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备考探析
2018-09-03莫霓虹
莫霓虹
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素质教育标准与高考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成为了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呢?
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义
1.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在全新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背景下提出的。非连续行文本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师讲授知识、技巧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形成综合思考能力、联系能力的过程。中国教育开始逐步摆脱“应试”的标签,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非连续文本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实际教学效果对于每一名学生的未来成长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考试的内容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跳板”,通过高考能够晋升到新的学习层次,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因此,如何过高考这一关成为关键。非连续文本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学生阅读理解类题目的高考最终得分有着直接的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紧张,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摆在每一名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也是决定学生最终考试成绩的关键项目。
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与备考方式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关系到新课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必须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提升到影响语文教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当前在非连续文本教学领域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与高中生素质能力培养相一致,教学目标需要进行细化,确保整体的科学性。不能单纯的仅仅是一个口号,必须要深入到教师的根本教学行为中,由此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创新教学途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目标是制定正确教学方略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必须要对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进行深入研读与分析,对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把握。教師对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研究要深入,将高考常见问题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考试模式的适应能力,进一步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前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高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优化教学途径,增强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至关重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这一核心的理解,并且听取学生的教学意见与建议。
单纯的书本授课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注重辅助材料的补充。在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课外领域的相关知识、学习点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课外教学材料,选择《素质提升阅读材料》、《高中语文拓展阅读训练》、万鹏教育精选材料等作为有益的补充,拓展学生的学习面。与此同时,把握学生学习的核心点,要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融入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接受能力,提升教学效率。
此外,网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挥网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微博进行学习内容的发布,并在相关阅读内容下设置留言区域,邀请学生积极发言,分享学习成果、学习方法,并且通过相关留言平台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把握。
3.注重模拟练习
高考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战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工作必须与高考联系起来,模拟练习是提升学生适应性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遴选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剖析真题中的核心要点,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高考语文考试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在进行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于相关图片、文字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与解答。
以2017年天津市语文真题为例,教师可以将阅读《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作为具体的模拟对象,要求学生在8分钟内通读全文,并结合个人的理解概括阅读内容,指出文章的中心点。受个人理解能力的限制,不同的学生最终提交的模拟练习答案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理解能力层次的学生制订科学的引导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锻炼,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或者理解思维过于分散、过于偏激的学生进行着重指导,由此来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同时也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认清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策略,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与优化,由此来提升教学实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51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