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的效果研究
2018-09-02王娟
王 娟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通 226300)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手段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但是,在我国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较低。许多患者在被确诊时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丧失了对其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因此,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一线化疗就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许多胃癌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在其接受一线化疗后其病情还会继续发展。这样,患者就必须接受二线化疗,从而解决患者在一线化疗失败后出现吸收障碍和营养不良的情况、耐受力下降以及病情继续发展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此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经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明确诊断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34例患者,B组有34例患者。在A组的34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16例;其年龄为33~65岁,平均年龄为(48.3±3.67)岁;其中中分化腺癌患者有6例,粘液腺癌患者有8例,低分化腺癌患者有4例,管状乳头状腺癌患者有9例,印戒细胞癌患者有7例。在B组的34例患者中,有男19例,女15例;其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47.4±3.29)岁;其中中分化腺癌患者有7例,粘液腺癌患者有9例,低分化腺癌患者有7例,管状乳头状腺癌患者有6例,印戒细胞癌患者有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病灶。2)患者的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3)患者的血常规检测、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结果均正常。其排除标准是:1)患者有单发病灶转移的情况。2)患者的肿瘤细胞浸润至骨髓。3)患者存在化疗禁忌证。4)患者均并发肠梗阻[2]。
1.3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雷替曲塞进行化疗。具体的方法为:用3 mg/m2的雷替曲塞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的时间为15 min。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加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具体的方法为:用85 mg/m2的奥沙利铂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的时间为3 h。治疗21天为一个周期,每周期重复给药一次,对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周期[3]。
1.4 观察指标
在用药期间,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实体瘤RECIST1.1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进行化疗的结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四个等级。1)完全缓解:经过化疗,患者的病灶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经过化疗,患者的病灶最长径缩小30%或30%以上。3)病情稳定:经过化疗,患者的病灶长径有所缩小或有所增加,但是未达到部分缓解或病情进展的程度。4)病情进展:经过化疗,患者的病灶最长径增加20%,且病灶长径总共增加5 mm或5 mm以上,或者患者有新的病灶产生。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化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尽管治疗胃癌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胃癌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4-5]。许多胃癌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在接受一线化疗后往往还会出现病情继续发展的情况。这样,患者就必须接受二线化疗。有研究表明,联用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的效果显著,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其原因是:1)雷替曲塞属于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能够有效地提高细胞的抗肿瘤活性。2)奥沙利铂属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此药将癌细胞的DNA作为靶点,能有效地拮抗癌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3)联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二线化疗,能有效地发挥这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延长其生存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的研究结果证实,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