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过“缺心劲没干劲”的精神山岭
——打通“组织振兴”路经
2018-09-03梁芝芳
◎梁芝芳 (本刊记者)
青中村启示4: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火车头”“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会蹄疾步稳
离开深圳,回到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冉维富活干得多了,钱赚得少了,却没后悔。
6年前,不到30岁的冉维富回村,亲身感受了青中村“两委会”班子的不断“升级”:从全村选不出一名村委会主任、班子涣散,到4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再到村党支部先后2次荣获安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回村不久,冉维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为青中村党员队伍“换代”加了一把柴——从前村上党员青黄不接,普遍年纪偏大,大伙开玩笑“两个人三颗牙,七老八十三条腿”;近年来,村里优秀的“苗子”一个一个地向党组织靠拢,村党支部发展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4名,全村14名党员,40岁以下的占了近一半。
与党组织同步“升级换代”的,还有村上的水、路、电、网,以及村民的生产、生活。2014年,青中村群众的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仅6598元,2017年提升到10695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按照计划,今年整村脱贫“摘帽”。
一个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如何建成“先进基层党组织”?——“拧紧”村班子,大事小情有着落
53岁的老党员丁瑞斌种茶、搞林下养殖,不仅自己“折腾”出了好日子,还带领三户贫困户脱了贫:“张贤顺新建3亩茶园,养了200只鸡,加上务工,家庭年收入5万余元,去年已脱贫;王祥伦、朱西朝也都先后摘了帽。”
今年4月,老丁一家搬进了公路边的新房,两层小楼,现代化的厨卫,政府补了7.5万元,自己只用掏7500元,离老房子一里路。“村干部为村上事上心,群众日子肯定没得说,只会越来越好。”这是丁瑞斌当了20年村支书的心得。
青中村表彰“五好家庭” 黄志顺//摄
“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对此,丁瑞斌的后一任村支书张显华也深有体会。5年前,青中村还是镇里“挂得上号”的后进村:村里不通公路,到县城12公里路需要翻梁下沟,来回得一整天,雨雪天出不去、进不来,时常缺水、断电,手机“爬到山顶找信号”……
对这么多年积压的烦心事大家都有怨气,咋办?没人办。自家日子都不好过,谁有心思管村上的事。班子不团结,干部作风散,“干好干孬,过一天算两晌”;群众不信任,部分村民甚至新农合都不愿交。
县委办干部曾顺宝2015年到村任“第一书记”时,因为没有办公场地,跟村干部一起四处“打游击”办公。曾顺宝驻村第一件大事就是加强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改建活动阵地、建便民服务点、办农家书屋,开展“三讲三带三变化”活动,使“三会一课”党组织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三讲三带三变化’,即支部要求党员自觉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勤劳先富、带领群众致富,力争实现精神面貌、产业增收、村容村貌‘三变化’。”曾顺宝介绍,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定期组织召开党群例会,分析研判村里大小事情,让村民全都参与到村子建设中来,没有局外人和旁观者,“只有干群一条心,整村脱贫才不是一句口号”。
青中村的变化肉眼可见:11.1公里通村公路修通,半小时到县城;12公里连户路、生产便道直通到农户家门口、茶园、菜地,群众出行脚不沾泥;建成自来水厂1个,小型供水工程5处,饮水和灌溉水窖27口;精准实施就地安置、进城入镇、危房改造和兜底保障“四个一批”措施,群众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除了低压线路改造、新建通信基站,还实现了光纤入村,公共WiFi部分区域免费开放。
