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江苏特色的中职教学标准体系

2018-09-01

江苏教育 2018年5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江苏体系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取向单一、专业教学标准不完善、教改促进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江苏坚持以教学标准引领和支持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整合全省职教教科研、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专家力量,协同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历时1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持续建设,建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并进行了有效实施,在推进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供给侧改革,强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

(一)认真贯彻执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2008年以来,教育部陆续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230多个专业教学标准、30个专业(类)的70个顶岗实习标准、职业院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标准,为全国职业学校基础性办学能力、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依据。江苏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三方面措施提高实施成效。

一是编制实施性教学要求。为高质量、有针对性地落实相关要求,江苏立足课程实施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围绕课程性质、目标任务、内容更新、实施条件等方面,研制各门课程的实施性教学要求。借助“教研领航+资源支撑+培训同步”等策略,稳步而有效地推进“教学大纲”在教学层面的有效落实,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制订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依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专业名称、基本学制、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专业主要教学内容、职业资格等,开发了中职106个主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涵盖了12个专业大类,覆盖全省90%以上中职学生,为保证职业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持。

三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2011年8月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并在全省进行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评估。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符合教育部相关专业建设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江苏启动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将教育部自2008年以来颁发的各项教学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江苏职业教育开展教学评价与诊断的可靠依据。

(二)加快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成覆盖所有专业的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立包括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制度、江苏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等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些决策、要求的落实,实际上是促进江苏职业教育走标准化道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高水平的质量标准体系,教学标准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标准的开发和实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建设能紧跟时代要求、具有改革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江苏以2005年《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持续开展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历经基础研究、试点应用、整体开发、全面推广四个阶段,2007年形成了以《专业教学计划开发框架》《项目课程研发标准》为内容的第一批研究成果,并启动“研究+实验+推广+总结”工作机制,成果进入学校实验推广。2009年,江苏加快中职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先后开发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标准、项目课程研发标准、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开发标准、质量评价标准、《江苏省中职合格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标准》、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标准、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和特色学校建设标准等专门标准,涉及职业学校组织教学所必需的一系列教学规范文件。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至2013年,江苏初步建成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国家标准及学校实践上下衔接、面向未来的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二、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价值追求,凸显教学标准建设的改革意义

(一)创立以“融合”为核心理念的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路径

一是从基础研究入手。系统回应职业学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按照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化的培养趋势,梳理能力结构,提炼核心素养,着力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和教学的灵活性,重构人才培养路径。

二是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宗旨、适合学生发展为本位,着眼于学习者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注重课程的多元化供给和自由选择,打通传统细分的专业的边界,对学科体系中的素养、知识、技能进行融合化重组、模块化呈现,突出课程开放性、关联性、选择性,推行“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三是依照专业大类将职业能力划分为“通用能力”“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形成“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专业大类课程结构,以职业实践为主导逻辑,依托典型工作任务建设项目课程,实行专业交叉、课程融合、教学融合,在项目化教学中,完成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联结,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确立基于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基本框架

顺应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依据行业标准,参照国家教学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适应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跨专业、跨学科设置课程,构建基于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形成了包含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标准、项目课程研发标准、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开发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六类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开发框架。(如图1)

图1 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基本框架

(三)注重方法论研究,提高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质量和水平

一是按照“适应需求、功能衔接”的原则,以“三纵四横”模型指导教学标准一体化建设,系统设计专业教学标准体系架构,全面规划开发种类和开发进度,既保证了教学标准上下贯通、互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又体现了国家、省和校三级教学标准体系之间的系统性、连贯性。(如图2)

图2 教学标准一体化建设

二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形式特征研究和内容特征研究,在框架层(基本层面)、内容层(核心层面)、创新层(最高层面)进行了技术探索,在此基础上,编制直接指导实践的“开发方案、开发指南、开发范例”,保证教学标准单体和整体的开发质量和水平。

三是形成科研引领、行业参与、多方协同的开发机制。以省教科研机构为龙头,整合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专家力量,充分发挥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重点企业、骨干院校的作用,协同100多位行业企业专家、600多名骨干教师集成开发、广泛实践,保证了标准体系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适用性。

四是建立“建用结合、点上试验、面上推广”教学标准实施路径,实现了教学标准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将教学标准承载的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改思想转化为一线教师的生动实践,重建了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课堂生态,实现了专业教学标准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标准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共建、共享、共生”的局面。

