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狼王”的前世今生
2018-09-03陈之秀
陈之秀
“从环保的角度谈改革开放,应该说现在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由此而来的公众环境意识也越来越高。但是,也有不足。因为开放,环境质量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还得倡导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环保达人杜少中说起改革开放40年,感触良多。
命运捉弄人,也成就人
1978年,杜少中25岁,被单位派到了北京经济学院(现为首都经贸大学)进修。那时,北京的每个区、县只能派一个人。
“在那里进修了近两年。进修完后,学校的领导找我谈,希望能留下来当老师。当时,我特别想留下,就回到单位跟领导说,领导根本就不同意。领导说,不可能让你走。让你去学习,就是为了让你回来。” 杜少中说,其实,他最初的梦想是当科学家,进了首钢想当老师。杜少中上小学一年级就得了北京市教育局的奖状,二年级、三年级学校组建少先队,他就当了中队长。
杜少中16岁参加工作,他先在首钢工作了11年,然后去北京市政府工作了19年,接着又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了13年,最后去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工作近两年。
杜少中,1953年11月生于北京。1970年初中毕业,分配到北京首钢工作;1981年调入北京市委工作;2000年调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曾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巡视员,新闻发言人,直到2012年退休。退休后,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任董事长近两年。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低碳智慧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兼职教授、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出版有《微薄之力在微博》《微聊环保——新闻发言人网上网下的故事》。 “巴松狼王”是杜少中的微博名字,他有470多万新浪粉丝,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V。
“说起我的经历,特别是环保,可以这样总结:先污染,后治理,然后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最后是动员公众参与。”杜少中幽默地笑着说,他最初所在的北京首钢属于大型国有企业,而且是污染大户;然后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专门做污染治理的工作;后来去北京环境交易所,那是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然后又到中国传媒大学,动员公众参与环保。
“我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那十几年,虽然说没有在这个系列里,但在那十几年,我是做信访工作,是做群众工作的。因此,和后来的传播也是能接上的。”杜少中说,因此,这是另外一条线。他做传播是从信访开始,那是接地气地跟公众打交道。然后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当新闻发言人,是跟媒体打交道。然后到中国传媒大学做老师,讲新闻发言人制度,讲新媒體,又是一种传播。“因此,我的工作经历是两条战线,但都是和我们国家的发展脉络连在一起的。因此,我也是很幸运的。这在无意间成就了我,成就了一个本来就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人。”
杜少中的职业充满着戏剧性,他对每一次的工作最初都不喜欢,后来喜欢上了,又被调走,而每次的调走都不是自己选择的。那时的工作调动,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最初在首钢时,觉得当个普通的工人,总觉得心里不爽。当自己干出成绩时,结果就调到了北京市委。到了北京市委,最初做信访工作,觉得枯燥无味,然而接触基层工作多了,又喜欢上了,干出了一些成绩,结果又是一纸调令,到了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因此,我的命运挺有意思。”杜少中说。
其实,除了职业的戏剧性,杜少中的学历也颇具戏剧性。他的每一个学历都是工作以后得来的。
杜少中的第一个学历是在首钢工作后,于1978年被单位派到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进修,获得了进修学历。第二个学历是1981年调到北京市委工作后,于1983年被单位派到市委党校脱产上的两年学,直到1985毕业,拿到了大专学历。后来,他续本两年、研究生两年。可以说,他是工作以后,读了近十年书,直到1999年才拿到最后一个学历。
