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8-09-02崔晓晖
崔晓晖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
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指经其股动脉进行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其肝动脉内,进行局部化疗,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手段。此方法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实践证实,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不仅能杀灭其体内的癌细胞,还可以增加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1]。临床研究表明,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为了探讨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笔者对80例此类患者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择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在研究组患者中,有女12例(占30%),男28例(占70%);其年龄为47~75岁,平均年龄为(63.16±4.57)岁;其中,有肝细胞癌患者29例(占72.5%),有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7例(占17.5%),有混合性肝癌患者4例(占10%)。在对比组患者中,有女11例(占27.5%),男29例(占72.5%);其年龄为46~77岁,平均年龄为(64.23±4.68)岁;其中,有肝细胞癌患者30例(占75%),有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7例(占17.5%),有混合性肝癌患者3例(占7.5%)。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在此期间,对其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1)术前护理。术前,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遵医嘱对其进行碘过敏试验,待确定其对碘不过敏后方可进行手术。对患者右侧腹股沟的位置(即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同时提前准备好术中所需的药品(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肝素、利多卡因等)。2)术后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24 h,对其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12 h。注意观察其下肢皮肤的颜色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同时定时测量其下肢皮肤的温度。化疗药物会对患者的胃肠道粘膜产生刺激,从而易使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遵医嘱为其应用止呕药。若其发生呕吐,需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避免呕吐物堵塞其气道。术后,每隔1 h为患者测量1次体温,若其体温升高,应及时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方法是:1)术前的认知行为干预。术前,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与其建立稳定、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安慰、鼓励等情感支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进行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其手术的原理、方法、安全性及预期的疗效等,并将手术成功的病友介绍给患者,从而提高其对手术的信心。另外,部分患者由于担心手术的费用而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费用、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以及自付的金额等,告知其医疗保险可报销部分(或大部分)手术费用,帮助其减轻心理负担。另外,告知患者在手术前2 d多进食富含热量的食物,以提高其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指导其进行床上排尿训练,以防术后因术侧肢体制动而导致其发生排尿困难。2)术中的认知行为干预。术中对患者进行的是局部麻醉,其在手术过程中都处于清醒的状态,因此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情况,主动询问其是否出现不适感。对于情绪过于紧张的患者,应尽量分散其注意力,并给予其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稳定的情绪。3)术后的认知行为干预。术后,患者在化疗药物的刺激下易出现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术后出现上述反应均属于正常的现象,告知其不要过于紧张。可采用松弛疗法、音乐疗法等帮助其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嘱患者术后多饮水,保持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3000 ml之间。另外,告知患者多进食低脂、高蛋白、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进行护理前后,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心态,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心态越差。进行护理后,采用生存质量评分量表(由我院自制,满分为100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1、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研究组 40 58.42±10.07 43.57±9.11 4.052 0.000对比组 40 59.67±11.74 50.90±10.07 2.287 0.035 t值 0.327 3.353 P值 0.744 0.001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DS评分(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DS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研究组 40 56.71±9.74 45.35±7.58 4.332 0.000对比组 40 57.38±8.84 51.42±8.63 2.641 0.014 t值 0.434 3.380 P值 0.665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6.47±3.36)分和(73.29±3.51)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多进行介入治疗。但由于多数肝癌患者对介入治疗不够了解,因此在手术前易出现不良情绪[2-3]。另外,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易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也可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4]。因此,临床上应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改善其术前、术后的不良情绪,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