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语文分层教学
2018-09-03丁凤梅
丁凤梅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并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从学生的学习风格入手对学生进行分层,并设置动态的可调整指标,以学生的具体需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以激活其学习自信心。这样的分层教学更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能更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一、参考学习风格,精细划分
教师若要更好地展开分层教学,要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扰是什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划分。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质效。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比较喜欢风格细腻的散文作品,这些学生阅读比较仔细,且喜欢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采取文本细读的学习方法,尝试分析词句,如作者为何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美人”,这三个比喻之间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另外一些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耐不住性子细读,教师可以向他们展示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兴趣广博,对于野史逸闻很感兴趣,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作者创作此文时的时代背景或与之有关的小故事,促使学生了解作创作背景。这样的分层教学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本身并无优劣之分,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风格而做了精细划分。
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将学生真正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精细划分,则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
二、预设动态目标,适时调整
在分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是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分层的结果展开教学引导。教师要先预设动态的学习目标,而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要明确学生的学情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教学预设也要随时及时调整。
在学习《雨巷》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动态的目标并进行调整。教师首先让全体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诗歌中的意象。此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安排其分析意象背后所展现的寓意,能力较弱的学生則安排其找出意象,尝试说出意象产生的美感。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原本理解能力并不太强的学生由于了解了作品的写作背景,也分析出了意象的深层寓意,感受到了作者彷徨和痛苦的情绪。根据这个情况,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安排这些学生和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参与到诗歌的拓展阅读中,了解其他象征诗歌常见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预设的调整促使那些原本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产生了成功的喜悦感,对自己的进步有所认同,更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预设动态目标并对其进行适时调整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进行互补。这种动态调整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设置需求导向,激活信心
学习需求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愿望,教师要积极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学习需求包括学生的自主需要、自尊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和成就感的需要等。教师要从各种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满足学习需要并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按照学生的分层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从不同的需求导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设置了主题探究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探索的项目,让学生自主展开探究。如:“文章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人物?文章不仅写了人物形象,还写了环境描写,能否尝试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之间有什么关系?”促使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自尊感。教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课件中介绍了如何分析林黛玉见贾母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尝试运用相同的方法阅读并分析林黛玉见贾宝玉的场面。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教师还安排这些学生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互动中相互影响,形成更强的团队归属感。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自主需要和成就感需要的导向,这样能促使学生展开独立的探究学习。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主要设置归属感需求导向和自尊需求导向,这样能让学生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若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设置需求导向,则能让分层教学更高效。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则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有的自我反思能力较差,每一个学生的困扰都各不相同。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层教学,给传统的因材施教赋予新的内涵。这样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展开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