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视角下语文课堂活化之法
2018-09-03张凤
张凤
语文课需要在开放的情境中彰显人文化和多维度,越是开放化的语文课堂,越能使学生在不断强化识记和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增长综合运用能力。打破传统的师讲生听模式,一方面,对活化课程资源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开阔认知视野和思维;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环境中主动尝试,帮助他们在深入探知的过程中感悟到文道合一。
一、类文引导,旁征博引
从教材中发现点滴,能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运用中收获更多新鲜知识。类文引导,使得学生在旁敲侧击的过程中发出频率相同的声响,在聚焦中心要点的过程中深化感知,形成敏锐语感。
類文应用,能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若有所思,如在《烛之武退秦师》阅读学习中,围绕烛之武的才能和品质的形成,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阅读《重耳之亡》,学生在充分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很多学生从“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中感受到艰辛,通过这样的探知,让学生能真正品味到“卧薪尝胆”的屈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学生从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以及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中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使他们在主动阅读探知的过程中发现了更有深意的表述。有学生从烛之武遭受的辛苦中推断出“任何人的成功与伟大都与自身经历的事情分不开,都是源于自己的辛勤付出”。
选择与教材文本相似的类文,便于学生在旁征博引的过程中找到深刻理解感知的触发点,使得课程更有深度和广度。围绕教材课文,多找出相应的类文,能使学生在聚焦中心要点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敏锐的语感。以类文的引导力促学生主动旁征博引,能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活力。
二、关注生活,心有灵犀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可探究的元素,能使学生在不断强化识记和主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有更多认知。开放的语文课理应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心有灵犀的感悟中产生共鸣,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认知感悟。
关注生活,就是给学生更多深入感悟的机会,如在《滕王阁序(并诗)》的阅读教学引导中,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播放介绍滕王阁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在眼观耳听的过程中感受滕王阁的与众不同。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印象后,可建议他们围绕“登滕王阁有怎样的独特感受”进行畅言,鼓励学生从自己游览祖国名川大山的感受来深化理解感知。很多学生结合其中的名句进行一一解释,从“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中发现其中怀才不遇的感慨。有的结合自己登长城的经历,围绕“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叹大自然的造化,感悟其中独特的魅力。有的则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感叹岁月的蹉跎,等等。
让语文与生活接轨,能使学生获得更多不一样的认知,让他们带着好奇和激情主动探读教材文本,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随心所欲的观察中找到更多的精彩,使他们在不断聚焦中心要点的过程中产生深刻感知。突出生活的多维度和差异性,能使学生在灵活运用中丰富思维情感,促进知识技能不断内化
生成。
三、情景模拟,学以致用
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不断深化感悟中主动模拟运用。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者、推动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主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深化识记。教师多走下讲台,多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合,让学生在不断深化理解感悟中学以致用。
情景模拟,让学生的运用更加灵活自如。如在《雷雨》教学中,不妨运用情景剧展演的形式来活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自选角色进行深入模拟对话,丰富认知体验。很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了繁漪、周朴园、周萍、四凤等不同的角色。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肖像、语言神情中找出更多有效的信息。有的学生在扮演周朴园的过程中主动从其内心的矛盾深处开挖,将资本家的残暴、虚伪表演得淋漓精致。有的从繁漪的叛逆中找出其中的深层心理,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等等。这些情景扮演,不仅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模拟运用机会,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有针对性的表达运用中生成丰富的思维灵感。
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从他们的认知需要出发,多给他们创造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以群策群力的方式来发现精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使他们在不断聚焦中心要点的过程中产生更为丰富的思维灵感。多运用激励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彩,让他们在备受关注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和信心。
总而言之,开放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趣味盎然、生机勃勃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相处、欢声笑语的课堂。围绕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需要,多给他们更多的自我尝试与实践运用机会,让他们走出以教材为本的单一化学习模式,获得更多深刻认知与深度感悟,便于他们在主动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思维灵感与语用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2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