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与和谐之道
2018-09-03徐永祥
徐永祥
在基于汉唐时代学者为主,注疏而形成的经典解释系统《十三经注疏》中,《中庸》是《礼记》的一篇,是礼体系的一部分。但到了宋明时期,随着另一经典解释系统《四书五经》的形成,它从《礼记》中被抽离出来,单独成篇,并被纳入到四书体系中,成為经典中的经典。当然这种变化绝不是偶然,这与其在中国思想中的特殊地位有关。
朱熹曾说过:“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因此可把《中庸》理解为历代圣贤心法的总结。就《中庸》而言,一方面是中庸“不可离”,另一方面是中庸“不可能”。这两个看似悖论的话题,显示的正是中庸之道的艰难困厄。“不可离”意味着中庸植根于我们生命之中,“不可能”意味着中庸的经验乃是不可能之物的经验,这不可离的事物又恰恰不可能,这就是中庸的内在困难。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困难,就去畏惧它。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主张中和为贵,追求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身和谐的美好理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的协调源于中和,致中和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可以使天地运行、万物生育符合规律,是万物协调,最终达到“天然合一”的最高境界。因此,《中庸》这本书,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启示。
面对当下,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最终这些疑惑我在《中庸》里都找到了答案。
一、我们如何才能在当下接纳他人,从而接纳整体性的世界境遇本身呢?
我认为《中庸》中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说在我的当下活动中,他人能够以他人自己的法则来治理他自身。换言之,也就是与人接触的时候各自退一步,空出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刚好可以容纳他人用本身合理的方式来治理。因此,君子不会以自己的方式而要求他人也来达到中庸。因为,一旦强迫,那就难以真正落实,中庸也就虚悬存在了。当然,即使有时候互相理解发生了,却总是稍纵即逝,难以把握。
二、那么,我们如何在当下之活动中同时接纳自我,又接纳他人及接纳世界的可能性?
《中庸》中忠恕之道刚好提供了基础:“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是尽己的维度,恕则为他人为己提供了可能。所谓尽己,就是充分实现自我。“忠”不是绝对依附于人,而是在面对人时要打开自我,尽己之责。于是才充分尊重并实现自己。“恕”则“如人之心”以他人而观他人,为他人着想,才能接纳他人与被他人接纳。
三、当然要想使天下太平,则要提高社会修为更要提高个人修养,可是怎样才能提高个人修为?
朱熹认为从“格物”开始,“格物能致知”,可是知识丰富了就能提高个人修养吗?显然这是很难保证的,明代王阳明就放弃“格物”创立了心学,因为他格一个竹子格出病了,非但不“致知”,还险些丧命。
我认为对个人进步而言,现实生活有太多的诱惑和干扰,羁绊着我们。所以我们欲提高个人修养,还必须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 ...”磨练意志,培养抗干扰能力。
对于个人已经很难了,要推广至社会修养则更难,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国家与其社会风气唯有创新,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我们改革开放时也受阻千万,可是谁曾想到,今日之“深圳”一方面得利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得益于深圳人民敢“作新民”,敢为天下先。
当然,儒家更加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个人修养的最终目的止于至善。可是儒家之“善”观念却有两面性,即理想性与现实性。儒家的至善往往靠圣人来体现,可圣人却又是帝王一类,这至善的理想性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太过遥远,人们很难看齐,而且儒家规定,人的最高标准是至善,那最低标准又是什么呢?
从现实性来说,至善高不可及,可人们又追求至善,那么就会出现许多标榜圣人的伪君子,因此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追求至善,追求理想是应该的,有追求的愿望,并付诸行动,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
儒家认为,道德本性是先天就有的,正如孟子所说,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天生的,修道是为回归本性,而实现回归本性主要靠“慎独”、“省身”,多面对自己,莫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镬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现实中耍小聪明之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其实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更多诚实的大聪明者却备受冷落,是他们没用吗?显然不是,大聪明者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因为他们才是公正,才是坚持中庸之道的表率。
社会只有在这样的中庸关系中,才能和谐。圣人的学说,就是在倡导一种和谐的理念。儒家一直强调天人合一,“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唯此世间,独人方可以与天地媲美。
唯有至诚,参与自然,“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这也是道家所讲的“为无为而大有所为”,“天人合一”观念也是道儒相通的一个方面,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和谐理念。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倡导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唯有完全抛弃尘世利益纠葛的羁绊性因素,坚持中庸之道,我们才能超越人类自身的局限性,而达到一种理想而美好的和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