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城市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与探索
2018-09-03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华
文|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华
1、大都会城市绿地的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诸如北上广深之类的特大型城市振兴和发展。而上述大都会中的绿地系统更加承担着城市生态恢复的重要使命,在其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 大都会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特征
现今的大都会无一例外都具有高度密集的人口、拥挤的交通、污浊的城市环境,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与生态问题的产生。同时,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发展的严重冲突,大都会中的城市空间成为了最为珍贵的资源,大量的城市绿地被用于开发住宅、商业与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为此,在大都市中绿地系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成为周边区域生态稳定的“维护者”、市民休闲娱乐的“保障者”、促进邻里交流的“提供者”,更为重要的是与城市其他系统的协调,促进城市土地产出值的提高,协调和缓减各种社会问题,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因此,大都市绿地系统的身份与功能更趋向于综合化。
1.2 大都市城市绿地的规划要素多样化
我国原建设部早在本世纪初便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首要任务便是制定每个城市绿地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落实到具体的规划方案之中。
1.3 大都市城市绿地的系统性
虽然大都市中的绿地属于整个城市家居的一部分,但其与其他城市配套设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大都市中,绿地系统更是受到了区域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特点、土地利用方式等条件的影响。一旦该区域的城市功能或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其绿地的布局方式和功能作用也会随之调整。
1.4 大都市城市绿地管理制度化
作为大都市重要的景观装饰,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建设和立场管理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和制约,例如建设资金的拨付、建设时序的安排、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后期日常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执法的依据,从而真正确保大都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合理性。
2、大都会城市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的必要性
大都市绿地系统主要包含了公园绿地、社区绿地、单位绿地、防护绿地、道路附属绿地等多种形式,从前文中已经对大都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其特点中不难判断出随着大都会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使得建设年代久远的部分绿地无论在景观性、功能性、生态性上都无法满足现代大都市对于绿地的各项要求,而大都市的政府职能部门也逐渐意识到开展城市绿地景观提升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城市绿地发展的需求
城市绿地以装扮城市风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目标,在城市公园绿地以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美化城市市容,改善人文环境为目标,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早年将修建的各类城市绿地其使用功能也明显不能满足市民的现今需求。同时,国民的审美观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也使得绿地承受越来越大的游览压力。
另外,随着政府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大城市中部分景观效果佳、配套设施完善的收费公园已经由政府园林管理部门进行全面接管,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这股公园免费开放的浪潮在短时间内便席卷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但是由于免费开放使得原本较为容易控制的游园人数在短时期内出现了暴增的趋势,园内的各类设施都处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载的状态之下,各类设施损坏率节节攀升,而这种问题在节假日更显得尤为突出,部分公园绿地甚至出现了人满为患“一厕难求”的境遇。为此,对上述发生问题的公园进行适当的景观改造也显得势在必行,也只有通过改造才能使公园绿地重新焕发昔日的迷人魅力,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的需求。
