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国两制”下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引导途径研究

2018-09-01张小彦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一国两制文化认同

【摘 要】 中国是一个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本文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谈起,论述了文化认同对建构国家认同和实现人心回归的作用。分析了“一国两制”下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引导途径: “一国两制”与“求大同、存大异”;加强香港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香港高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增强青年文化认同;將香港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大局。

【关键词】 文化认同;香港青年;引导途径

一、文化认同

1、文化认同的内涵

认同往往发生在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行为过程中,个体会逐渐产生“从众心理”,从情感和心理上慢慢趋同于他人或社会,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获得某种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同构。在此基础上,个体形成的自我意识也会慢慢趋向于社会群体意识。简言之,认同就是个体与他人和社会对交往关系中的共同发生的事物或关系进行相互确认。

对于自我而言,总是与所处的社会交往环境相关,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个体,始终带有该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印记。文化认同正是个体与他人、社会对文化的相互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我国是一个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正是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胸怀使得我国在民族交往与融合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2、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1)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对于文化认同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的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文化脉络等是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和因素,文化认同更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联系纽带。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在地缘、血缘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下,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建构,从更深层次上讲就是文化认同(或文化归属)作用的结果。

从上表可看出,港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国家认同存在不同步性,这就需要文化认同发挥中介作用,完成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跨越。在多民族国家,“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就必须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各有交叠的部分。测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程度,就是看文化认同与这两种认同之间各自交叠部分的比重”。[1]为了改善香港居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国家认同的不同步现状,就要增强港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港人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合部分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合部分会产生交叠,如果这个交叠的部分较小,就说明港人的国家认同较弱;如果交叠的部分较大,就说明港人的国家认同较强;如果完全重叠,那么就说明港人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国国家认同存在一致性。那么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港人的国家认同急需增强。

(2)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十九大中所提出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中的两个重大命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上全面理解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脉络,不断增进当代青年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向世界展示文明中国的文化自信,才能正确理解当前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成功的必然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总书记讲的文化自信包含了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包含了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智慧的信心,包含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文化认同,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凝聚力的体现,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文化自信,是党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弘扬,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升华,文化自信是让我们坚定对中华文化的信念,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从而建构更广泛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自觉成为该文化影响下的个体,进而对该文化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定对本文化的信念。缺乏对中华文化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坚定的自信。

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是中央政府基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因素,充分发挥了中华文化的智慧性和创造性,不仅维护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大智慧,这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香港居民只有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自觉归属我们伟大祖国这个民族统一体中,进而文化自信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增强港人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信心,更为中华文明的大智慧提供了佐证。

二、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现状

1、中华文化的无断裂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认同的文化,在维护国家完全统一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中华文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国家形态由多个族群(民族)基于共同的理想而组成,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并不断被历史上众多族群所认同、接受。”[3]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正当性而言,香港也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之一,因而也是中华文明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代以前,中华传统文化在香港占据主流地位。在中国封建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作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政治权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的香港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儒家正统思想诸如“仁、义、礼、智、信”等对其的影响也像其他内陆地区一样,广泛而深刻。例如在表演艺术上,70年代后,粤语流行歌曲风行香港,大量的优秀歌曲涌现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影响到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在文字和艺术上,港人常用繁体字,书法篆刻艺术有一定发展,现代水墨画及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画很受欢迎;在民俗文化上,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对港人的影响,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元宵节、观音诞、天后诞、孔子诞 、谢灶等节日香港市民都会展开一定规模的纪念活动。港英政府的殖民统治时期,迫切希望建立一套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为其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和商业活动找寻正当性借口。并且港英政府在其殖民统治时期,逐渐意识到教育对于香港发展的重要性,谁掌握了香港的教育,谁就掌握了香港的未来。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港英时期实行的教育处处透露着功利主义色彩。但是,这种西化的教育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华文化对于港人的影响,反而在相互角力中逐渐走向融合,港人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仍然透露出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

2、港人对文化认同的困惑性

新中国成立以前,香港与内地的通行不受限制,进出关卡也无需办理手续,陆港之间交流频繁,因而不论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都基本相同,两地人民文化认同基本一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历史的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严格的入境管理制度被确立起来以限制港陆居民的自由流动,香港人口趋向稳定,港陆之间的隔阂出现并不断加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居民中在香港本地出生的人口超过一半。港英政府逐渐意识到殖民教育的重要性,谁掌握了教育就掌握了香港社会的未来。于是港英政府推出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新的统治措施,使一部分港人尤其是精英阶层接受并认同西方文明,而围绕港英政府统治运作形成的文化价值则会增强精英阶层对西方的文化认同,通过塑造港人的自我意识以及香港“利益共同体”意识,刻意弱化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割裂香港与内地居民的身份认同。

长期的殖民统治,港人没有接受国民教育,加上香港与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缺失,导致其国家意识淡薄、身份意识困惑。港人开始不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独特的中西交融的香港文化使他们发现自己既跟大陆的文化及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又跟西方文明特色存在差异。回归后,“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肯定了香港的特殊地位,但是港人长久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香港市民大众对于身份认同在“香港人”和“中国人”之间摇摆。自我意识和身份意识的困惑对港人的文化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3、教育的不重视

