络建设即将结束,5G建设即将起步。与2G/3G/4G时代类似,5G时代的业务也将主要发生在室内,据预测将有60%~70%的业务会发生在室内。因此在5G大规模建设前期,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室内用户接入需求。

因此,无线网络覆盖从室外走向室内覆盖,精细化管理运营备受关注。而传统室内网络覆盖DAS系统在面向5G演进已经出现巨大的瓶颈,当前的业务发展和用户体验需求呼唤技术变革。由此,室内覆盖数字化从现在就开始,促使小基站迎来发展高潮。

目前已建的DAS系统,其无源器件(包括天线、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的频段最高仅支持2.7GHz,而目前来看,已经分配的5G频段,最低为3.5GHz,因此5G系统无法与现有的室内分布系统进行合路,只能新建。另外,由于无线信号在馈线中传播,频段越高,损耗越大,对于3.5GHz频段,在7/8英寸的馈线中,每百米损耗将超过7dB,而1/2英寸的馈线中损耗将超过15dB,如此高的馈线损耗,已经决定了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不适合采用传统的DAS方案。

目前5G室内分布系统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新建光纤分布系统,可满足5G的高工作频段要求。二是采用分布式小基站,主流设备厂家已有类似产品。二者都存在不足,如光纤分布系统在网管性能上不如主设备厂家丰富,同时有源设备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还需要现网长时间观察验证。但小基站设备目前已经在4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中大量采用,其可靠性和网络性能得到了现网的验证,因此在未来的5G室内覆盖建设中,小基站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主流建设方式。

总而言之,为满足人们对5G“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美好愿景,需要提前根据5G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组网方式等展开研究,做好技术储备。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基站将成为5G网络室内外建设的主要方式,将对提升5G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宏站馈线频段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高负荷场景FDD网络室内外同频组网方案探讨
5G 传播模型仿真分析
集成多种功能,RFSoC支持6 GHz以下频段的定义考量
变电站10KV馈线开关与线路开关的保护配合应注意的要点
基于铁塔公司宏站无线配套建设策略的研究
推挤的5GHz频段
基于新型材料的短波馈线实践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
TD—LTE在D频段和F频段的覆盖能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