村民们还发现,村里空挂多年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只见喇叭不见响,不怨喇叭怨村长。”张显华感慨,只有农村思想阵地稳了,村里工作才能找到抓手,干出劲头。全村15对大喇叭,不定期播放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惠农补贴信息,越用越便利。“党的好政策,来一件说一件,办一件播一件。”不知不觉间,村风民风变了,党和农民的纽带紧了。
最近两年,张显华明显感到群众的信任在一点点回来。“如今黑天躺下来,脑子想的都是咋个干事。”村干部越干越出威信,班子越拧越紧。采访中,张显华接到电话,让他去市上开会领奖,青中村被安康市委表彰为“文明村”。
一个地少土薄的贫困村,如何克服自然条件劣势、脱贫致富?——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采茶妹妹听夫言:世上生意我不做,明年我还上茶山,茶山顶上风景好……”“左手采茶来四两,右手采茶来半斤,越干越有劲……”
清明前后,全村男女老少齐齐出动,一道道山梁上,茶农们一边唱着采茶歌,一边争分夺秒采下最值钱的嫩芽,连夜炒制而成的“明前茶”,成了清代朝廷的贡茶。
“地兼秦蜀美,采茶惊雉鹧。”恢复几百年前的采茶盛况,让青中贡茶再次叫响全国,是贡茶园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显勤的目标。2015年,做茶叶加工生意的周显勤被请回村,投资100万元成立了青中村第一家茶业加工企业。
离乡多年,周显勤发现青中村还是那个记忆中的贫困山村。地少土薄、产业结构单一,“种粮吃饭,养鸡称盐,喂猪过年,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奔头”。虽然一直保留着种茶的传统,但由于收益有限,致富能人留不住,“人走茶凉”愈演愈烈。
茶产业“钱景”不错,但缺个合适的带头人。曾顺宝和张显华将全村能人细细捋了一遍,最终选定在斑桃镇搞茶叶加工的周显勤,他不仅不缺资金、技术,关键还有稳定的销路。
村上几番动员,周显勤却始终犹豫不决:村上茶园面积虽不小,可多像“鸡窝”,东一堆西一坨散在山腰,农民管护意识薄弱,种植技术缺乏,导致茶园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售价一直低迷。更要命的是,由于交通不便,茶叶出不去、加工企业也进不来。几年前周显勤曾邀请一名茶厂老板到青中村投资建厂,对方一看三尺宽的山路弯弯曲曲,设备都运不进来,掉头就走。
“绝不能让一腔热情回村创业的乡亲,被浇一头冷水。”张显华当场表态,不仅要修通村路,到茶园的生产便道也要硬化,周显勤这才打定主意,回村建厂、注册合作社。建厂时资金不足,县上拿出70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周显勤想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可茶农积极性不高,党员就带头在自家好田好地种上茶,村干部则挨家挨户上门算细账,帮助群众打消顾虑。
整合“鸡窝”茶园,建立连片高效茶叶生产基地,邀请全国各路专家前来指导种植、采摘技术,解决散户种茶达不到生产标准、商品率低的问题,引进高效、清洁的加工生产线。不出三年,周显勤的茶厂经营颇有起色,年产茶15吨,毛利润150万元左右。“新建的800亩标准化茶园,今年能‘打顶采’了,再过两年进入丰产期,将实现60吨成品茶满负荷生产。”
周显勤发现,以往绿茶的采摘只能持续到5月初,大量夏秋茶浪费在地里,按照一斤夏秋茶20元的收购价,一亩地就是1000元。除绿茶外,茶厂还引进了红茶、陕青茶、黑茶3条生产线,不仅延长了茶叶采摘期,还丰富了产品种类。去年,茶厂产值达550万元,带动茶农户均增收6000元。
这几年,青中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2100亩,产业链不断延伸,致富带头人周显勤也被吸纳为积极分子,接受着组织的考验。而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朱达照则变成了致富能手。
自朱达照记事起,爷爷辈就挑着担子走一个多月的山路,翻过秦岭到达关中,以茶叶换回生活用品。“现在当茶农,可比以前幸福多了。”种了大半辈子茶的朱达照禁不住感叹赶上了好时代,从种植、管护到采摘,都有合作社的专业指导,芽头醒得早、发得齐、长得匀、采得尽,且芽肥体壮,自然不愁卖。
原先白天采茶,夜里炒茶,一个人“搞不赢”,两天只得两三斤成茶,背到县城茶贩子还要压价。如今家门口就是茶厂,清明前鲜叶一斤能卖到60元以上,比原先成茶价还高。同样一亩茶园,收入翻了好几倍。
