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材料裂缝自修复研究

2018-09-01张军学ZHANGJunxue

住宅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铝酸盐硅酸盐抗渗

■ 张军学 ZHANG Junxue

1 背景介绍

自水泥发明以来,建筑材料在建筑业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水泥基材料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外荷载等原因,均会导致水泥基材料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裂纹的出现会极大地降低材料的抗渗性能和力学性能[1-5]。因此,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避免由水泥基材料裂缝所带来的损失,对水泥基材料裂纹的修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6]。

传统的被动修补是之前的主要选择,但是传统的事后修补方案,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和高昂的代价,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加入特殊组分的方法在理论上虽然可行,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又有诸多的限制条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7-8]。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经济、可行的修复方案来解决当前的问题[9-10]。

自动修复技术由于种种限制无法实现或者修复效果不佳,本文为了弥补传统的被动修复方法缺陷,提高修复水平,采用正交分析的方法进行自动修复材料技术的研究。选取6种原料,进行正交实验的优化处理,同时,对各种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分析,综合评估自动修复材料的效果,为解决建筑裂缝问题提供补充和技术支撑。

2 实验

2.1 实验原材料

原料有6种,分别为:助剂A、硫铝酸盐水泥B、硅酸盐水泥C、氢氧化钙D、活性剂E、石英砂等。

2.2 试验方法及测试标准

按照标准试件制作样品,分组养护后,进行涂料涂抹,涂抹比例为每块6g。试块规格为4cm×4cm×4cm。测试种类有抗压强度、抗渗程度、黏结程度等测试指标。

基本性能测试参考《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18445-2001),抗渗性能参考JC474的标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最佳试验方案筛选

正交实验根据试件的早期性能(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渗强度和黏结强度)进行设计,具体设计细节见表1。

3.2 第一阶段防水材料的性能测试及配方优化

表2为第一轮优化的正交实验相关数据。

3.3 不同组分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根据图1和图2可知,助剂对初凝和终凝时间的影响有限,都为先升高,再降低;硫铝酸盐水泥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影响明显,在掺入量为40%时,初凝和终凝时间都为最小;图3、图4和图5分别为普通硅酸盐水泥、Ca(OH)2、活性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总体上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初凝和终凝时间变化规律类似。基于以上图1~5的分析,硫铝酸盐水泥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影响最为明显,其它成分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

3.4 不同组分对抗渗性能的影响

图6~10为不同掺量的助剂、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Ca(OH)2、活性剂对抗渗压力的影响。助剂和硫铝酸盐水泥影响不大,基本对抗渗压力保持不变的趋势;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掺量对抗渗压力有着周期性的影响,影响幅度为0.9~1.0MPa。Ca(OH)2对抗渗压力有负面影响,随着掺量的增加,抗渗压力逐渐减小;活性剂对抗渗压力的影响是积极的,活性剂的增加导致抗渗性能的提升。

表1 组分配比正交优化方案1

图1 助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图2 硫铝酸盐水泥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图3 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图4 Ca(OH)2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图5 活性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图6 助剂对抗渗压力的影响

3.5 不同组分对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11~15为各组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助剂的最佳掺量约为4%;硫铝酸盐水泥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是周期性的,40%左右是最佳值;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样为周期性,最佳比重约30%上下;Ca(OH)2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是先升高再降低,在掺量为3%时为最佳;活性剂则是呈现不断提升的影响,最佳量初步估计为1.5%。

3.6 不同组分对试件黏结强度的影响

助剂对黏结强度影响最佳掺量为4%,见图16;硫铝酸盐水泥对黏结强度的影响为先增强再降低,最佳掺量约为40%;普通硅酸盐水泥对黏结强度的影响随着比重增加而加大,相关影响需要进一步验证;Ca(OH)2对黏结强度起消极作用,掺量越多,黏结强度越低;活性剂的比重越高,效果越明显,但考虑到成本问题,需要确定1.5%为最佳添加量(图17~20)。

图7 硫铝酸盐水泥对抗渗压力的影响

图8 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抗渗压力的影响

图9 Ca(OH)2对抗渗压力的影响

图10 活性剂对抗渗压力的影响

图11 助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12 硫铝酸盐水泥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13 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14 Ca(OH)2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15 活性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16 助剂对黏结强度的影响

图17 硫铝酸盐水泥对黏结强度的影响

图18 普通硅酸盐水泥对黏结强度的影响

图19 Ca(OH)2对黏结强度的影响

图20 活性剂对黏结强度的影响

3.7 不同组分对试件性能的综合评价

通过各组分对凝结时间、抗渗、抗压、黏结强度等指标的分析,确定的初步方案为助剂4.5%,硫铝酸盐水泥43%,活性剂1.5%,此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验证。

3.8 第二轮最终方案确定

表2为选取地组配方进行二次优化处理配比表,目的为验证初步方案的配比 。

通过表2的第二轮优化方案,可以看到优14的各项数据是最佳的,故最佳配比为:助剂5%,硫铝酸盐水泥42%,活性剂1.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34%。

3.9 试件的微观结构分析

通过对空白试件和处理试件的SEM观测,可得到微观图片,见图21和图22。

图21空白试件的孔隙很多,微观上分析容易造成水分子的渗透;图22加入修复剂后的SEM试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块状更多,孔隙显著减少,促进了材料的愈合效果。图23为裂缝处成分的XRD分析,得出填充物为氢氧化镁,起到了抗渗的效果。

4 结语

基于以上大量的正交实验,在凝结时间、抗渗、抗压以及黏结强度等各指标的分析基础上,研究得出:修复剂成分最优比例为助剂5%,硫铝酸盐水泥42%,活性剂1.5%,普通硅酸盐水泥34%;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涂料配方,处理水泥空白试件后,抗渗性能超过1.5MPa,抗压强度超过45MPa;加入修复剂后的SEM试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块状更多,整体性更强,有助于改善渗透的作用,通过XRD分析得出填充物为氢氧化镁。

表2 第二轮优化方案配比表

图21 水泥砂浆空白试件的SEM照片

图22 修复后试件的SEM照片

图23 修复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

猜你喜欢

铝酸盐硅酸盐抗渗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大型熔铝炉用特种抗渗高铝砖的研制与应用
稀土铝酸盐(RE4Al2O9)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纳米材料改性硅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钼酸盐与硅酸盐复合钝化膜耐蚀性的研究
硅灰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几种外加剂组分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正式取消
聚丙烯纤维砂浆抗渗性能试验
碾压式土石坝抗渗与深层滑动破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