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与《药》“看客”形象比较
2018-09-03赵丽君
赵丽君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描写小说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可以将人物的性格、思想表现得入木三分。笔者第一次接触到“看客”这个词是在高中时代听语文老师讲授鲁迅小说《药》的一堂课上,再后来,看的书多了,才知道原来它最先出自于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基于此,我总以为“看客”这一形象为中国人所独有,最近再一次深入研读了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先生《巴黎圣母院》的选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以后才发现,原来“看客”这个特殊的群体,并非中国人所特有,他们扎根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当过很多小说的辅助人物,虽成不了主角,却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凸显主要人物的形象,体现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传递作者的写作理念,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笔者把鲁迅先生《药》中的看客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看客做一下比较,看看他们到底有何异同点。
从“看客”的外在表现来看,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同样的冷漠麻木、愚昧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药》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中看客们观看和议论的对象都是刑场上的受刑者。伽西莫多受刑是因为人们误以为他前一天晚上劫持了爱斯梅拉达,所以不得不接受鞭刑。《药》中夏瑜是为了拯救旧中国社会和百姓于水火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不同之处在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看客是一个群体,作者并没有着意塑造某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看客们代表的就是欧洲中世纪巴黎的市民。《药》一文中既刻画了几位典型的看客形象,又有群体性的刻画。他们面对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并没有表现出同情怜悯,反而是谩骂、嘲笑、讽刺……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他们第一次露面,是在格雷沃广场的四周,为了等待一场公开行刑。受刑者伽西莫多还未登场时,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到了,因为无聊,在那里观看一座由“四个柱子和两根支柱”组成的毫无美感的刑台,并且指手画脚,以此为乐。原本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此刻却成了闪光灯照耀的地方,不正好说明这群人内心的空虚,以及源于骨子里的无聊和愚昧吗?
除了这样毫无意义的欣赏观望,看客们在文中还有多处表演。当伽西莫多走上刑台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当他跪在刑台上时,人们看见他那“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又因他的丑陋而爆发出一阵哄笑。当这个可怜人遭受鞭刑时,小孩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甚至当他悲惨地索要水喝时,人们非但不同情他,反而笑得更加厉害。这样的哄笑未免让现代人心寒,可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本就不是怀着同情心而去,只是抱着看戏的心情、幸灾乐祸的心理而去,所以不管刑台上人遭遇何事,他们表现出的只有嘲笑和奚落。
《藥》一文中,作者既塑造了一些典型的人物,如华老栓夫妇、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康大叔、二十多岁的人和小栓,此外又对他们有群体性的刻画。
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华老栓。这个其貌不扬,甚至也许一度丧失生存意志的老头,当得知人血馒头能治儿子的痨病时,心情大好,一早便出门买“药”。天气虽冷,“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拿到药时,有人问他给谁治病,他也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他明知手上捧的是沾着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而他眼里看到的却只有自己家的香火。那让他置之度外的事情,也许正是让鲁迅先生对这一类人痛心疾首的原因。除了华老栓,作者还着意刻画了康大叔这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他杀害革命者,还用革命者的鲜血换钱;在群众面前,目空一切,肆无忌惮,对革命极端仇恨。红眼阿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他本想榨一点油水,可是没有料到夏瑜竟会这么穷,听到夏瑜向他宣传革命思想,更加气愤,竟给他两个嘴巴!还有那出卖侄儿的夏三爷,为了独得赏银,不牵连自己,竟主动向官府告发。
《药》一文中的群体性看客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看夏瑜被杀,他们没有想过夏瑜为什么会被杀头,而是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向里看,好像里面有一个吸铁石把这些看客往里吸,等到看杀结束了,他们便熙熙攘攘不知足地散了。而茶馆的茶客更把夏瑜的被杀作为闲谈的话题,夏瑜的流血的牺牲变为了毫无意义的看客的观看对象和人们闲谈的材料。这种精神空虚、无情的看客心理,使得国人的心灵愈加麻木不仁。
除了塑造的形象有个性和群体的区别,我们还可以发现,雨果笔下的看客最终因“善良者”的善行而感动,内心的人性被唤醒,当“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这一动人的情景出现时,“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而鲁迅笔下的看客则是一成不变的冷漠,夏瑜死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生活似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其次,雨果笔下的看客嘲笑、侮辱伽西莫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鲁迅笔下《药》或者是《祝福》《孔乙己》中的人们则深知被看者的无助凄凉却依然故我,所以他们的“看戏”心理更让人心寒。
最后,写作目的不同,所以,这些看客最终的表现也不一样。鲁迅先生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他精心刻画这一群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目的是“暴露国民的弱点”,表现民众的愚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雨果先生虽对中世纪民众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深表痛恨,却想借围观者的冷漠反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美好,借他们对待伽西莫多态度的转变,来展现人性中的美与丑的转化,从而呼唤人性的美好,宣扬他“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思想。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药》这两篇文章都是为揭露现实而作,从人文主题看,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文中的“看客”形象不仅在当时有时代意义,时至今日,依旧有着重要的教育启示。教师教学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孩子落水,竟无人施救;老人倒无人搀扶,人们只是一旁观望;有人欲跳楼轻生,围观群众竟然高呼。“有本事你就跳啊”……我想,学生如果理解了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便不难看清文中看客们的言行了。
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教师教学时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相信学生更能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作者单位: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22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