港英政府的殖民统治时期,为了迎合其攫取商业利益的动机,以及为殖民统治储备精英阶层的需求,在香港实行功利性的殖民教育。向香港市民灌输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目的是想以西方文化取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香港的影响,淡化港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对淡漠国家观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在香港经济的起飞和现代化进程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港人在经历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后,逐渐认同西方文化、价值观等内容。这在无形中逐渐淡化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香港政府在没有民选官员的情况下,通过吸纳社会精英进入决策结构从而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整合的一种政治治理模式”。[4]这使得香港的精英阶层加入香港的政治管理行列,并对港英政府感恩戴德,经过港英政府刻意的教育培养,使他们不仅高度认同西方文化,更建构了他们特殊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进而他们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香港人”。

当前国民教育的失败,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香港的国民教育应该如何开展。香港国民教育受阻的原因首先与:“我们对公民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认识落后,依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式与实践方式上看待與处理香港国民教育问题,试图把内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做法简单地移植到香港”。[5]其次,港人对内地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加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固有偏见,深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等,使香港青年对大陆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有相当多的误解,导致香港国民教育开展举步维艰。国民教育必须在文化认同视阈中开展,从文化认同层面入手,才能不断催生和巩固国家认同。

三、“一国两制”下改善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途径

1、“一国两制”与“求大同、存大异”

“一国两制”理论是在根据我国现实国情、总结我们党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和实践经验、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的一种成功尝试。习近平指出,“一国两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体现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异。

在“一国两制”的体系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对矛盾统一体长期共存于一个中国内部,两种制度的本质不同决定了二者绝对的斗争性。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香港的繁荣与稳定,而且通过利用资本促进了大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恰恰证明了矛盾双方能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促进各自的发展。香港居民要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认同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支持和拥护“一国两制”,坚持“一国”底线,这是“大同”,也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成功的基础。“泛民主派”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解与中央及内地同胞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些属于“大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香港是一个多元社会,对一些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甚至重大分歧并不奇怪”,只有凡事都着眼大局,理性沟通,凝聚共识,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香港的繁荣不仅需要经济的增长,更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强化香港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联系,在香港这个多元文化的熔炉里找准自身定位,建构其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真正实现香港青年人心的回归和内在意识的回归。

2、加强香港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香港的文化在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颇深,但传统文化的影响却从未中断,保有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的特色,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形成了香港独特的核心价值观。香港核心价值作为港人的精神引领,是港人共同拥有的,在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所依据的标准和尺度,是港人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香港的核心价值观与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致吻合,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观念的差异造成了香港与内地价值观的不同,然而香港与内地核心价值观的差异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说明香港与内地在核心价值观层面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和评价标准,在核心价值层面存在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与现实可行性。随着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日益密切,在香港问题上始终高扬的爱国主义旗帜,团结爱国爱港力量,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香港人的文化认同将会越来越强烈,必将成为香港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3、香港高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增强青年文化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发挥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体现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香港核心价值是香港文化在长期的发展积累和沉淀中形成的,反映了香港社会文化生活的精神面貌,是香港文化的最本质体现,对香港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根本的引领作用。在香港核心价值的引领下,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营造内涵式文化氛围,使学生建构起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并促进自我发展。在组织校园活动时“贯穿校园精神的理念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引领和提升人的精神价值,才能达到培育学生完善人格的育人目标”。[6]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加强引导,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7]香港校园国民教育的实施要体现这一重点要求,充分尊重香港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用香港行得通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青年的教育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弘扬传统文化认同的层面入手,以两地大学生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带动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提升,发挥校园文化的正面引导作用,增强香港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发挥校园媒体及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避免对香港青年产生舆论误导,阻碍其爱国爱港的情怀和文化认同的建构。

4、将香港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和国家做出一系列重大措施来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中国香港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前港人求稳定、谋发展、促和諧的香港总体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8]因此将香港梦与香港的发展纳入中国梦的发展大计,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香港梦与中国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香港梦不能孤立地存在,中国梦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正是各部分趋向进步的过程。发掘“中国梦”整合中国香港梦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因素,使港人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指出:“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将香港的发展纳入国家的发展体系,促进香港经济恢复活力,以“中国梦”整合“香港梦”,增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认同的文化。中华文化在香港得到传承和发展,近代以来和西方文化经过了角力和融合,影响广泛。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桥梁,增强文化认同是我国倡导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一国两制”下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现状不容乐观,不利于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建构。因此,香港青年要正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强化香港核心价值,香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发挥积极作用,增强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国家将香港的发展纳入整体发展大局,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更要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归属于国家发展大局的一部分,自觉自愿地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出力。

【参考文献】

[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 李国良.增强文化认同 鉴定文化自信[N].北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10-27.

[4] 徐学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 [J].成都.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4).

[5] 金耀基.香港的政治模式——行政吸纳政治[M].金耀基社会文选.P201-227.

[6] 徐海波,邢立军.国民教育、意识形态与身份意识建构——从香港国民教育开展受阻谈起[M].安徽:学术界,2013(6).

[7] 王珊.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

[8]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新华社香港,2017-6-30电.

【作者简介】

张小彦(1990-)女,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香港社会思潮研究.

猜你喜欢

一国两制文化认同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梁锦松:“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优势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