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评定

2018-09-02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3期
关键词:泻心汤螺杆菌半夏

史 娇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质量控制科,北京 102400)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此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1]。以往临床上常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但效果不够理想,且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易复发[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门诊就诊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这11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半夏泻心汤组,每组各55例患者。半夏泻心汤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在21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43.6±6.3)岁。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在22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4.5±6.4)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所用的药物和用法是:阿莫西林,口服,1 g/次,3次/d。克拉霉素,口服,0.5 g/次,2次/d。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为半夏泻心汤组患者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加味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半夏9 g、党参9 g、干姜9 g、黄芩9 g、黄连3 g、炙甘草9 g、蒲公英20 g、大枣4 g、大青叶15 g。水煎服,1剂(300 ml)/d,分早晚两次服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慢性胃炎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3]。痊愈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上腹部不适、嗳气、恶心、胃胀满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的溃疡面完全消失。显效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充血的情况明显好转。有效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充血的情况有所好转。无效标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充血的情况未好转。2)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嗳气、胃胀满、口苦口臭、纳差等)进行评价[4]。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越高,表明其临床症状越严重。3)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呼吸检测,记录其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 23.0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治疗后,半夏泻心汤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23例(占41.82%),为显效的患者有15例(占27.27%),为有效的患者有12例(占21.82%),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占9.09%)。常规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3例(占23.64%),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21.82%),为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29.09%),为无效的患者有14例(占25.45%)。半夏泻心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4.5%),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n(%)]

2.2 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腹部不适、胃胀满、恶心嗳气、纳差、口苦口臭等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P>0.05。治疗后,半夏泻心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分,)

表2 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分,)

分组 例数 上腹部不适 胃胀满 恶心嗳气 纳差 口苦口臭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半夏泻心汤组 55 2.63±0.22 1.07±0.35 2.36±0.53 1.11±0.53 2.43±0.35 1.05±0.11 1.97±0.66 0.78±0.25 2.34±0.28 0.67±0.29常规组 55 2.71±0.36 1.97±0.28 2.27±0.42 1.77±0.30 2.35±0.32 1.68±0.19 2.00±0.30 1.53±0.22 2.15±0.40 1.40±0.36

2.3 对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的分析

在治疗14 d后,半夏泻心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91.0%)高于常规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71.0%),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5]。此病的发生与患者存在痰湿、宿食、瘀血、情志不舒等症状有关。有学者指出,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多为寒热错杂证和虚实夹杂证。治疗此病应从扶正祛邪、平调寒热等方面着手。半夏泻心汤属于经典名方,出自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6]。此方中的半夏味辛、性温,可散结除痞、降逆止呕;干姜味辛、性热,可散寒温中;黄芩和黄连味苦、性寒,可泄热开痞;上述四药配伍,具有平调寒热、辛开苦降的功效。然寒热互结,又缘于中虚失运,升降失常,故方中又用人参、大枣,以温中益气,补脾虚;与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复脾胃升降之常。方中用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另加蒲公英、大青叶,二药均可入胃经,善清胃经实火,具有抗菌、抗炎、健胃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芩、黄连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8]。为了探究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门诊就诊的11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4.5%)。治疗后,半夏泻心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91.0%)高于常规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71.0%);其上腹部不适、胃胀满、恶心嗳气、纳差、口苦口臭等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上述研究结果与蔡福才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

猜你喜欢

泻心汤螺杆菌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