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科学设问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2018-09-02何世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试兄弟逻辑

何世勇

《氓》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必背篇目。如从应试的显性知识点来看,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帮助学生准确默写全文。然而,无论是从应试的隐性能力培养来看,还是从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教学都不应停留在促进学生背默此文的层面,而应通过科学选择设计问题,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鉴于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氓》时,突破了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即从关注“默写”走向关注“思维”。

为此,我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了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教材原文下的注釋,作了有两种解释,一说指女子虽然过着贫苦的生活,但心意不改,如涉深水也一往无前。一说指女子被丈夫休弃后乘车渡淇水而归的情形。为此,我请学生探讨“你赞同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经讨论交流,学生们认识到:如作第一种解释,那么此句写的应是女子当初嫁到男子家路途中发生的事,表示女子当初的决定是一往无前,心意不改,这样的解读,可以与后一句“女也不爽”相呼应,同时也与“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内容相应和。其意应是在说“我当初是那么‘一往无前地嫁给你,后来也一再原谅你,然而你却三心二意,不专一,反复无常,你总是这样,最后我也就不得不离开你,于是进一步推导,诗中女子可能是主动选择离开而非教材中所说的被休”。如作第二种解释,那么此句写的应是女子从男子家归往自己娘家时的情景,那么,这既是实写回家时的情形,又是内心之情的外化,景情交融,烘托了女子内心的伤感。

二是关于“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教材原文的注释,指出“此是指兄弟见我被休弃而归,反而讥笑不予同情”,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启发学生明确了两个疑惑,即“不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咥其笑矣”似乎不合人性。于是我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疑惑进行讨论,探究答案。

经讨论交流,学生们认识到:一是不知“内情”(是女子自己主动离开男子,而非女子被休而归),由此可以推测出,当初女子的兄弟应是反对这种可能是自由恋爱式的婚姻,于是,讥笑的内容可能是“当初劝你不听,现在被休了吧”,这样理解,“咥其笑矣”才有情感和逻辑基础;二是不知“我回来了”,兄弟们还在为他们自己的事而有说有笑,以此反衬自己的孤独,于是静下来想想,独自伤悼;三是不能以我之谓无而否认人之谓有,以今日之我的逻辑来看,不应有那样无情的兄弟,但这不能否定,昨日之他(无情的他)存在的可能。

以上解读并不一定严谨,但却能启发学生从矛盾处发现问题,从问题探讨中提升逻辑思维分析的能力。其实,关注思维(语言中包含的逻辑、文化与精神),正是提升语文教学品位,彰显语文学科属性的有效途径。正如袁卫星老师所说的那样,“语文就如同一枚水果,语言是它的皮(或者壳),文化是它的肉,而精神(或者说价值观)是它的内核;语文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剥开那层语言的壳,吃到文化的肉,完了再种下一粒精神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直到它有一天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应试兄弟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错别字先生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应试良方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