2.2 社会政策提高的促进
由于城市绿地中除了部分社区及厂区绿地外,大多数绿地都是属于公共绿地,其建设和管理单位都归政府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因此其景观改造项目的资金与改造时序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管理部门。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提出了倡导建设园林绿化城市的号召,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大都市都进行了积极的参与,全国的城市绿化建设速度和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城市的绿地建设从求“量”向求“质”转变。但是大都市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受到土地成本的制约,无力在城市中心区域新建更多的绿地,只有通过对各类现有绿地的改造才能达到进一步美化城市的目的。例如,上海市某区在紧抓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201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强化区域园林绿化建设的文件,同时安排了大量专项资金用以保障绿地建设与提标改造。区政府按照“增量、造景、升格”和“春花、夏绿、秋色、冬枝”的要求,力求建设生态与景观并重的城市绿地系统。据区财政部门资料统计相关,该区政府在2012至2015年期间共计投入绿化建设及改造资金3亿余元,其中仅公园景观提升项目就达到了15处,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
2.3 公园的生态性改善需求
各种不同形式的城市公园绿地都具有一定的生态调节与稳定能力,尤其是大型的城市公园,其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上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早期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往往只追求绿地的气度和规模,通常是大面积的广场铺装与观赏草坪占据了大多数城市绿地面积,其植物景观效果较差,而其不能起到积极的生态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各界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号召,而各地发生的城市内涝也为城市管理者敲响了生态的警钟。为此,对现有老旧公园进行景观提升的同时,还应注重在有限的绿色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绿量,利用和改造绿地内现有水系,提升绿地景观的海绵城市效果,从而营造出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而努力。
3、案例分析——上海市东岸南码头滨江绿地区域
3.1 项目概况
本案例位于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艺术生活段”,以南码头轮渡站为中心,北起南浦大桥南侧垂直投影线,顺接南栈滨江绿地,东至世博大道,南至白莲泾滨江绿地,西临黄浦江。项目总面积为85155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为32502平方米,滨水区岸线全长450米,现状场地原为上海市黄浦江南码头轮渡公司等职能部门。
3.2 项目功能分区及交通组织
本案例的场地是原本由若干个不同单位使用,为此在景观改造前存在功能分区不明确、场地交通组织混乱的问题,而其中不明确的功能分区不但降低了市民的使用体验,而且部分功能相同的重复区域还造成了绿化空间的浪费。另外,现状场地内公园的附属设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缺失,部分区域还存在安全隐患,而鉴于交通组织的不完善,市民不能够便利地达到局部景观效果较佳的区域。
由于本案例所处的南码头滨江绿地在转变为滨江开公共空间的同时,仍需满足和兼顾轮渡码头和公务码头等组织机构政策业务的开展。为此,设计师采用竖向分层分流的交通流线组织设计,将公共空间游人流与轮渡站过境人流立体分隔,既满足了游览观景需求,也保证了游览使用安全。项目中充分发挥“低线漫步,中线跑步,高线骑行”的交通组织方案,将滨江和腹地两条高线分行,并共同围合出22km独有的景观空间。其中约600米长的高线运动道,跑骑并行,鼓励分享式交通,白色的桥身,如山间缭绕的薄雾,于建筑间轻盈行过,串联起绿地内的特色景观和配套设施,将空间一体化;而约450米长的空中漫步道,将公务码头藏匿于4.5米宽的游憩空间之下,激活水岸空间活力,与配套建筑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横向尺度。
