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情,以情育人
2018-09-03詹国庆
詹国庆
情感教育不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身就有很丰富的情感,因此,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就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很少想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导入渗透情感教育
一节语文课是否有好的导入,对于整节课能否成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通过导入环节进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情景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和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找到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之间的契合点,进而使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比如在进行《张衡传》这篇文章的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问题导入与情景导入结合的方法,将“地动仪”的图片与工作原理向学生呈现出来,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张衡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科学成就原因是什么?进而增加学生了解张衡的热情,认识到张衡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由于他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清廉高洁的品行,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严谨勤奋的精神和端正的品行。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要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能够把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以及要表达的情感。教材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其中包含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作者的情感和灵魂的寄托,是向学生传递情感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充分挖掘,从而使课堂的情感因素得以丰富。教师在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重组、加工以及提炼的基础上,使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充分体现出来,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并传递给学生,进而使语文课堂成为知、情、意统一发展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感染,使其心灵得以感动,进而拉近和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使一篇篇有血有肉的作品能够情意相间、丰满流畅,充分展示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例如,当我们进行《故都的秋》这一文章的讲解时,尽管该篇文章是写景散文,当我们在对课文进行仔细分析时,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在进行景色描写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对故乡秋景的热爱、欣赏与留恋之情,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淡淡的悲伤。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故事进行挖掘,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当时正是日本侵占北平,作者通过景物描写寄托了对祖国的担忧以及对百姓的悲悯之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了作者在特殊时代背景下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课堂氛围如何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悟,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呢?如果课堂氛围十分轻松、愉悦和融洽,不仅教师能够轻松地讲课,较为灵活地进行教学,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体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真实地表达和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表扬欣赏的方法,在学生回答对问题时,用赞许的口吻表扬学生:“你说得很好。”“想法很棒。”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反之则会使课堂变得十分压抑,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来要做到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的融合,就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拉近和学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
四、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最多的就是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否优美、简洁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有词切情真、精美生动性的形象,并具有较高审美和教育价值的艺术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用一种优美、抑扬顿挫、精炼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绪得到激发,进而产生音美感耳、意美感心的效果,使学生的心性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
综上所述,高中生情感复杂且丰富,逐渐从幼稚向成熟发展,所以,高中阶段对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角度着手,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可以健康成长和发展。基于此,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对学生情感培养的积极作用,利用语文教材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熏陶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丰富其内心情感,从而使学生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学习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2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