“茶树不采不发,越采越发,等于养了个金娃娃。”朱达照自己种了14亩,还动员堂弟朱达美种了10亩。如今青中村家家种茶,人均茶园面积超过2亩。
为了把“最能打仗的人”聚集在产业链上,青中村在茶叶、林下养殖、生态蔬菜3个特色产业合作社分别成立了3个党小组,14名党员发挥各自产业发展优势,带动群众致富。茶叶大户朱达照成了茶叶产业党小组组长。
今年5月,朱达照参加县上职业茶农培训,看到平利县借助茶产业发展体验旅游,手工茶一斤卖到了3000元,是青中茶的10多倍,便盘算在村上建一个集茶园种植、参观、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实现茶产业链转型升级。“一定要搞出青中自己的特色,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容易水土不服。”
一个落后闭塞的小山村,如何留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绿领”?——惜人才、聚人才,让乡亲干劲“燃”起来
这是一次特殊的村民大会。
2014年10月7日晚,县委办驻村干部黄志顺同村干部一起在“青中青年”QQ群里,跟村上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汇报”村“两委”当年工作和计划,并告诉他们青中村正在发生的变化,聊了3个多小时。
召开这次线上会议,黄志顺是迫不得已。青壮劳力基本都外出务工,青中村成了典型“三化”村——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各家的“主心骨”们长期在外地不了解村上情况,遇到发展产业、房屋改造、土地流转等大事,还得他们“遥控”拿主意,小纠纷常常演变成大矛盾,工作很难展开。
通过这次线上沟通,情况明显好转:群众对村干部多了一份理解,参与村上事务的积极性高了,很多工作推进顺利了。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年轻人了解到村里的变化,开始讨论是否返乡发展。
26岁的张治伦是最早返乡的。此前他在外地包工程,一年能挣20余万元。回村发展林下养殖,还注册了养殖合作社,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新农人”。
如今,青中村露天土鸡养殖已初具规模,培育千只养鸡大户4户,全村年出栏土鸡3万只。青中土鸡和土鸡蛋在市场上走俏,一只土鸡近百元,一个鸡蛋1.5元,还经常断销。
“乡土人才,首先应该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三项基本条件,同时还要高觉悟、懂经营、善创业。”城关镇党委书记李作奎认为,这些乡村“绿领”了解新农村规划和乡村治理,具有“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辐射效应。
2015年,在广州工厂上班的谭科梅回村当“羊倌”,从“蓝领”变成了“绿领”。她和丈夫王保安拿出全部积蓄,贷了10万元款,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10万元,投资50万元开办科梅农场,推行“小羊共育”模式,第二年就有十几户贫困户参与合作共育。去年,谭科梅仅养131头羊的纯利润就有11万余元,1500只鸡也赚了5万余元。
2017年7月,谭科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咱们农村人常说‘不要忘本’,这个‘本’指的是什么呢?”在入党积极分子谭科梅看来,让群众得实惠、心里“舒坦”,就算是没有忘本。入社贫困户在科梅养羊厂领养小羊,从防疫、驱虫到管护培训,谭科梅“一条龙服务”。一户养10只,就有万把元的收入。
“85后”老板张贤林的服装生意年入百万元,在北京买了房、车,还落了户,但他总觉得身在外乡就像“滑石板上过生活”,心里不踏实。今年回村,他准备投资100万元发展生态养殖,看中的就是青中村的绿水青山优势和生态农业的“钱途”。
这些土生土长的返乡青年既有含金量,又有含情量,带动惯于土里刨食的农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点“燃”了乡村。“以前村子死气沉沉,现在年轻人回来,产业做起来,大伙干劲更足了。”看着村里人气越来越旺,张显华这个支书也越干越起劲。
回乡3年多,张治伦一手打造起青中村微信公众平台,开办“青中农庄”微商城,专卖村里的土特产品,做得有声有色。今年村“两委会”换届,他被推选为村文书。张治伦说,在农村创业虽苦,但自己有了事业,还能帮助农民致富,结的果子甜,心里更甜。
刘友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