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预习”建构高效课堂

2018-08-31叶敏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课堂教学

摘 要: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让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它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建立学生的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的探究学习更深入,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预习;课堂教学;自学能力

作者简介:叶敏霞,浙江省玉环市城关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浙江 玉环 3176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116-02

数学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被很多的数学老师在不知不觉中所遗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绿色课堂理念的提出,数学本源的追溯,数学课要不要预习这个传统的话题又再次被广大数学教师提出。所谓预习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前自己先自学一下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下一接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它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自立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并不矛盾,它恰恰能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能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有目的性、更有效。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预习观,让学生在预习后有更多的收获,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预习后更加有效。

一、预习——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预习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基石,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探究学习更深入,学习更加有兴趣,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1. 预习,使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通过课前预习,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起点明显高于原生状的学习。教材中很多概念性的教学我们都可以组织学生先预习。

例如:四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当学生预习后,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概念就能很熟练地说出来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着眼于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区别,通过对边平行的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观察、分类得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四边形之间关系的集合图。学生在交流、验证中大胆地表述出来,思路开阔,个性张扬,使之得到全面提升。

2. 预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强。预习,是小学生最常见的自学形式,是老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想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善于自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变“教”为“学”,要教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我要求学生这样预习:

(1)阅读课本第58至59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出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不会就标上问号。

(4)书上的“做一做”试着做一做。

(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重点学习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

课堂上的检查反馈表明:学生预习效果非常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把预习活动“置之课外”了,每课时前给学生以“预习提示”,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这样一路走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二、预习——课堂教学更有效的重要条件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前有没有预习,是决定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之一;预习是学生上新课前独立地对新知识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就可以使课堂的探究学习更深入,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脚踏实地!

1. 预习,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生没有经过预习,上课的时候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这样就没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通过预习,我们的学生能够发现自己旧的知识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在上课前先补上这部分知识,从而为听课扫清障碍。预习后再听课,会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如三上《毫米的认识》可以这样设计:

【课前预习案】(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2)请你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根跳绳长2( );一支铅笔的长18( );一张DVD光盘大约厚1( );一元硬币的厚度是1( )。

【课内探究案】探究毫米的认识:(1)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2)1厘米和1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知道哪些物品的厚度1毫米?

通过课前预习唤醒学生对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些旧知识的记忆,接着学生很自然得出1厘米等于10毫米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因为有了“预习设计”的引领,学生在上课前就有了明确的任务,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理解和思考教材。同时,由于教师已经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明确了孩子们存在的困惑,这样就可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预案,在课堂上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的课堂因为学生已提前进行了一次知识的初步内化,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积极性很高,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2. 预习,使课堂的探究學习更深入。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之一,课堂上教师若把握不好,一旦探究起来就会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不深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学生也会去尽情地思考提问。学生在预习后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因此课堂上,就不需要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一环节,课堂上学生探究的进度也自然加快了,同时,交流时的深度与广度自然也就得到了保证。

以《圆的面积》为例。当学生预习后对于圆的面积公式已经初步掌握,但是对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一知半解。所以这节课的重点不是在于研究圆的面积计算,而在于探索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想出了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有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还有转化成梯形的,通过各种不同的验证方法,最终都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更有目的性、更加深入有效。

总之,预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基石,是课堂的前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可行方法和有效途径。通过有效地预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价值;通过有效地预习,学生就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带着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预习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翁勤林.先知能先觉吗?——关于数学课预习的一点感悟.教育科学研究.2005.6.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预习自学能力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