后来,他走进大学,当了院长和教授,一个是北京理工大学 ,一个是中国传媒大学。他认为,知识和学历不能划等号。
“巴松狼王”的微博号很有媒体缘
“巴松狼王”是杜少中的微博名字。杜少中说:“这个微博名字比我的真名还叫得响亮,提到巴松狼王知道的人不少,但提到杜少中,知道的人就少得多。”
说起这个微博名字,杜少中讲起了其由来。杜少中说:“‘巴松狼王最早是用在我的MSN上,主要是方便跟媒体朋友联系,每天随时发稿、改稿、交流信息。2011月1月5日,我在新浪开了微博,起了‘巴松狼王这个网名,当不少人还在问它的含义的时候,有人开始建议我实名,理由是名正言顺说环保。我虽然不太情愿,但一想到‘听人劝,吃饱饭,就改成了‘杜少中。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反对声远远大于之前建议实名的声音,以至于力谏我改名字的朋友,一个劲儿跟我检讨,说是出了馊主意。这样,就把‘杜少中回归了‘巴松狼王。”
杜少中说到这,笑着说:“幸亏我改名的时候,用一个小号把‘巴松狼王占下了,不然现在这个号也许就另有其人了。现在网上查‘巴松狼王,带后缀的大多是受了这一波的干扰。”
“自从我用了‘巴松狼王这个网名,很多朋友都好奇它的来历。”杜少中说,其实,起名字的时候真没想这么多,不过“巴松狼王”很有媒体缘。2006年,他和十来个媒体朋友一起,去慰问北京市环保局到拉萨挂职的援藏干部。在从拉萨去林芝的路上,有一座绿色、美丽的湖。有人提议,大家附合,每人起一个有西藏特色的名字。先把藏族司机的名字改成了普次三超,再把拉萨环保局派来的女领队名字改成了拉姆秋波,队员有山歌玉果、瑟瑟托玛、日月果果、米拉敦巴、香珠脉脉、景天多哥、纳牧藏男??,巴松狼王也应运而生。当然,为什么是这些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直到2014年,杜少中在西藏自治区网信办举办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授课,一个学员提问后,为这个名字做了真正西藏意义的解读。他说“巴松”是汉语的译音,按藏语的意思应该是“扎松”,“扎”是巨大的岩石山,“松”是数字三,“狼王”是吼叫的狼。合在一起,意思是一匹狼在三座巨大的岩石山中间吼叫。杜少中这才发现,他这个名字怎么这么适合写微博!
2011年,“巴松狼王”被评为“十大官员微博”第十名。接下来,年年被列入“十大官员微博”之列,直到2016年主动退出评比。2017年,还给他一个特殊贡献奖。“当时我的影响力小多了,当然,官也比人家小。人家早不玩了,但我继续在上面活着。”杜少中笑着说。
我是跨界的“疑似”专家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我是环保专家,我说这得更正一下。其实,我不是环保专家,是在环保界的传播做得好。因此,我是跨界的‘疑似专家。”杜少中说,“你要说我是环保专家,我肯定不敢当,环保界称得上专家的那得是环保科班出身,有环保理论研究、环保实践等,我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已。你要说传播界,那我肯定也不是专家,因为很多搞传播的人才是专家。我就是在环保界做传播,把环保传播出去,要说我是国内知名环保传播专家还可以。”
杜少中表示,他到环保界的经历应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严格来说,是自始至终都在学习。一开始学习尤其重要。因为到了环保界会发现,这是很深的一个领域。虽然现在谁都说环保,但谁都说不细。作为一个外行人到了环保系统,你会发现,话都不敢说,因为你一张嘴就会说露怯的话。在这个领域,尽管不要求你一定要做所有专业问题的顶级专家,但要知道,谁的观点靠谱,谁的主意能用,必须得了解。
特别是后来,杜少中当了新闻发言人,他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凡是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留在明天。“今天的事今天清,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如果你敢把今天的事留在明天,那你也敢把明天的事留在后天,那你的问题就会成堆。”
“如果每天的问题每天搞清楚,那是在积累知识。”杜少中说,跟媒体打交道,向外界传播环保,有了广泛的知识,心里才有底气。到今天,杜少中依然坚持学习。他说:“仍然有一些环保问题还是需要问,因为环境问题即使是专家,也会遇到新问题,所以必须得学习。”
第二个阶段是做传播。从2003年开始,直到2012年5月退休。在退休前,即2012年2月10日,他卸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和新闻发言人。当晚10点31分,杜少中发了一条微博:“麦霸八年功过已成昨日,环保无涯努力仍无竟期。感谢公众、媒体多年理解支持,也为今年以来接电话不及时、回应采访不积极向‘受害者表示歉意。送几张老照片权当赔罪纪念哈。”