三、扎根江苏实践,稳步推进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步伐

(一)瞄准结构化、体系化需求进行教学标准开发

江苏初步建成了“三层衔接、六类贯通”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如下页图3)。“三层衔接”是指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总体框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职业学校实施性教学标准上下衔接。“六类贯通”是指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技能教学标准、项目课程研发标准、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开发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六类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既上下贯通、互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又体现了国家、省和校三级教学标准体系之间的系统性、连贯性。

图3 “三层衔接、六类贯通”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一是编制了106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中等职业教育“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5+0.5”的学制分段改革。面对学校在学制分段改革实施后出现的教学安排方面的新问题,亟须编制一批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以此为契机,首批启动并完成了中等职业教育36个重点专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4个重点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为江苏省推行职业教育学制分段改革铺平了道路。2015年,启动并完成了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26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是开发了76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2014年,江苏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课标是学校教学标准,同时也是学考考纲的制定标准。为了保证学业水平考试有可靠的依据,2014年江苏启动全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分两批完成了106个主要专业763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开发工作,覆盖了江苏中等职业学校90%以上的在校生,结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实现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全覆盖,完全实现了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代向教学标准时代的跨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是启动了技能教学标准研制工作。2016年,江苏以战略眼光和改革精神,全面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标准编制工作,开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技能考试。江苏动员全省61个职业学校技能教学研究基地,集成省内职业学校技能教学名师、大赛金牌教练、行业企业专家,着力于中等职业教育32个重点专业的技能教学标准和学业水平技能考纲的研制。2017年秋学期,首批试点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技能教学标准和学业水平技能考试方案已经颁布实施,同步完成了两个专业学业水平考试试点工作。

(二)以突显江苏区域特点为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一是体系比较完备。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与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职业学校实施性教学标准上下衔接,以公共基础课程标准(语文、数学、英语)、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教学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项目教学课例开发标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内容,集成了职业学校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规范文件,呈现出结构化、系统性特征,对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行动、从时间到空间、从规范到创新、从模式到手段、从实施到评价,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回应和指导,保证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整体、衔接和连贯。

二是紧跟改革需求。教学标准开发坚持立德树人的要求,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服务学生多元发展。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紧密贴合职业岗位规范和职业发展要求,及时反映最前沿的技术动态,体现了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上,推行课程教学的综合化、任务化、项目化,体现“以生为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做中学、做中教”,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认可。

三是力求国际视野。教学标准体系开发过程中,依托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尤其是研究和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英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以及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和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并加以引进吸收。比如技能教学标准中的通用技能、专项技能,课程标准中的项目教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既顺应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有利于建成代表地方先进水平、具有江苏特色的教学标准体系。

四是注重实用效果。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教学标准时同步谋划学校层面的实施性方案,体现出标准既有明确的科学性、领先性,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各专业大类之间、专业之间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等方面有所区分,兼顾职业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为职业学校制订专业实施性方案和课程二次开发留出一定空间,显著提高了实施效果。

四、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

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应有贡献,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经验,但要顺应产业新需求、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标准建设永远在路上。2018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开启建设新征程。

第一,保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教学标准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最新要求,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直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必须重点解决几个难点问题:一是工作过程导向如何体现能力本位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专业课程设置如何依据职业特点呈现出科学合理的结构关系;三是教学组织方式如何从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教学场域转型到聚焦职业能力发展的职业情境场域;四是教学评价如何从单学科考试转变为有行业企业参与的具有鉴定意义的学校分阶段综合评价和含金量高、认可度高的社会评价。

第二,坚持统筹协调,开展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标准建设。为适应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需要,加快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建立了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解决了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和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未来一段时间,江苏将会加大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站在行业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角度,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标准衔接、教学衔接和评价衔接。

第三,加强沟通衔接,发挥整体效能。统筹兼顾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学标准的地位和功能,深化国家、地方和学校3个层面的教学标准体系的配套建设,在全面落实国家层面标准体系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切合职业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指导职业学校开发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方案,保持省级、校级标准的协同和递补,保证教学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职业学校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式,让课改成果真正在课堂层面上得到有效落实。

第四,强化质量评价,提高实施水平。按照需求导向、上下衔接、功能齐全、动态发展的思路,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视野将扩大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上来,注重开发与实施的有机衔接,实现建用同步、建用结合。通过建立大规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及时将教学标准落实转化为学校层面评估和督查的重要指标,既保证教学标准的有效落实,又有力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江苏体系
数读江苏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