同时,本次景观提升过程中为响应上海市滨江绿地改造的号召,设计师重新梳理使用功能,引入驿站、公共厕所,城市客厅,健身场所等设施。由于项目正好位于南浦大桥引桥处,原本大量的桥下空间未被合理使用,设计师规划了篮球区等数个体育运动场地,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丰富公园的使用功能和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该举措为周边区域的市民增添了不少运动场所,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区域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3.3 项目部分重要节点专项设计
作为本项目景观节点之一的山丘区,原本该区域为地面停车场,为了提升区域景观效果,设计师在本次景观提升项目中因势利导,将其改建为独具特色的山林绿化。
由于该节点属于全园的制高点,其成为了全园的游览视觉焦点,即区域外的市民因地势的变化而形成的仰视视角,而该区域内游客则形成远眺黄浦江江面的有利条件。虽然该处山丘为人工堆叠而成,但其在外观造型力图模拟出大自然中山体的质朴,同时其相对完整的植物群落,突出了山林绿地的“野趣”。
设计师在园路布局上充分考虑市民的猎奇心态,登山步道除了与周边区域的园路进行有效的沟通之外,内部园路布局以蜿蜒曲折的小径位置,还填设了休息座椅,从而增加市民游览的乐趣。
图1 本案例北侧山丘区域绿化平面图
图2 本案例地面铺装调整方案示意图
图3 本案例轮渡站铺装实施图-砾石聚合物混凝土
3.4 项目铺装专项
本案例的设计师还根据场地在使用功能上的区分,将整个场地内铺装分为了城市区域与自然区域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城市区域中市民的活动较为密集,如轮渡广场等区域,采用现浇砾石聚合物混凝土铺装,该类型铺装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充分保证场地在大量人流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破损和开裂。同时,面层处理较传统混凝土更细腻美观,也避免了各类砖材过密的拼缝,形象上更加简洁大气。
而在建筑物四周以及过道等具有停留人流的区域,设计师则采用了小型烟白色混凝土预制透水砖为铺装材料,通过中灰和深灰色彩的对比,将建筑与周边铺装环境进行了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其中的园路及铺装多采用透水砖,该举措强化了铺装的景观性与生态性,也满足了铺装的强度和耐践踏能力。尤其是在场地内的山丘小径设计师则大胆地采用了金属格栅作为铺装材料,加强了其与周边植物景观的联系性,模糊了其原本较为僵硬的界面,使市民在其间游览时充分领略到自然界的趣味。
3.5 项目植物配置专项
项目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前,对现有场地内的景观进行了充分的现场调查,在调查中设计人员发现场地内苗木老化坏死现象严重,苗木品种也较为单一。为了丰富场地绿化层次,打造立体植物景观,项目设计人员将场地内植物配置按高度的落差分为树冠层、灌木层、地被层及水生植物层等四个层次。
由于场地面积较大且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几何形态,轮渡站广场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功能。为了方便周边的居民出入公园,设计师沿公园的四周设置了大量大小不一的出入口。而通过在公园各入口处种植线性布局的各类行道树则为市民提供了明显的标识物,并伴随着公园内步行体系深入场地内部。在行道树树种选择上多采用树形狭窄、树干笔直高大的品种,如水杉、银杏等。在公园内部广场、疏林草坪内所种植的独植或丛植树种多以观花观叶类树木为主,在外形上力求变化多样,树木的高度不必追求过分高大。为方便市民在游览公园时进行适当的休息,设计时在主要活动区或休憩交流区设置了大量的丛植小乔木,如樱花、海棠等,从而形成了较为浓密的荫庇区域。
本项目场地内地形呈现出西低东高的状态,其大面积的草坪主要集中在场地的西北侧,草坪的北部是高达8-9米的人工山体。设计师将数种花色、形态、大小不一的各色灌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应用在整座山丘之上,从而展现了植物片植的壮观效果,并按照区域的变化来展现四季间的变化。同时,在中央游憩草坪内设计师选择了较为耐践踏的草种,并通过不同草种的混合播种,从而使得整个草坪能够四季常绿,避免了传统草坪在夏季草种与冬季草种之间转化时出现草种枯黄的问题。另外,在场地内建筑物、道路两侧、林带内还种植了大量的耐阴地被,将乔灌木、地被及草坪三者进行了合理的搭配,不仅彻底杜绝了场地内黄土的大量裸露,也进一步丰富了植物的品种与层次感。
本项目地处上海黄浦江畔场地,内排水主要依靠市政管网进行。为探索新的雨水调蓄模式,项目设计人员通过在场地内新开挖部分下凹式绿地,在降雨时可利用下凹式绿地积蓄和吸纳附近区域的一部分降水,但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后续的地表径流则从预留的溢水管进入市政管网排出。同时,设计师为将下凹式绿地进一步打造成园区的生态调蓄池,强化其对于水体的净化和过滤能力,选择种植了常绿鸢尾等水生植物,使之成为各类水生及两栖动植物绝佳的栖息地,从而起到了丰富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积极作用。
4、结语
本文以上海市南浦大桥轮渡区绿地景观改造项目这一实际案例,通过完善的现场分析其现有场地条件特征以及与周边环境空间的衔接,以打造亲水空间、运动空间、绿色空间为主要目标,通过在其绿化植物配置、场地铺装调整、功能区域划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并就项目北部人工丘陵区的景观改造具体工作展开了详细的介绍。进一步论证了大都市城市绿地景观改造工作中的实践方案。
图4 本案例山丘小径内所使用的金属格栅铺装
图5 本案例项目植物配置方案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