在任上,杜少中以敢言著称,不回避真问题,广受媒体好评。退休时,北京各家媒体大幅报道,甚至有一家用了三版文字、一版图。杜少中说:“有一个媒体老总说,我们庆祝你光荣离任,你要还我们一个华丽转身。”
卸任后不久,杜少中到北京环境交易所当了董事长。“现在来看,那真是华丽转身的开始。”杜少中说,然后继续做传播,参加社会活动,这个工作更华丽。
即使退休后,杜少中也没离开环保。微博上、讲座上、访谈中、文章里,见缝插针,就连举例子都用环保领域的。他对环保的热爱是用行动做出来的。他的包里,塞了一张北京交通卡。几年前,他还在环保局时,倡导发起了“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较真的他,索性自己把活动贯彻了下来。从那之后,主要靠公共交通出行。
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
“提到改革开放,我回过头看,和四十年前比,觉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变化。如果细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杜少中说,改革开放以后,工资涨了,他也从厂里调市里工作了,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北京市委信访办工作,接触人民来信来访。改革开放后,发现人民群众的呼声、诉求越来越多。一方面要去清理过去的疑案、积案,另一方面也得处理当时碰到的新问题。但到北京市环保局以后,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前,环境问题不可能提上议程,因为那时候的经济总量还不大。改革开放后,这些问题全都出来了。
“刚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还觉得名不见经传,没有像在北京市里那些机构那样引起重视。”杜少中说,但是,当他深度参与环保后,特别是奥运会前后碰到的一些重大活动,对环境问题的一些具体做法、认识,都参与其中。那时,他认为,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影响是越来越深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环境问题提了出来,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在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高了。当然,也存在不足。”杜少中说,那就是环境质量还不够好,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还得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从指导思想上看,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该看成是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过去叫绿水青山,是要绿水青山,还是要金山银山;后来变成了既要绿水青山,还得要金山银山;现在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是中间换了几个词,它是一个重大变化。”杜少中说,第一阶段的时候,说绿水青山,是要绿水青山,还是要金山银山;那时候是把它对立起来,二者选一,非此即彼。后来变成既要,也要。
没有环境安全,就没有食品安全
“好的环境,才能生產出安全的东西。没有环境安全,就没有食品安全。”杜少中说。同时,他还举了一个例子。
一次,杜少中去贵州讲课,在课上,他谈到贵州是全国产茶最大省份,结果在座的没人知道。因为不出名茶,出茶不出品牌,而贵州的茶叶最终让别的省拿走了。别的省把贵州茶叶作为原料,进行包装,最后这茶就成了人家的牌子。
别的省份选择贵州的茶叶做原料,是因为茶叶的质量好。质量好又与环境好相关。总结有五条: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前四句是天生丽质,这是自然环境;无污染是后天加持。低纬度、高海拔虽然不可以改变,但是寡日照、多云雾可以改变。同时,如果环境污染了,不仅能改变自然条件,还能改变土壤,更会改变茶叶的质量。一旦茶叶质量被破坏,就没了市场。因此,只有坚持茶叶的品质,保持你的天生丽质,那你的茶树才永远是摇钱树。
“所以我觉得,从环保的角度看,改革开放这些年指导思想变化到今天,这个定位是准确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这个定位才可能让中国的发展能够一直走下去。”杜少中说,因此,改革开放不仅感觉到既得利益,还能感觉到长远发展,还能感觉到发展方向,今后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后,杜少中也表示,希望美丽中国早日建成。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部分。没有美丽中国,其他的目标实现以后,也会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